第044章 李秉常索要故土
梁太后躺在床榻上,李秉常和小梁皇后,围坐在床边。侍女们站立在两侧,随时听用。梁太后得病已经很长时间了,在服药调理。晚年时,孙子乾顺出生,非常喜爱,经常亲自搂抱,以此为乐。
梁乞逋急急忙忙奔进来,见皇上在此,立即跪下来,“臣拜见皇上。”
李秉常道:“爱卿回来了,平身。”
梁乞逋站起身,走进床榻,对着梁太后又跪倒,磕了一个头:“侄儿梁乞逋回来了,给姑母请安。”
床上的梁太后微微动了动,昏花的老眼似在寻找,声音微弱地:“乞逋,往前点儿,让姑母看看。”
“是,臣遵旨。”梁乞逋站起身,来到床边,弯下身子,“姑母,我在这儿。”
梁太后轻轻地拉住梁乞逋的一只手,“姑姑老了,不久就要找先皇去了。你年轻,好好辅佐皇上。”
梁乞逋连忙道:“臣记住了,请姑母安歇。”
李秉常见母后病情好转,心中高兴,高兴之中又有丝丝惆怅。作为儿子,他是爱母亲的,可母亲是皇太后,掌握国家的命运,也掌握他这个皇上的命运。自己小的时候,由母后垂帘听政,代替他执政。可自己长大了,亲政了,母后还在后面掌管权力,他这个皇上有名无实,不过是个牌位,是个傀儡。特别是那两年……
李秉常不愿想下去,那是他一生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舅舅死了,少了一个对头。现在,母后病了,这个对头已经快走到自己人生的尽头了。作为儿子,他不知道该为母后悲哀,还是为自己庆幸。
他看到了希望,随即破灭——舅舅死了,舅舅的的儿子再度为相。他二十多岁的经历,是在悲哀和愁苦中度过的。他虽然年轻,只是年龄年轻,他的身体衰老了,他的意志也衰老了。他痛苦、悲观、颓废,未老先衰。每天强打精神,处理政事。
李秉常想到这些,感到身心交瘁,步履维艰。他不知道自己的脚步,能迈到哪一步。想到这些,悲情上来,几滴心酸的泪水滚落。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一件大事:宋神宗驾崩后,自己派人进京呈慰表吊唁,朝廷回赐甚丰,又遣使赐遗留银器一千五百两、绢一千五百匹。近期,宋神宗要下葬永裕陵,还没表示呢。
于是,李秉常于九月,遣芭良、嵬名济、张聿正、赖生聂为使,进助山陵良马一百匹。使者赴阕,辞意恭顺。
宣仁太皇太后以宋哲宗名义以《奉天新历》回赐。
宋元丰八年、夏大安十一年(公元1086年)十月,西夏梁太后卒。临终时,嘱咐李秉常:“世受朝廷封爵,恩礼备隆。今虽边事未已,属纩(注1)之后,急宜奉遗以进,示不忘恭顺之义,虽瞑目无憾。”
于是,李秉常派遣大臣嵬名怀逋去宋朝报哀。
宣仁太皇太后在帘中命依嘉祐元年的例规,赐安葬等物,派朝散郎、刑部郎中杜紘为祭奠使,东头供奉官、阁门袛候王有言为吊慰使,持圣旨前往西夏。
宋朝使团进入西夏境内,接待人员有些傲慢无礼。杜紘等人据理争辩。宣召时,李秉常不下拜。
杜紘斥责道:“天王吊礼甚厚,不可加礼吗?!”
李秉常见宋使义正词严,自知理亏,只得以臣子的身份受诏。
梁太后去世后,夏国人心不一。梁乞逋和仁多凌丁的侄子仁多保忠分掌左、右厢兵,势力相抗,猜忌日深。仁多保忠瞧不起梁乞逋,本为纨绔子弟,胸无韬略,手无缚鸡之力,竟然自为国相。梁乞逋也不拿正眼看仁多保忠,你叔叔是西夏能征惯战的战神,你不是,虽然出生入死打过几次战,只能说是上过战场,给你个右厢朝顺军司统军使,是看你地下叔叔的脸面。
李秉常多次给梁乞逋和仁多保忠调解,不能弥合二人的裂痕。他这个皇上当的太窝囊,皇太后和舅舅国相不听自己的,毕竟是母亲和舅舅,你两个是什么东西?不过是我李家的奴仆,竟然以下犯上。
李秉常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悲观,仅存的雄心壮志已烟消云散,欲向宋朝开战讨回失地的决心渐渐地消磨殆尽。于是,遣使献梁太后的遗物,禀报梁太后临终遗言,并进献白骆驼。
司马光在帘前对宣仁太皇太后禀奏:“李秉常今年四次遣使朝贡,礼虽不完备,却卑屈恭顺。微臣以为有三个策略:一者希望朝廷赦其罪戾,返还疆土;二者表面恭顺,麻痹朝廷放松戒备,暗中乘机入侵;三者长久自绝于上国,国中贫乏,使者往来,既得赏赐,又可以贸易。岂是真畏服而来朝贡的吗?!”
