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 > 第 58 章 酿酒枝梧雨雪时(2)

第 58 章 酿酒枝梧雨雪时(2)


第58章

  裴饮雪不允许他上前,理由严谨,言辞正当,谢不疑也不好硬是凑到薛玉霄床前,哪怕他确实颇为担忧。

  但当着裴饮雪与李清愁的面,他并不想将这份忧心流露于表面,便只是站在裴饮雪身侧,目光望着床帐边露出来的一点儿锦被花纹、还有她那双修长的手。

  这是一双翻阅户籍账本、执笔定论的手,如此优雅、美丽,掌握着左右苍生福祉的权力。谢不疑的目光落在上面,一时怔望出神,听到旁边裴饮雪很不悦地咳嗽一声,这才收回视线。

  “皇姐所赠的礼物放在院中,这是礼单。”他取出一张淡金[se]的帖子递给裴饮雪,又低语道,“王珩有没有来?”

  裴饮雪眉头微皱,不知他这是何意,但仍旧回答:“不曾。除了崔七前来看诊开药,只有殿下您眼巴巴地跑过来,关心问候,体贴至此。”

  他素来很会含沙[she]影,谢不疑听了也不介意,眸间带笑道:“那过一会儿他就要来了……这样,我不去见她,你也别让那位王公子来她眼前探望,这样才算公平。”

  裴饮雪目光疏冷地扫了他一眼:“公平?你当着我的面,论什么公平。”

  谢不疑在心中想,裴饮雪这醋劲儿也太大了,在薛玉霄面前倒还一派贤惠——男人在心上人面前就是两幅面孔,惯会伪装。

  “好吧。”他叹道,“谁让你是‘哥哥’呢。在你面前确实没有公平可言,如此,我也只好自行想办法了——”

  裴饮雪还未开[kou],见他忽然抬起手,将脖颈上的长命锁接了下来,[jiao]递给他,道:“这是我出生那一年宫廷造办所制,父君将它戴在了我身上,三岁时有一名从天竺国而来的远行僧入宫献经,为金锁开光,据说可以逢凶化吉,辟千百劫难。我想薛侯比我用得上,请裴郎君[jiao]给她。”

  裴饮雪没有接过去,望着他的面容怔了怔。倒是另一边薛玉霄听闻此语,开[kou]道:“殿下,这是无比贵重之物,无功受禄,于心难安,何况我没有赠礼可还。”

  谢不疑转过身望向声音来处,揶揄道:“贵重的是佛意,而非金银。要是薛侯真的无礼可还,不如也赠我向佛之意,点化于我,让我能脱离这尘世苦海,往极乐之境而去。”

  他这话表面倒是很正常,然而薛玉霄很不恰当地想起他所说的“锁骨菩萨”故事,一时不好接话。

  李清愁听了这对话,纳闷低语道:“你跟四殿下关系很好?”

  薛玉霄只道:“不[shu],不[shu]。”

  谢不疑耳聪目明,听到这几个字,神情微变,低低地哼了一声,说:“几面之缘而已,薛侯每次见我都极谨慎,绝不会发生衣带遗落之事,确实不[shu]。”

  薛玉霄一[kou]茶水差点呛到,她连忙解释:“污蔑。这是污蔑。”

  李清愁呆滞半晌:“……我懂,我知道。”

  薛玉霄额头青筋直冒:“你懂什么?谢不疑,你不要趁着我生病,就祸害我的名声。”

  谢不疑转而笑了笑,说:“好罢,是我胡编乱撰的。吓到李娘子了?薛侯自然是清清白白的名门淑女,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失言了,金锁就当我给你赔罪,不用你想尽办法来还我。”

  李清愁反应过来,冲着薛玉霄眨眨眼,道:“我明白,你们不[shu]。”

  薛玉霄:“……”

  你还不如不明白。

  谢不疑怕裴饮雪不收,便绕出内室,将这条黄金所铸、意义非凡的长命锁放在了屏外计量药材的戥子上。他不会看戥称的重量标识,自然也称不出自己的心意有多重,便只是低头把玩着小称,如同小孩子遇见新奇玩具般,随[kou]道:“外面还有内侍等候,我不能在此待得太久,我先走了。”

  裴饮雪叫住他:“等等。”

  谢不疑站住,回首看他。

  “礼物太过贵重。你这样做……”裴饮雪顿了顿,缓缓叹了[kou]气,“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谢不疑道:“你可以照旧对我生气,气一气狐媚惑主的二房弟弟,理之当然呀。”

  裴饮雪:“……跟你正经说几句怎么这样难?”

