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192章 斩草除根(4k)

第192章 斩草除根(4k)


第192章  斩草除根(4k)

        “想要从根上破坏北元人的部落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要做的是在漠北大规模推行种植牧草,以及圈养牲畜的模式。”

        杨宪看着朱元璋和朱标,接着开口道:“朝廷方面则是提供牧草草籽,以及其他各种耕作工具,同时派出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辅导,培养他们的耕作能力。”

        杨宪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北元人从原本的游牧生活模式,转化为和汉人一样的农耕生活模式,牲畜也由原先的放养改成如今的牧场圈养模式。

        这样一来,草原上的这些牧民们将会彻底受制于这片土地。

        而正是原先粗放的游牧生活,这才造就了之前那批天下无敌的草原铁骑。

        杨宪这个方法,等于是延续了之前羊毛贸易的思路策略,只不过由于如今已经打下了漠北,因此这一次做的更加彻底而已。

        朱元璋听了杨宪的话后,点了点头,笑道:“杨国公此计甚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样一来,北元人过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后,再想回去就不容易了。”

        “到时候,就算他们想要反叛,也没有这个能力了。”朱标在一旁补充道。

        “好,好,杨宪你做得非常好!”

        可整个北伐战役打下来,国库非但没有见少,反而变得越发充盈。

        “听说李先生已经上奏了,而且是劝进。”汤和神色复杂,又喝了一杯,这才接着开口道。“你说李先生这么有才华的人,他能不知道封王的后果吗,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汤和登门拜访。

        只有坐在杨宪身旁的刘伯温,察觉到异常。

        徐达拿起酒壶,给汤和倒满酒杯,劝慰道:“二哥,是人都会变的,如今的李先生已经不是当年我们攻进定远县,见到的那个骑着小毛驴,面对咱们一帮子红巾军荣辱不惊的李先生了。”

        第二点是就连杨宪也没有想到,北元的家底竟然这么丰厚。

        看到杨宪,方才脸色异常难看的刘伯温,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臣冒昧再奏,为皇子封王,好让他们日后统兵戍边做好准备。”

        陈怀义则是跟着接口道:“杨国公来的正好,你如今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你上书劝谏,皇上一定肯听。”

        刘伯温看了众人一眼,神色复杂地将方才的事情讲了一遍。

        能做到这一步,是因为两方面原因在。

        看了奏折上的内容,朱元璋是大喜,立马召见了李善长议事。

        除了大量牛羊马外,还有整箱整箱的黄金、白银从漠北被拉回京城。

        李善长的意见,能够代表很多朝臣的意见。

        “小六子,贵客上门,你怎么都不知道通报。”刘伯温看向随着杨宪一同进来的小六子,开口道。

        “皇子们都已经陆续长成了,应该敕封王位,藩属。授予边关重任,让他们为国效命。”李善长一见面,便坚定不移表达出了自己的立场。

        汤和又如何听不出来,他拿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把整个蒙古族人全部打散,分批分流进入全国各个城市。

        为了让这些蒙古人尽快和汉人同化,不会对明朝生出反叛之心,杨宪还提出一个建议。

        对于朱元璋来说,最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说着李善长躬身再拜。

        <div  class="contentadv">        朱元璋今天特意召见李善长进宫,就是想要最后再探一探他的口风。

        “当然这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慢慢消化。目前整个漠北草原刚刚归附,还需要那些前元贵族,和部落首领们,稳住局面。”

        “好,好,非常好。一切按照杨国公的计划施行,太子,你等会儿下去让中书省拿出一个具体章程来。”朱元璋喜道。

        屋子里的这些官员们见到杨宪,纷纷行礼道。

        “只不过要把他们移居内城,做好监控。”

        大厅上。

        眼下局面,其实他的老师刘伯温看的非常清楚,只是处在他的位置,很多话确实不好说。

        同时派出一批汉人进入漠北,进行开荒。

        魏国公府。

        杨宪将自己制定的整个漠北草原改造计划,逐条和朱元璋讲解,同时着重讲了其中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他眼神迷离,开口道:“三弟,你说李先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李先生了,那么你还是当年那个你,我还是当年那个我,大哥还是当年那个大哥吗?”