“爱卿言之有理。”宣仁太皇太后点点头,认为司马光说的对,下诏沿边各路务必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宋哲宗即位后,改元丰为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命鄜延路将改元通报西夏。李秉常得到宋朝改元的公文,却没遣使祝贺。
宣仁太皇太后不悦,对司马光道:“李秉常果然不是真心畏服而朝贡。”于是下诏严禁边民不许私自交易,违者严惩治罪。
李秉常心中明白,严禁私市不过是宋朝对自己的惩罚。他不甘忍受,与梁乞逋和仁多保忠商议,调集大军进攻兰州。当他得知宋哲宗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吃了一惊,知道司马光的声誉。其人小的时候与小朋友玩耍,一人掉进缸中,其他孩子吓跑了。司马光持石击缸,缸破水出,救了那个孩子。一时间,天下传颂,画为图画,馆舍悬挂,赞其智慧和勇力。
李秉常不敢轻举妄动,告诫边界官吏:如今宋朝任用能人为相,必采取仁宗朝的策略,敢以一人一骑入边者,灭其族。并于宋朝改元的二月,以感谢宋朝吊祭母后的名义,遣使进献名马。
夏使进京后,宋朝遣官责问不贺新君登位的缘故。夏使回来,禀报李秉常。李秉常立即派遣大臣拽罗麻到延州商议。
拽罗麻对经略司官员解释:“本国已遣贺登基使臣多时,因为朝廷信使未到,不敢过界。”
延州经略司立即报与朝廷,宣仁太皇太后令延州经略司给西夏公文。
于是,李秉常派遣大臣鼎利、罔豫章为使进京。使团经过一个月的跋涉,于四月来到京城,朝贺宋哲宗即位,并请求依惯例赏赐贺登基的回赐。
宣仁太皇太后高兴了,命西京左藏库副使王克询为使,押运回赐到西夏。
就在宋夏关系呈现和好的势头,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不大不小,可大可小。原来,环庆路蕃官浪移等人进入夏界刺探军情,俘虏了夏军五名守卒、四匹战马,回来请功。环庆路经略使范纯粹担心此举可能引起边界冲突,引发战争。痛责浪移等人,并命部将于元将所掳人员和马匹,带到所掳的地方释放了。
贺登基使臣离开汴京往回走,还没进入国境,李秉常于元祐元年六月,又遣大臣讹啰聿为使、田怀荣为副使,奉表进朝,请求归还兰州等西夏故地。
宣仁太皇太后和宋哲宗在延和殿接见了夏使。
讹啰聿在垂帘前跪拜宣仁太皇太后,又转过身跪拜宋哲宗,觐见礼完毕,对宣仁太皇太后启奏:“臣讹啰聿奉国主之命,冒渎皇威,乞请朝廷归还元丰年间及其后所占兰州、绥州、米脂、安疆、浮图等西夏故土。天朝仁德,皇恩浩荡。西夏君民人等,不忘朝廷,永世为臣,捍守西土。”
宣仁太皇太后在帘后道:“诸位爱卿,西夏乞求归还土地,你们意下如何?”
有的大臣反对归还,有的大臣同意归还,宣仁太皇太后犹豫不决,宋哲宗坐在龙椅上,看看锦帘后面的太皇太后,看看脸红脖子粗的大臣们,又看看光着脑袋梳着小辫穿着奇怪服装的夏使,不明白他们在争论什么。
讹啰聿突然大声道:“元丰西讨,师出无名,神宗皇帝也知道自己错啦!”