  谢不疑逐渐收敛唇边笑意,他总是在外人、在世人面前,流露出一丝格外的轻佻无忌,这跟他眉心的朱砂完全是两个极端。也因为他的行为不端,又衍生出许多风言风语、刻薄人言。

  但这些尖刻人言,反而将他更推向叛逆、推向离经叛道。谢不疑几乎以此成为一层“生人勿近”的保护[se],让那些风.流之士避而远之,沾惹他,便如惹祸上身。

  当这个尊贵又卑微,明艳却带刺的四皇子褪下甲胄,裴饮雪才发觉他其实并没有哪里生得更勾人狐媚一些。他没有王郎唇间的红痣,也并无崔锦章身上那股令人向往的天真自然之态,谢不疑颓丧、慵懒、带着一点厌倦世俗,如一朵枯败卷边的凋落红药。

  他道:“金银织物,薛氏自然不缺,香囊珠串,有裴郎君在侧,我再献丑,不过自取其辱。我虽为皇子,却身无长物,裴公子,这东西在世人眼中或许贵重,但比之更为贵重的,就在内室床榻之间。难道薛侯主伤了一根头发,你不比我更为痛心吗?这种话就不必再说了……要是[ri]后我把心剖出来送给她,把头发剪断送给她,在佛前把我的寿数折给她……你再惊诧不迟。”

  裴饮雪如鲠在喉。他心中的醋意早已消散无踪,只剩下一种极为莫名、百味陈杂的怜悯和无可奈何。

  谢不疑随意拱了拱手,笑着说:“我去替你拦一拦王郎,若今生未能如愿以偿,还求裴公子在立祠立碑时,将‘谢郁’二字刻在一旁,我当牛做马在地底侍奉你——开玩笑的。别这种目光,谁要你可怜?”

  说罢,他便转身离去。

  两人在屏风外的这段对话声量不高,内室听不清楚。等裴饮雪拿起金锁转身过来,薛玉霄便问:“说什么了?可有提到皇帝?”

  裴饮雪看了一眼薛玉霄认真的目光,将刻着“长命百岁”的金锁递给她看,叹道:“你可真是……惹人憔悴。”

  薛玉霄莫名其妙,反应了一会儿:“我……?()”

  “?()_[(()”

  薛玉霄重复了一遍:“我收好?”

  裴饮雪道:“怎么?我说这话很不对吗?”

  薛玉霄盯着他的脸看,好似要从这张脸上看出花儿来。裴饮雪避开目光,轻咳道:“他说遇难成祥,也许是真的。戴上太招摇,我给你放在香袋里,要是能护身,也不枉费……四殿下的一片心意。”

  他说着将金锁放进香袋系紧,随后便去院中清点谢不疑礼单上的皇家御赐之物。

  他一走出去,李清愁忍不住道:“裴郎君在千秋节宴会上‘吃醋’为你拒绝赐宠,传播甚广,世人都说他[xing]子刚烈易妒,我看倒也不尽然……”

  薛玉霄打断道:“你是来干什么的?看我热闹?”

  李清愁马上正[se]:“我们还是来谈一谈怎么悄悄离京,不惊动司空大人吧。”

  这还差不多。

  在两人讨论方案时,谢不疑的马车离开如意园,刚到锦水街中途,迎面便遇上放鹿园的马车。

  这马车队伍甚长,大约不止王珩一个人出行,想必是王丞相不放心,让其他王氏长辈跟随。果然,双方狭路相逢,率先出面的是王秀的妹妹王婕。

  王婕为现任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之责,如果想要见丞相,大多都要先面见王婕提[jiao]奏事,得到同意才能面见丞相。

  王婕见到皇室车马,但排场并不大,便知皇帝不在此处。她并未下车,只是掀开车帘,略行礼节,问候道:“四殿下从此路而返,可是自如意园归宫?臣正[yu]代丞相探望,家中小郎闷久了,一同出来散心。”

  她肯定不能说是王珩要过来探望,但王珩又确实要去,所以只能随便编一个理由,免得落人[kou]实。

  谢不疑回礼,道:“辛苦西曹掾,像薛侯主这样的贤能之士,让丞相关怀备至,也属常理。不过我刚刚从那里出来,薛侯得了风寒,虽不严重,但王公子素来体弱,当年的卫玠都会被人‘看杀’,要是过了病气给王郎,岂不是薛侯的过错?公子还是不要去了——散心么,我知道几个地方,可以陪同王公子游玩。”

  王婕一时语塞,没有想到好的理由拒绝。

  谢不疑便亲自下车,走到王珩所在的马车边,笑意盈盈,一派好意:“我这样为你着想,王郎怎么不露面呢?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片刻,车马上的帘子被一只苍白的手撩开。王珩沉默安静地望过去,他的眉目俊秀文气,风度翩翩,望之如天边一触即散的清湛流云,他道:“谢四殿下美意,我不过略走一走,不必特意劳驾。”

  谢不疑道:“怎么是劳驾?陛下爱重丞相,我也愿为公子解忧,难道王郎身价甚高,连我都不能请动吗?”

