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次日的早朝上, 康平帝迫不及待的正式向群臣宣布,他已认回二皇子,也就是新科状元李常煦。
“柯尚书, 朕的皇儿是在考取状元后, 才被确认皇子身份, 你说, 这个状元及第的牌坊, 是修建在宫殿正门外, 还是修建在皇祠外呢?”
听到这话, 众位大臣不禁面面相觑, 让康平帝看着心情特别舒畅,皇家以科举选仕,皇子与宗室子弟, 都不得参加科举,这也就使得古往今来, 总有一些清高孤傲的文人,因此而看不上皇族中人。
科举制度盛行了数百年,已经成为从朝堂到民间都默认成俗的择优标准, 状元身份在百姓心中所代表的声望与影响力, 连皇上都不敢轻视。
大多数情况下, 都是三年才出一个的状元, 从某些方面上讲, 已经成为某种精神与文化的象征。
这也是康平帝会为自己的皇子考取状元之位, 高兴到睡着了都忍不住笑的原因, 生出一个拥有状元出身与才华的皇子。
而且这个皇子还将成为他的继承人, 这绝对是段青史留名的佳话, 也对得起他安氏历代先皇, 他安铭扬纵然在位时间不长,也势必会因此而名垂千古,这可是实打实的大功绩。
若是在李常煦参加会试,乃至殿试之前,就被确认二皇子的身份,这些将科举视为他们自留地的大臣,肯定不会同意让他继续参加科举。
如今状元之位已经落到李常煦,也就是二皇子身上,谁也无法再否认他就是状元的事实,但还是有人试图从其它方面抗争一下。
所以不等罗尚书回话,就有人出列道。
“启奏陛下,二皇子考取状元,乃是古往今来,从不曾有过的先例,纵然现已成为事实,为陛下与臣等的清名着想,希望陛下还是不要大张旗鼓的立状元碑,以免为后人落下口实,认为是陛下与臣等为二皇子共谋这状元之位。”
康平帝心情不爽的收起笑容,张居民大学士随即出列道。
“崔大人这是在质疑老夫的品性与职守吗?老夫不管李状元是不是二皇子的事,他在殿试中被选为状元一事,陛下从头到尾都不曾干涉半分。”
“在其皇子身份没有曝光前,为确定他是否当得起状元之位,堂上多位老大人曾参与过表决,最决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确定了状元之位,一切流程都记录在案,李状元的殿试文章,也已随榜公示天下,还能给谁落下什么口实?”
即便常守则是不支持选李常煦当状元的那个,他在此刻也不得不站出来声援张大学士。
因为他这辈子最爱惜自己的名誉,在殿试已过,状元之争已尘埃落定的情况下,他绝对不容许别人对这次的殿试生出质疑,留下什么可能牵涉到他的清名的非议。
“张大人说得对,崔大人没有了解过本届殿试异常严谨的甄选流程,就在此大放阙词,实在很不应该,李常煦的状元之位,是他凭本事当明正大考取的,凭什么不能立状元碑?”
亲眼见证过昨日的认亲现场,常守则岂会不知皇上将主持本届殿试的工作,推给他与张居民的原因,可是纵然知道,为了他自己,他这回也要坚定的维护皇上一回,就是心里有些不甘。
“这件事情很简单,只需在状元碑上写清楚,李状元本是被耕读世家李氏精心培养出来的寒门仕子,却在考取状元后,被陛下给认了回去,给皇族安氏带了一座状元牌坊回去。”
“如此一来,就不会出现什么有污我等清名的说法,但凡有,那都是居心叵测之徒的诽谤。”
康平帝第一次发现,这常御史也有可取之处,看对方火力全开,夹枪带棒的怼别人,着实让他感到心情的愉悦。
虽然对方还是习惯性的将他与安氏皇族也内涵了一通了,但是那又怎样呢?由他们亲自选取的状元,就是他这个皇上的亲生儿子,这是天意。
将别人精心培养出来的状元认回来,除了有些对不起高台县李家庄的李家,他无愧于天地,也经得起这天下人的质疑,因为他是真的没有动过任何手脚。
接下来的时间里,不仅负责主持此次殿试的张大学士与常御史,都是如此表态,其他参与阅卷与陪审的官员,也都纷纷站出来附和,并透露了一些具体过程,力证李常煦的状元之位当之无愧,这场争议才彻底落幕。
随着话题重新回到状元牌坊的选址上,想到若是在每日上下朝时,在宫门外看一座属于皇族的状元牌坊,肯定会让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大臣,难免感到心塞。
所以朝堂上的众位官员,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要求将牌坊修建在皇族宗祠,在这件事情上,康平帝并没有与他们较劲的想法。
立在皇族宗祠那边,也不耽误那座状元牌坊所代表的特殊意义,依旧可以彰显他这位状元之父皇的荣耀。
确定好修建这座状元牌坊的地址后,罗尚书才提到另一个问题。
“陛下,二皇子毕竟是阳山乡李氏培养出来的状元,对于那边,不知该如何补偿才好?”
