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395章 福报来了

第395章 福报来了


这边,曹宏说服了犹疑的乡人,而另一边,刘辩已经看到了来自北军中候杜楷与北军三位校尉的联名奏书。

    虽上面只说是上书四人的意思,但刘辩不得不考虑背后是不是藏了北军五营兵卒的“民意”。

    毕竟刘辩面对北军和西园军,虽然事事皆追求一个一碗水端平,但单就双方钱粮的来源就有了亲疏之别,西园军自建立开始,用的便是西园万金堂里钱,即天子的私房钱。

    且很多事情毫无疑问只有在作为一片处女地的西园军中施行才不会惹来争议。

    想到此处,刘辩立刻命人召卢植和皇甫嵩来见。

    此事还得问一问他们的意见。

    等待期间,刘辩想了想,刚准备开口命人去召对北军五营有管辖权的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来见,又闭上了嘴。

    召来也无用。

    ……

    “臣私以为陛下多虑了。”皇甫嵩去年才带着一部分北军将士前往兖州坐镇,对北军可以说是颇为了解。

    这话一出,刘辩就安心了。

    皇甫嵩解释道:“自陛下当政以来,严查吏治,北军士卒亦得此利,钱粮充足。且此前北军屡战屡胜,陛下亦不吝赏赐,北军士卒多世代从军,只会感激,岂会有不满之心。”

    刘辩点头道:“我倒是不怕北军与西园军之间生出竞争之心,只要比战力、比军功等正大光明之比,皆无不可,在朕看来,这样反而能激励军心。只要不是暗藏不满便好。”

    “那么,北军扩军之奏书,二公如何看待?”

    皇甫嵩先看了眼卢植,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便继续答道:“是否扩军,臣以为只以陛下一心定之。只是若要扩军,当有两虑——一是钱粮,而今国库虽因过去两年风调雨顺而略有结余,却远称不上充实。而今西园军正在恢复旧制,北军扩军须得慎重,不然恐有穷兵黩武之嫌。”

    “二是北军之制持续已久,臣以为不可贸然更改。纵然扩军,也不可如西园一般广募天下猛士,仍需以军中旧人子弟及三河良家子为主。”

    刘辩再次点头,说道:“公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称赞完,刘辩又看向了卢植。

    卢植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昔日孝武皇帝之时,改设北军为八校尉,今若增设三校尉部——敢问陛下,此三千人五年的钱粮,西园万金堂能否额外供给?”

    刘辩在心中粗略的估算了一下。

    似北军和西园军这样的职业兵,需考虑到他们的养家需求,每年用在他们的钱粮要超过临时募兵许多。

    当初皇甫嵩与朱儁领兵四万至关中应对凉州叛军,一个募兵一年差不多要花费八千钱。如今粮价虽然降了不少,但杂七杂八加起来少说也得一万四五千钱,就这,还没算上刀枪弓箭等军器的损耗呢。

    “两亿有余!”刘辩咬了咬牙,说道,“万金堂出得起!”

    刘辩能有底气说出这话,还要感谢去年罪吏们送来的家产。

    他知道卢植发言是同意扩军的。

    刘辩也知道,在去年那次病重之后,卢植便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辅佐自己解决汉家如今最大的麻烦。

    这种时候,趁势借着合理的理由扩一扩军也未尝不可。

    而卢植口中的五年,只怕还包含了用以作战的钱粮。

    刘辩想着,就算有意外,他也可以再次亲自感谢罪吏们送来的家产。

    ……

    长安。

    张温终于来到了这里。

    昔日,张温就是在这里被先帝派使者拜为太尉,踏上了人生的巅峰。

    如今时隔七八年,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张温也不免感慨。

    京兆尹府中,陶谦见到张温,意外之余,却是一如既往的不开心,也一如既往的不给张温好脸色。

    而张温也很懂陶谦——当然选择原谅他了!

    当初张温面对陶谦的当面触怒都选择了原谅,现在的他自然也不会因为陶谦的态度很动怒,不然怎么展示他宽宏的胸襟?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讽刺道:“许久未见,不知如今恭祖身上的痴病好了没?”

    陶谦忍不住想要拂袖,可正如当初张温是他在权势上难以违抗的太尉,现在张温又是专门负责监督他的司隶校尉。

    但他陶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毫无反抗之力的陶恭祖了。

    “司隶校尉此来,尽可以详查,我京兆尹府上下无司隶校尉不可查者。若有违背律法者,司隶校尉尽可依律法处置,我绝无二话!”

    只是陶谦话虽说的硬气,心中却不免有些心虚。虽然他觉得曹宏等人的作为无伤大雅,可张温……万一张温借机打压他……

    不过陶谦转念一想——京兆尹府是他的地盘,早在屯田伊始他就作为屯田校尉跟着皇甫嵩了,张温初来乍到,能查出什么?

    倒是杜畿……他应该有些操守,不至于向张温告密。

    想到这,陶谦放下心。

    然……

    “恭祖莫慌,该查的我来时已经派人查过了,至于今日前来,只因奉了陛下之令,至此审案定罪。”张温老神在在地说道。

    陶谦心中生出了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皱着眉头,质问道:“口说无凭,可有诏书?”

    “陛下口谕,自无诏书。恭祖若是怀疑我矫诏,不妨上书求证,我绝不阻拦。”

    陶谦也知道张温本就有监察司隶之权,根本没必要矫诏,又问道:“要定谁的罪?”

    “恭祖莫急,并非是要定恭祖的罪!不如稍待片刻,恭祖便该知道了。”

    说话间,忽有一个郡吏求见。

    跟随张温而来的雒阳官吏见此人虽是汉人装扮,但却有几分羌人的特征,首次见到这一幕的不乏有在心中啧啧称奇者。

    来人正是羌人布迷,他靠近陶谦小声说道:“府君,不好了,曹主簿被自称是司隶校尉所属的小吏带着人拿住了,现在正在朝这边来!”

    陶谦听完,一阵头皮发麻。

    心中只有一個念头——被张温这厮抓住这个把柄,完了,一切都完了。

    张温见状,又道:“恭祖莫慌,只是审案而已,恭祖与我一起?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本章完)


  (https://www.shubada.com/31533/1111095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