  王珩抿了抿唇,眉锋微锁,低声道:“让路。”

  谢不疑同样压低声量,道:“丞相百般拦阻,你都毫不顾忌,难道王郎这份贤德

  ()  之名真不要了?世家之子,婚姻大事自然听从长辈,山寺弹琴送别已经有所非议,你冠盖陪都的好声誉,真要毁于一旦——”()

  “”

  ?道玄提醒您《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谢不疑道:“我是替王丞相不值。她辛苦劳累半生,要是临近半百,还被子孙败德而牵连清名,那可真是令人心痛不已。”

  一提到母亲的名声,王珩紧握着的手便缓缓松开,他吐出一[kou]气,揉了揉[chou]痛的眉心,道:“四殿下,你我无冤无仇,往[ri]的嫌隙我已经不计较,你何必戳我的痛处呢。”

  “我与你走走,她的事,我可以慢慢告诉你。”

  王珩沉默半晌,跟身侧的侍奴[jiao]代几句。那个少年便跑了过去,跟王婕禀报清楚,说公子与四殿下结伴而去。

  王婕眉毛一挑,暗暗松了[kou]气——她也怕发生什么没出息的事,姐姐爱护幼子,要是真为了这个孩子重新向薛氏议亲,那琅琊王氏也成了满朝文武的笑话了。

  王珩被谢不疑拦阻而下,折向他路。两人前往大菩提寺敬香,一路上,谢不疑还真的有问必答,毫不藏私,王珩的心慢慢平复下来,两人谈到彼此无言的时候,便听谢不疑低低地诵念着一首诗,仿佛是静心所用,头两句是: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记年。”

  这首诗乃是一名叫“灵澄”的僧人所作,是一首清贫恬淡的隐居诗。王珩看向他的朱红衣衫、身上沉缀着的金铃装饰,真是与这诗意格格不入……他思绪微顿,忽然听到谢不疑跪坐蒲团之上,望着佛香上的火星,吟至末尾,一声叹息。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一轮明月到床前。

  ……

  两[ri]后,薛玉霄按时服药,发热已褪,就是还有点没[jing]神,她盘算好了时间,在众人仍以为她卧病修养时,请了一道密旨悄然出京,向豫州而去。

  地方的消息本来就稍慢一步,她秘密前往,更加隐蔽。想必这时候地方大族正在手忙脚乱地藏匿田地人[kou],打算对策。薛玉霄这位钦差大人却已经踏入了豫州地界——豫州与京兆相邻,也属于民力尚可之地,但生活水平却天壤之别,随处可以看见衣着破旧、食不果腹的贫民。

  “少主。”韦青燕将第三拨劫道土匪的头砍了下来,回头要献给她,薛玉霄恹恹摆手,无力道:“够了够了,我这一路上都看好几个了,别拿过来。”

  韦青燕“哦”了一声,把头颅扔下。

  她们一行人改换装扮,并不做大富大贵之态,有路人相问,便说是行商——即便如此,还是让山道上的土匪眼红不已,梗着脖子劫掠。

  薛玉霄带着近卫,这些经过[cao]练的贴身近卫乃是[jing]兵,对付这些零散的土匪简直是杀[ji]用牛刀。在薛玉霄的吩咐下,韦统领每次都会留一个活[kou],到土匪寨子里解救被抢夺奴役的百姓,一路过来居然有了不少善名。

  一些贫民跟随车队乞讨,稍加施舍,便越聚越多,最后实在堵塞路[kou],韦青燕不得不举刀恐吓,这才驱散。

  ()  薛玉霄懒得看那些人头首级,倒是赶车的李清愁扫过去一眼。她作车妇打扮,干练便装,戴着一顶当初进京在树上指点棋艺的破斗笠,一派潇洒:“你看看你,病没好还娇贵上了,我可记得你包起内侍头颅送给谢馥的事儿呢,不是不怕吗?”()

  “”

  ?本作者道玄提醒您《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好吧。”李清愁换了坐姿,“这一路过来,可知京兆外的土地兼并有多严重。普通农户一遇到灾年,就[jiao]不起国朝的农税,不得不向大族借贷,百姓本来就勉强果腹,怎么可能有钱还贷?于是利息滚了几番,只好将田地抵押给士族,成为士族麾下的佃户,更有甚者连田地都不足以还债,于是卖身为家仆,后嗣也成了奴仆……我们经过之地,就没有一处的田庄不是地方大族的。”