补偿不到位,容易让天下人非议,毕竟一座状元牌坊,只要那个家族不犯下什么重罪,足以让状元的出身家族荣耀许多代。
对于皇族安氏而言,那状元不过是可以用来‘膈应’百官,证明皇族也能生出‘文曲星降世’的优秀子弟的证据,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对皇室以外的百姓而言,绝对意义非凡。
听到罗尚书的话,康平帝不以为意的回道。
“二皇子是由湖州府高台县李家庄的李家抚养成人,与阳山乡李氏没有关系,朕为何要补偿那家,只需补偿高台县李家即可。”
听到康平帝竟然当众说出如此‘任性’的话,让罗尚书大为震惊,慌忙回道。
“陛下,就算您说的是事实,可是高台县李家出自豫州李家,祖籍是阳山乡李氏,二皇子殿下的养父也是阳山乡李氏的人,您这么说,实与礼不合啊。”
“谁告诉你二皇子的养父李成锋,是出自阳山乡李氏?他是二皇子的祖母陈宜人迁家到湖州境内,于半途中救回的义子,虽然也姓李,但他可不是豫州阳山乡的人。”
听到这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邵云博下意识想要捂脸,他怎么也没想到,太太做的那些事,竟然会毫无预兆的被康平帝在朝堂上突然曝光,继阳阳之后,乐姐儿也将很快知道,自己的爹不是亲爹。
虽然邵云博心里清楚,皇上是因陈宜人被亡夫的族人逼得背井离乡,才会对那阳山乡李氏心生恶感,不想让高台县李家抚养二皇子的功劳,被阳山乡李氏沾光。
索性在认回二皇子的最初,就当众将高台县李家与阳山乡李氏之间的关系撕开,让人无法再将两者捆绑。
罗尚书愣了片刻后,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可是,二皇子在户籍信息上写的……”
康平帝没等他说完,就直接回道。
“那是因为,他养父李成锋用的是他祖母亲生儿子的户籍信息,又在陈宜人的亲自操持下,与他养母正式结为夫妻,连二皇子的养父被李家所救的过程在内,邵丞相是这一切事情的见证人。”
听到康平帝的话,在场众大臣不约而同的生出一个共同的想法,那高台县李家似乎总共也没几个人,可他们之间的关系,怎就这么复杂,藏着这么多秘密呢?
听到自己被点名,邵云博这才出列道。
“是的,老臣能证明,二皇子的养父,是二皇子被送到李家前夕,我们从路边救起的一名身受重伤的青年,由于当时的李家没有青壮年顶门立户,便对外宣称那是陈宜人的亲子。”
“后来发现那青年是位知恩图报,性格忠厚之人,陈宜人便将其认为义子,起名为李成锋,两年后,陈宜人出面将儿媳改嫁于李成锋。”
“所以二皇子的养父,从头到尾都只有李成锋一人,和豫州阳山乡李氏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一位向来与邵云博不对付的大臣,语带讥讽的质问道。
“二皇子的身世,也是由邵大人做人证,不知邵大人与那高台县李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以什么身份见证这么多?”
邵云博撇了他一眼后,才淡淡回道。
“以家仆的身份,老夫当时是被陈宜人在牙行中买回去的老仆。”
又一个重量级的消息在朝堂上曝光,让众臣都感到有些瞠目结舌,康平帝却在此时感慨道。
“邵爱卿当初是受朕的牵连,才会被罚入贱籍,好在他很快就凭自身的办事能力,成功获得李家的尊重,被消去奴籍,并委以重任,朕对邵爱卿,实在亏欠甚多。”
邵云博赶紧回道。
“陛下,老臣不仅从不曾以那段特殊经历为耻,相反,还很珍惜那段时光与记忆,因为老臣已经从中学到许多自书中学不到的知识与经验。”
正是那些知识与经验,让他能够很好的把握自己在皇上与朝堂之间的度,即便现已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位置上,也不曾膨胀,更不曾以权谋私,企图控制朝堂。
还能心情平静的站在朝堂上,当众公开自己曾卖身为仆的经历,因为他是真的没将那段经历视为耻辱,而是一直怀着感恩之心,感谢上天,感谢命运,让他能在坠入人生最低谷时,有机会遇上那样一位令人钦佩,助他良多的东主。
听到这段君臣的对话,就算是再怎么与邵云博不对付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他虽然不是正统科举出身,可他能坐到首辅之位,绝对不止是凭他的拥立之功,而是确有过人之处。
至少,他在提及卖身为奴的过往,毫无怨奋与不平的坦荡,将挫折与困境,视为磨砺与机会,身在贱籍仍不忘从周围汲取知识与经验的心性,都很令钦佩。
有了邵云博不惜自曝过往卖身为奴的经历为证,不管是他为李常煦的真实身份,还是为二皇子养父的身份来历作证,都变得更具有说服力。
因此,也就没人再坚持要将高台县李家与阳山乡李家相捆绑。
对于那位陈宜人为何会带着身怀六甲的儿媳背井离乡,让捡来的义子顶替亲儿子身份,再后来,还亲自作主,将儿媳改嫁给顶替亲儿子身份的义子得原因,众人没有追究,因为他们基本都能猜到原因。
就是有些好奇,那位明显很受邵丞相敬重的陈宜人,倒底是怎么想的,做事竟然如此……让人难以形容。
对于如何封赏的高台县李家一事,在当天的朝堂上没有达成一致,皇上为表达谢意,想将抚养二皇子的最大功臣陈凤琪,封为超一品护国夫人,封李成锋为安远伯,引起一大批朝臣的反对,认为封赏太过。
因皇上的身体不佳,没办法长时间与众大臣耗下去,不欢而散的散朝之后,邵云博再次被召入御书房。
“朕知道,那些大臣最反对的,就是朕不该给李成锋这个身份来历不明的人赐爵,可是李家就他一个成年男丁,他才是二皇子的养父,朕不重赏他,还能赏谁?”