        存活下来的北元人,天生就是强大的战士,就连妇孺也比中原这边的那些书生力气要大很多。

        草原人民从此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随草而牧,朝不保夕。

        因此杨宪只能代劳了。

        “是,父皇。”朱标开口应道。

        “然后有一点要做的就是汉蒙通婚,让汉人娶草原上的女人。这样经过三代左右,将再无反叛可能,因为到时候草原人已经彻底融入我们之中。”

        朱元璋哈哈大笑,他是越想越高兴。

        “你上奏了吗?”汤和接着问道。

        再加上后天锤炼出天下无双的骑射之术。

        虽然他死不掉就是了。

        督察御史陈怀义义愤填膺道:“刘中丞,在这个国家危难时刻,你应该带领我们大家一起上书谏阻啊。”

        “敕封皇子,关系到大明千秋,皇上不必犹豫。皇二子、皇三子的才能,朝廷上下也是有目共睹。特别是皇四子,其文韬武略,堪称本朝一流。他的能力,这次北伐战争已经充分证明。连好些老将帅都未必比得上他,大明有这样的龙子龙孙,真乃天赐之幸。”

        “参见杨国公!”

        要开展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撑。

        “皇上,整个漠北草原需要进行大改造,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需要规划建设一座座新的城池”杨宪越说,双眼的光芒就越亮。

        第一是在杨宪的带领下,无论是打下北元的时间,还是士兵伤亡,都大大出乎朱元璋他们的预料。这为国库不知道节省下来了,多少粮草。

        要知道这还是在做了有功将士的奖赏,与伤亡兵士家属的抚恤之后。

        刘伯温开口笑道:“希武来了,快这边坐。”

        原本大明国库肯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为了这次北伐,朱元璋已经做好了被掏空国库的准备了。

        曾经的元朝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他们简单的生活结构。

        而李善长的表现,也让朱元璋很满意,笑道:“善长啊,你差不多是跟咱时间最久的臣子了。连咱妹子都说啊,说李先生是亦师亦友,亦兄亦臣哪。还说善之者,长。你看这话多好听啊,咱想说都说不出来啊。”

        北元皇族如此骄奢淫逸,也难怪最终会亡国了。

        “善长,咱就按你的意思办,在明早的朝会上正式宣布此事。”朱元璋笑道。

        北伐大捷后,朱元璋又收到了一份来自李善长的奏折。

        漠北草原的事情,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汤和连喝了几杯酒下肚,已经有些醉了。

        杨宪从屋外走了进来。

        这种简单的生活结构虽然粗糙,可最终却能在塞外苦寒之地存活下来,靠的就是自然优胜劣汰。

        来了很多都察院的官员。

        “参见杨国公!”

        兔子之所以在战后满目疮痍的大地上,能够快速发展,仅仅花了几十年时间就能最终屹立世界之巅与白头鹰肩并肩。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汉族文化的同化能力非常强大。当年强大的北魏就是硬生生被汉族同化消失在历史当中。而这些长时间学习汉族文化的蒙古人,很快就会彻底融入明朝当中。他们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会穿上华丽的汉服,还会遵守汉人的礼仪和习俗。

        那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禁止蒙古族内部之间的通婚,规定蒙古族的女子必须嫁给汉人,蒙古族的男子则必须成为汉人家庭的上门女婿。

        两兄弟难得又在一起喝起酒来。

        小六子正准备通报,却是被杨宪抬手阻住了。

        因为穿越过来的他,清楚知道,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杨宪摆了摆手道:“今日我来这,只是老师的学生,诸位同僚无须多礼。”