  “大地主啊……”薛玉霄抵着下颔道,“一郡太守、一县县丞,在当地如同诸侯,她们自由自在惯了,对皇命都未必恐惧。”

  李清愁笑道:“所以我才助你。放心,有我在身边,等闲三五个练家子都近不了身。”

  薛玉霄敷衍道:“好好,若有刀兵无眼,可别怪我要往你身后躲了。”

  说罢,她转头看了一眼在身侧看农书的裴饮雪。裴郎所到之地,皆会下车拜谒当地的农户,以钱财从她们手中换一小捧粮食,对比土地、气候、品种以及产量的不同,这本农书下方密密麻麻的几卷黄麻纸,已被他穿线成册,修订起来,实践与理论相映照。

  薛玉霄盯着他的侧颊看了一会儿,轻声道:“写这么小的字,不晕车?”

  道路崎岖,车上可是很颠簸的。

  裴饮雪闻言才稍稍闭目养神,他的手停了停,道:“你不说还好,一说就眼花了。”

  薛玉霄道:“哎呀,你怎么胡乱怪我。我不是说让你留在京中,这些农种我来给你带回去。”

  裴饮雪却道:“我是奉母亲之命看顾保护你的。”

  薛玉霄跟李清愁商议完毕,鬼鬼祟祟地打算出京时,她前脚刚踏出园子的门,就见到后门旁边停着准备好的车马包袱,一身简装素衫的裴郎倚着车旁青松静静等候,俨然已经待她许久。

  薛玉霄觉得一路辛苦,不愿意带上他,假装没看见掉头就走,远远听到裴饮雪说:“还剑,去太平园请母亲大人——”

  她的脚步钉在原地,马上回头凑过去,一脸诚恳,面容真挚:“母亲事务繁忙,有话好说,别惊动了她。”

  裴饮雪不看她,平静道:“换洗的衣服已经备好。我想在外高调反而惹人注意,所以准备了代表商贾身份的契文和通行书,还请妻主动一动关系盖上印章,我们这就启程。”

  薛玉霄:“……你是不是偷听到我们讲话了?”

  裴饮雪微微一笑,矜持端庄地说:“女人商议国策,我怎么会偷听呢?不过是你我心有灵犀一点通。”

  薛玉霄无奈答应,给裴郎带了手炉、足量的炭火,厚重足以抵抗寒冬的披风大氅,这才带他同行。

  裴饮

  ()  雪闭目恢复了一下视线,没有再落笔,而是取出一份地图,手指从上一段官道通行驿站上划出来,估量道:“要进入河内了。”

  河内泛指豫州北部地区,地处中原,气候适宜,地理位置优越。不过重要的是——河内最大的士族,乃是前朝之皇室——司马氏的地盘。

  自司马氏最后一个幼女皇帝“禅让”

  于谢氏后,这个曾经执掌天下的豪族便被迫迁离燕京,更没有在陪都扎根。谢氏先帝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将河内这块富庶之地归还给司马氏,封司马氏当时的家主司马嫣为河南王,授王爵之位,还允许司马嫣使用天女的凤凰仪仗、保留前朝皇帝之礼。

  不过仅仅两年,司马嫣就“病死”在了河内。从此她的后嗣再也没有人敢使用凤凰仪仗,不过爵位倒是保留了下来,一直传到司马氏当今的家主身上,如今的河南王名为司马慧,年仅十岁。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司马氏在河内建立坞堡,征召族兵,让整个豫州没有出过大乱子,也算是守土有功。

  进入河内后,果然劫匪少了许多。薛玉霄停下车问了问路,说是行商做生意的,当地民众便指引几人前往司马氏的坞堡。还未抵达,路上便见到许多田户跟穿着整齐的管事争吵,一行人停车细听,终于听出了个名堂。

  “……你怎么听不懂话呢?家主的意思是让你们先迁往陈郡避一避,等风头过去,自然能再回来。”管事皱眉骂道,“你是聋子还是痴傻,那杀千刀的钦差过不了多久就会来豫州,把你们全都撵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到时候给朝廷[jiao]重税!当苦力!等全家都死光的时候,别怪姑[nai][nai]没提醒你!”

  庄户满头大汗,七嘴八舌道:“……前几天去陈郡避风头的那一整个庄子,粮食都被搜刮走了,我们一离开,回来连[kou]饭都没有!”

  “是啊大人,不是我们不愿意走,良田还[jiao]不够朝廷和主家的份额,谁愿意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找死?但秋收下来的粮食还没[jiao]给主家,这要是让人给偷了,能打死我们啊!”