不重赏李家,让二皇子满意,没了后顾之忧,他又怎会愿意心甘情愿的回来给他继位?
虽然嘴上不曾说,康平帝其实看得很不清楚,知道他的那个儿子纵被教养得千好万好,可他不是在宫内长大,没有被培养出对这天下、对权利的野心,甚至连认他这个父皇,都是迫于形势,就有问题了。
若他还有别的选择,例如太子还在,认回一个有样资质的儿子,康平帝肯定会觉得十全十美,十分满意与放心。
可是这个儿子成了能继承他的皇位的唯一人选,他就不得不要多费些心思,争取能尽快拢络住对方的心。
重赏儿子很在意的那些亲人,让他知道,坐在皇位上,就能给他重视的人带去普通人想像不到尊荣与地位,就是他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结果却被那些大臣给拦住了,让康平十分愤怒。
邵云博知道他的心思,温声劝道。
“陛下,自打听说您在送走二皇子前的经历后,老臣就在想一件事,陈宜人之所以会让义子顶替养子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义子没有属于自己的身份文书,可是您想,什么样的人才会没有身份呢?”
死士!
看到康平帝赫然坐直身体的反应,邵云博又接着道。
“我们当初从河里捞起成锋少爷时,他身上最外层穿着一件褐色短打,身受许多刀剑之伤,若非身体素质很好,根本撑不下去。”
之所以强调那件褐色短打,是因为邵云博带人给李成锋换衣服时,张冬生曾为他穿了了两件短打的行为感到好奇过。
他当时只是一个刚被东主买回去的老仆,纵然心中有所猜测,也没说什么,而是嘱咐在场的张冬生和袁文义当没看见,不要多事。
“褐色短打?这么说,李成锋应该是柱国公派去保护朕的死士之一,朕还记得,拼死拦住那些刺客的人,的确都穿着褐色短打。”
邵云博点头道。
“成锋少爷曾在家里教我们打过一套拳,看着很有章法,老臣可以给陛下演示一下大概的招式。”
听到邵云博自称会打拳,顿让康平帝来了兴趣,他当然知道,对方打算演示的拳法中,肯定能透出某种信息。
“好,不过爱卿要小心一点,刘伴伴,快把那些椅子都挪开。”
同样充满好奇的刘乐赶紧上前收携拾,他也没有想到邵云博竟还会打拳,也很担心对方的老胳膊老腿。
邵云博说是演示,是真的演示,他这些年来,有按照陈凤琪的说法,时常通过打这套拳来舒展筋骨,但他毕竟年事已高,不敢做太过剧烈的活动,。
随着邵云博开始演示,康平帝看得越发认真起来,没等他演示完,就制止道。
“没错,不用找柱国公府确认,朕都能确认,那李成锋正是舅父当年派的死士之一,这是一套从帝卫队中流传出去的拳法。”
为了不让死士暴露来历,给对手留下证据,才会特意用这套可以混肴视听的拳法训练死士,不只是柱国公府这么做。
“看来陛下果然与那高台县李家缘分不浅。”
那些死士虽然是由柱国公府所派遣的,可是对方愿意为康平帝拼命的忠肝义胆,绝对可嘉。
康平帝神情坚定的点头道。
“是啊,所以朕再怎么重赏那李成锋,都不为过!”
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后,邵云博立刻请辞,看他那有些有迫不及的要离宫的样子,让康平帝有些好奇。
“朕本打算留你一道用膳,你这是还有什么急事待办?”
听到始作俑者这么问,邵云博苦笑着回道。
“陛下,您先是当众当面揭了常煦少爷的真实身份,现在又当众揭穿常欣小姐的身世,老臣只好提前去说明一下情况,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免得他们太受打击。”
(https://www.shubada.com/496/1111131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