宋哲宗明白这句话,是在说自己的父皇。
宣仁太皇太后听闻夏使这么说,立刻勃然大怒,站起身,在帘中指着讹啰聿说:“大胆蕃臣,竟敢污先皇!来人,赶出去!”
几名禁军跑进来,站在讹啰聿面前。讹啰聿只得急急忙忙下殿去,一边走一边叫喊:“还我故土,还我故土——”
“反了,反了。不可礼遇,不可礼遇。”宣仁太皇太后气得呼呼大喘气。
司马光连忙对着帘子启奏:“太皇太后息怒,荒野之地,哪有什么礼仪。”
宣仁太皇太后坐下,平静了一会儿,见群臣对西夏的乞请争论不休,于是下旨:“此事由二府议定。”
右司谏苏辙启奏:“近来西夏使臣虽来,疆场之事,初不自言。度其狡诈之心,是知朝廷厌兵,就是不来乞请,欲使此议发自朝廷,得以为重。朝廷深觉其意,却没有归还,西夏无计可施,才来索求,失此机会,必为后悔。西夏若点集兵马,屯聚境上,朝廷归还,则是畏兵而还,不会感激朝廷的恩德;如果不还,则战争一打起来,祸难不尽。臣以为现在正是大好时机,不可失去。况今日之事,主上妙年,母后听政,将帅吏士,没有得到恩惠,兵交之日,谁使效命?若其羽书(注2)沓至,胜负纷然,临机决断,谁任其责?微臣请圣心以此反复思虑,早赐决断,不使西夏别生猖獗。”
吏部尚书吕大防启奏:“夏本无能为,然而屡遣使而不守信用,是知我急于议和。新收疆土,议者多言可弃,此虑之不熟也。至于守御之策,惟择将帅为先。太祖用姚内斌、董遵诲守环、庆,西夏不敢入侵。皆以二州之力,御敌而有余;今以九州之大,用边而不足。由此可见,在于选人而已。”
司马光奏道:“此边鄙安危之机,不可不察。灵夏之役,本由我起,新开数寨,皆是西夏的耕田,今既许其内附,岂能吝啬而不还呢?西夏必言:‘新天子即位,我卑辞厚礼以事中国,希望归还所占疆土,现在却不还,则是恭顺无益,不若以武力取之。’小则上书傲慢无礼,大则攻陷新城。当此之时,不得已而归还,其为国家之耻,其情更甚于今日。群臣犹有见小忘大、守近遗远,惜此无用之地,使兵连不解,为国家之忧。臣盼圣上下定决心,为国家和百姓考虑。”
文彦博上奏:“老臣以为司马相公所言极是,所占堡寨是我强取,夏丢耕田,民何以为生?老臣认为当趁此机还与西夏,以示恩遇。但不可轻予,可以土地换回被西夏掳掠的人口。如西夏拒绝以土地换人,则不归还其疆土,而责在西夏不在我。”
司马光立即道:“上相之计甚好,当以疆土易人。”
“好,好。”宣仁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点头,见两位宰辅和重臣都同意以土地换回人口,下了决心。
于是,宋朝以宋哲宗的名义给李秉常下诏:
前后用兵以来,所得城寨,彼此未尝交还。今来所请,不惟前例
甚明,理难顿改。兼访在朝之论,皆谓义不可从。然朕独以永乐之师
陷没者众,每一念及,良用恻然。汝倘能以见存汉人尽送归中国,复
修职贡,事上益恭,仍戢边酋,无犯疆土,则朕必释然。尺寸之地,
复何顾惜。当议特降指挥,据用兵以来所得土地,除元系中国旧寨及
顺汉西蕃境土外,余委边臣商略,随宜分画给赐,汝其遵之。
李秉常感念宋朝的宽宏大量和恩德,于同年七月,派使臣进京贺坤成节。坤成节是宣仁太皇太后的华诞。夏使进献珠宝礼物。
宣仁太皇太后很高兴,以宋哲宗的名义,命供备库使张茂押送赐给李秉常的生日礼物,命内殿崇班安愈押送所赐冬服。
宋夏关系进入蜜月期。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震动宋夏。
注1 属纩:纩,新丝绵,人将死,在口鼻上放丝绵,以观察有无呼吸。
注2 羽书:军事文书,插上羽毛,以示紧急。
(https://www.shubada.com/50237/5619462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