  “谁偷你们这仨瓜俩枣。”管事极不耐烦地看向一边,“丢了的是自己没看好,兴许让盗贼钻了空气,或者是她们自己吃了,硬说丢的!”

  农户们面面相觑,犹不甘心。

  “大人,您得给个办法我们才肯走,不然等钦差来了全家死在侨州,和[jiao]不上粮食被主家打死也没有区别啊!我们一撒手,夫郎孩子可怎么活下去……”

  说着便有人哭嚎起来,抱住那管事的腿。

  管事用力地踹了几脚,说:“要怪就怪那劳什子钦差吧,别说我们根本没人搜刮盗取,就是姑[nai][nai]真拿了你们几袋粮食又怎么样?哪年播种的种子不是我为你们去讨的,给脸不要!”

  她一挥手,身后的几个司马氏的部曲立刻上前,这些族兵的佩刀都是锈的,但吃得饱饭,体格比别人强健不少,看上去威风凛凛。

  部曲一冲上来,农户们顿时一缩脖子,一声也不敢吭了。

  管事让农庄上的隐户签字画了押,[bi]她们

  定好去陈郡避风头的[ri]子,这才带着族兵得意离去。

  就在农户们垂头丧气,面露惶然之时,旁边停靠的车缓缓驶来——这样的马车不是贵族就是富绅,众人不敢怠慢,连忙[kou]呼“大人”。此时,一个面庞美丽白皙的娘子从车上下来,衣着规整素净,倒是没有司马氏主家那么奢华。

  薛玉霄靠近庄户们,先是表明自己的身份——乃是依附大族的管事,专营商贾贸易。她跟庄户们拉了几句家常,忽然道:“方才那个人是谁?是不是司马氏的管事,那些话我都听见了,这样,我有个办法让你们能顺利去陈郡避难,还不用担心粮食。”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轻信。还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走出来,详细询问道:“请大人细说。”

  薛玉霄道:“我本来就是出来收粮食入京贩卖的,你们把家中的米粮卖给我,我按照市价收购,你们拿着钱去陈郡躲避风头,手里有了钱,还怕[jiao]不上粮食吗?等风头过去,你们回来时,该[jiao]钱就直接[jiao]钱,该[jiao]粮米,就用钱到临近的郡换粮米上[jiao],一点儿也不耽误的。”

  庄户们有所意动——这可是钱啊!她们常年卖不上朝廷规定的市价,往往折价出售,要是这位娘子说的是真的,岂不是天大的好事降临在头上?

  “不过。”薛玉霄顿了顿,一脸认真道,“你们得把自己的姓名、籍贯,还有家中人[kou]数目留下。彼此监督,绝不可作伪。要是谁给了我陈年粮米,卖不出去,我可得按照名姓户籍去找——这总可以吧?”

  她要是全无要求,反而惹人生疑。这要求一提出来,众人连忙答应,生怕薛玉霄反悔,纷纷凑上前去,报出自己的姓名籍贯,恨不得把祖上三辈都告诉给她。

  薛玉霄一一记下,收了一整个田庄的粮食,让打扮成家仆的近卫接收粮食,堆满后方空置的运货牛车。她顺便问了问附近的司马氏田庄,按照顺序一一造访。

  田户们得了钱财,放下心来,对她千恩万谢,言语中不由得埋怨“钦差”几句——还好有这位好心的管事帮忙!不然[xing]命危矣。

  及[ri]暮,薛玉霄整理好数个田庄上的北人隐户名册,停在郡内歇脚的一处客舍,她把名册往小案上一放,叹道:“还好我动作算快,再迟个七八[ri],连人影也看不到了。”

  裴饮雪为她煎药,用蒲扇轻轻扇动炉火,道:“仔细别累着自己,明[ri]再去,我替你写也无妨……你连证据人数都拿到了,不如后天就前往司马氏坞堡,面见那位河南王。”

  薛玉霄却笑了笑,道:“后天?给她们一点时间吧。”

  裴饮雪抬眸看她,从妻主唇边这点微妙笑意中,感觉到一股深沉的算计。他立即意会,道:“这可是当过皇帝的司马氏,要是[bi]得太甚,恐怕伤及体面。”

  “裴郎啊裴郎,你们小郎君的心太善了,事事留有后退的分寸。”薛玉霄支着下颔,微笑道,“我为隐户免除徭役、减轻赋税,她们却造谣污蔑,说我害人去死。是司马氏[bi]人太甚——该给我叩头请罪。”!


  (https://www.shubada.com/1051/1111130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