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逆转国运,从女皇登基开始 > 第173章 声东(上)

第173章 声东(上)


第173章  声东(上)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初三,天气,多云转晴。

        这一天有点特别就好了,譬如下冰雹,或者日食、月食,叫八旗的军队提高警惕。可惜,这天是普通的好天气,璀璨的阳光照得人心暖暖的。积雪虽然没有完全消融,但马可以用蹄子刨开冰封找草吃,意味着冬天就要过去,春天,充满希望的春天即将降临。

        康熙最终还是把指挥权交给了哥哥、裕亲王福全。正如陈廷敬的示警,噶尔丹确实试图多带侍卫,不过都被沿路的驻军清点出来,然后驱逐回去;对面最后控制在三百人以内,那么福全在明面可以调遣的,最终被限制在五百人。当然,光喀喇沁杜棱郡王的亲信,认真召集起来都能有两千骑兵,绝不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

        科尔沁的达尔罕王,被双方委任为和谈的中间人,也带了二百侍卫来。裕亲王把整个过程想了三四次,觉得胜券在握。要他怎么输呢?双方实力差距这么大。

        和谈用的场地、帐篷都准备好后,裕亲王看时间富裕得很,拉着达尔罕王说闲话消磨时光,还特意叫来了般迪。对侄女的夫婿仔细打量后,他很满意。

        “玛嬷的眼光多么好。我若看女婿,有她一半厉害,就算不错。皇上的主意,等天气暖和些,就办婚事。只差两三个月吧,你就是额驸了。千万别犯糊涂。”

        般迪满心都是大公主紧急给他送来的短信。和往常那种,含蓄的羞涩不同,字里行间,担忧与牵挂,呼之欲出。原本般迪也和裕亲王一样,认为捉拿噶尔丹易如反掌。这封信,以及信中不加掩饰的柔情,提高了他的警惕。所以即便裕亲王这样松懈,般迪的神经依旧保持着高度警惕。等了这么多年,他哪能在最后关头出事。

        话都聊得差不多了,般迪主动提出去周围转转,看有没有异常。他没见过多布,没见过四公主,但大公主这些年给他写信,不时提起和四妹妹相处的趣事。在般迪心里,四公主慢慢也成了自己的妹妹,对她的事情,般迪格外上心。

        快马跑出去四五里,跟来报信儿的哨兵正好遇上。两边验明身份,哨兵把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理藩院的尚书大人跟噶尔丹一道。大人也带着一百兵马呢,再有七十里路程就到。归化城的大喇嘛那边,派人过来说,路上有点耽搁,但最晚,也不会误半个时辰。”

        般迪叫手底下可靠的人带着他去见裕亲王,然后继续催马向前,一口气跑出去小二十里,又遇到个哨兵。这个人的说辞,跟前面那人几乎完全相同,反而让他生疑。

        “你是哪位将军手底下的?”

        那人回说是阿喇尼手下,应对特别流利,仿佛早就准备好被盘问一样。般迪亲手擒住他,手底下跟着的人,将马上挂着的包袱搜了一个遍,翻找出好些碎金子和银锭子。

        “尚书大人对手底下的人还挺好,这些,比你三年军饷还多吧?说,怎么回事?”

        这人本就是个贪生怕死的,立刻全招了。

        “别杀我,我都说。尚书大人去找噶尔丹,起初还好,都按说定的来。谁知道昨天夜里,我们睡得正沉,噶尔丹手底下的人,忽然冲进来,见人就杀。尚书大人带的侍卫,几乎都死了。不知道哪里又冒出来一二百人,剥下侍卫们的衣服,穿在身上。尚书大人也被噶尔丹给抓起来了。”

        般迪没有浪费时间在这个混蛋身上,就地正法,然后派人去给两位王爷报信。他清点完带出来的兵,十七个。这点兵力那是以卵击石。噶尔丹现在手里,估摸至少得有五百人。

        他决定埋伏下来,再多观察观察。

        在草原上隐匿行迹,对骑兵来说就像喝水一样简单。他们很快找到合适的位置,布置好弓箭。

        如果时机合适,般迪打算博一次,看能不能一箭射死噶尔丹,救出阿喇尼。

        本来裕亲王把他们找来,就是这个打算。皇上的谕旨是,最好生擒。但假如做不到,那就杀掉。

        他们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果然感受到地面在震动,有马蹄在敲击着地面,而且越来越近。般迪用猎鹰的眼睛凝望着,逐渐辨认出打头的部队。

        般迪只见过阿喇尼一两次,也不太熟悉官服补子的那一套繁琐细致的规定,但他知道马匹的配给,是按官职高低来的。他远远望着,辨认马的毛色、年龄,看着看着,发现很多不对。

        噶尔丹缺粮食,人都吃不饱,马估计也就勉强活着,队伍里瘦的马匹多,倒还说得过去;怎么能连噶尔丹本人的马,也瘦骨嶙峋的呢?而且,穿阿喇尼官服的那个人,跟他记忆中的理藩院尚书,差距太大。

        最奇怪的是,他只能数出不到一百人。

        他再次把手掌、耳朵贴近大地,去感受地面的震动。

        终于,在心跳的间隔中,他感受到,裕亲王应该接到消息,派骑兵过来了。

        般迪决定,上前打探虚实。

        他叫来手底下最机灵的亲兵,教了几句话,然后将自己的盔甲、坐骑都借出去,派十个人跟着,自己身边,只留五六个人。

        不大会儿,般迪清楚地看到,随着那只小队的逼近,来军竟然有想调转马头,往回逃命的架势。直到看清过来的,确实只有十来个人,才稳住阵脚。

        亲兵按照嘱咐,上来对打扮成阿喇尼的假货直接称呼‘大人’,还恭维了几句,教对方放松警惕。他问谁是噶尔丹,假的阿喇尼还热情介绍着,或许是做贼心虚吧,手舞足蹈的。般迪远远看见,百分百确定,这人肯定不是理藩院尚书。理藩院在蒙古就是朝廷的脸面,阿喇尼那稳重的举止与神色,般迪印象深刻。

        于是他还推测,旁边那个穿着华丽的人,也绝不是噶尔丹。

        他们两个此时,应该待在一起。

        可是这样一来,真的阿喇尼和噶尔丹,又会在哪里呢?

        般迪脚下的地面,震动开始变得明显。

        大部队马上就到。


  (https://www.shubada.com/981/11609194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