        徐达摇了摇头,道:“天子家事,臣下还是少多嘴的好,他如今可不仅仅只是咱们的大哥,更是咱们的皇上。”

        李善长又一次赌对了。

        你们这些家伙,自己想死可别拉上我。

        杨宪这么做,对他自己来说是三赢的局面。

        徐达无言以对。

        私下里尽量减少蒙古族人之间的接触,让他们完全融入汉人的家庭当中。即使有一些蒙古遗民带有反叛情绪,也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同族,计划自然无法成功。

        “杨国公,不愧是刘中丞的高徒。”

        只是今天诚意伯府的客人有点多。

        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条可以行得通的道路,杨宪如今只需要踏着前人的脚步前行就行。

        杨宪则是能够因此赚取大量的功绩点,美滋滋。

        一些御史言官在听了杨宪的话后,脸上露出的笑容,纷纷叫好。

        国家大力推行基础建设起了关键的作用。

        该有的礼数得有。

        他们的子女也会完全认同自己是汉人,而不是蒙古人。这样一来,蒙古族的文化和血统就会逐渐淡化和消失,而汉族的文化和血统就会逐渐强化和扩大。

        坐在主位上的刘伯温,面沉如水。

        这样一来,一代代过去。

        剩下辽东和云南残留的北元余孽,等来年开春,朱元璋会再次安排其他人挂帅出征。

        这才成就了当初的上帝之鞭,横扫中原,乃至欧洲。

        “三弟啊,看来咱们这位大哥马上就要给众皇子分封王位了。”汤和开口道

        “二哥估计的事情,大多八九不离十啊。”徐达放下手中的酒杯,微笑道。

        大明朝廷从此不用再担心草原人民反叛,少了这个心腹之忧。

        得了封赏后,杨宪今日是来见他老师刘伯温的。

        “臣行将六十,回首此生,惟可庆幸的就是遇上了明主,才有了今日的荣光。”李善长开口道。

        “刘中丞,现在外面都在传皇上就要给众皇子分封王位了,而且朝中很多人也跟着上奏劝进了,其中就有中书省李相国。在李相国的带领下,中书省、六部许多官员都选择跟进。”

        徐达这话显然是在提醒汤和。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开口道:“善长啊,你给咱上的那道折子,咱看了好几遍了,越看越觉得伱亲。但是咱想啊,如果咱真的如此做了的话,那些臣将会不赞同的。特别是那些言官,肯定会多嘴。”

        杨宪提出今后所有蒙古人必须学习汉族文化。这包括学习汉语、汉字、汉礼、汉服等方面。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同化政策。杨宪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蒙古人逐渐放弃自己的民族特征和身份认同,而转而接受汉族的文化和思想。

        “请刘中丞,带领我们大家一起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

        诚意伯府。

        杨宪绝对不会让蒙古族人再重新治理草原,因为那样做虽然短期内有利于管理稳定,可从长期看,将不利于民族融合。

        京城。

        正当刘伯温要开口时。

        其余都察院的官员,这时候也跟着站了起来,躬身道。

        “学生杨宪,拜见老师。”杨宪恭敬行了一个学生礼。

        杨宪等朱元璋和朱标消化完这些消息后,接着开口道:“除了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还得改变他们的文化,也就是将他们彻底汉化。这一点,由于前元本就有让族人学习汉文化,有这个基础在,推行起来阻力会少很多。”

        杨宪心中想着。

        “关于分封诸王一事,就在刚刚我已经通过太子殿下上过奏书了。”杨宪笑道。

        “是我让小六子不用声张的,老师这方才讨论的热闹,不知道在聊些什么。”杨宪笑道。

        果然下一刻,杨宪便接着开口说道:“不过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因为我的奏书是劝进,而非谏阻。”

        话音未落。

        在场这些御史言官们脸上的笑容刚刚绽放,便瞬间凝固。


  (https://www.shubada.com/925/115644936.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