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贝聿铭来帮忙和重回故地
由于法国人对华夏文化的极大关注,加上最近王洛的传奇汽车来参加巴黎的国际型车展,他这次的舆论引导极为成功。随后数日,法国各大报纸纷纷报道,“天之子”成为援法华工的尊敬代称。
王洛最近接下来的这几天,没有去车展现场,他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吴炳辉负责,本来这就是他的工作,在这里他主要起一个调节作用,既然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他只好放弃,目前没有比恢复华夏援法劳工荣誉更重要的工作了,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荣誉问题,比多卖几辆车意义更大。
高卢的舆论媒体在这次事件以后,风向突然开始变了,一群人开始着手调查当年的劳工事件,很多自发性的普通市民也行动起来,车展的风头都被盖过了。
王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明。他想为华夏劳工建造陵园和纪念碑,向全法国征集相关信息,希望法国政府和人民能够提供可靠消息。
法国佬的热情终于表现出来了,法国各地的市政厅,每天都要收到无数市民来信,都是敦促政府帮忙建华工陵园的。
甚至还有人组织游行,要求严惩当年虐待华工的士兵军官,许多留法学生也自发组织起来,举行各种对华工的悼念活动。
驻法公使馆趁机宣扬中法友好,借着这股东风,积极联络法国的科研机构,希望对方能够与华夏一些研究机构达成学术合作。
巴黎,驻法公使馆。
“王总请跟我来。”使馆秘书微笑着对王洛说,语气中带着几分仰慕和尊敬。
王洛来到驻法公使办公室,只见大使先生正在和一个法国男子聊天。他现身之后,里面的两人立即起身。
大使介绍说:“王总,这位是法国国家档案馆副馆长约瑟夫·夏朗德先生。”
“你好。”王洛握手问候。
“上帝,最近的巴黎全都是你的名字,你给巴黎这座城市带来了太多的东方元素,这有助于两个国家在未来达成更高层次的合作,加深更多的交流问题,非常感谢。”
约瑟夫也跟王洛握手问好。
“这是我的荣幸,这有利于两个国家更好的发展,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合作。”
约瑟夫·夏朗德指着桌上的一堆资料说,“王先生需要的东西,我已经带来了。”
大使解释道:“这些都是援法华工的档案,但只有一部分,并不完整。”
王洛坐下来详细翻看,感觉颇为意外,因为华工的档案做得非常详细。每人的姓名、年龄、籍贯、征兆时间都有详细记录,甚至还有编号,只可惜最终去向语焉不详。
比如王洛目前正在阅读的一页,总共记载着20位华工的信息,其中只有5人标注为“返回华夏”,另有6人标记注为“死亡”,剩下9人全都是“失踪”。
“失踪者”有可能死了,有可能疯了,有可能回国了,也有可能像杨老爷子一样,已经加入了法国国籍。具体情况太过复杂,以现在的信息情报手段,根本不可能查得清楚。
王洛所能做的,只能是为那些“死亡者”修建陵园,并给活着的人带来他们理应享受到的荣誉。
约瑟夫·夏朗德打开一个木盒子,拿出枚铜环说:“这是我从军方找来的,花费了不少精力,每一枚铜环代表一位已经死亡的华工。大概有2000多枚,我只带来了一部分。”
王洛取出一枚铜环观察起来,铜环做工非常粗糙,但却刻有单独的编号。这相当于援法华工的身份证明,被征召时发放的,戴在手腕上相当于特殊“军牌”。
通过铜环与档案上的编号相对照,就能确定铜环主人的身份信息。
大使说:“王总,如果真要修建陵园的话,我觉得可以给华工立衣冠冢。将这些铜环埋葬下去,再给他们立碑刻铭。至于那些散落的尸骨,只能收集起来集中埋葬,因为具体身份很难确认。”
“这个方法很好,”王洛表示认可,他问约瑟夫·夏朗德,“我想把华工陵园建在努瓦耶勒小镇外,可以吗?”
当初那14万援法华工,大部分都在努瓦耶勒集合,然后被分派到法国各地。如果要给华工修建陵园,努瓦耶勒小镇属于最佳地点,也最具纪念意义。
约瑟夫·夏朗德明显做过调查,他说:“努瓦耶勒小镇外全是麦田,恐怕很难说服当地居民。不过有一处比较合适,那就是当时的华工医院和疯人院附近,这两处建筑都已经荒废了,完全可以开辟出来做陵园。”
“这样也好。”王洛点头说。
约瑟夫·夏朗德起身道:“我就先告辞了!”
大使亲自把对方送出使馆,回来对王洛笑道:“王总,你这次做得漂亮。如今全法国都在讨论华工,让咱们在法国的形象有了很大改观。你不仅帮悲惨的华工做了好事,也为在法国生活的华人贡献了力量。”
“我感到非常荣幸。”王洛笑道。
法兰西国家档案馆的副馆长,都亲自跑来使馆送资料了,说明法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不管对方是为了讨好法国人民,还是为了拉拢,开拓华夏市场,其结果都是让人非常高兴的。
大使说:“午饭就在使馆吃吧,下午我带你去见设计师。”
大使所说的设计师,叫贝聿铭,这位在华夏建筑界,这位华人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他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建筑设计大师,米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华夏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
贝聿铭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
米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米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贝聿铭还为我国设计了香山饭店、银行总部大厦等。并与华夏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咱们国家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华夏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
王洛在前世的网上知道他,没想到驻法大使竟然把他给找了过来,也是凑巧,正好最近他在巴黎开研讨会,这不听说王洛打算给援法劳工立碑纪念嘛,作为一个海外游子,就赶了过来,打算为此出一份力。
贝聿铭胖胖的一个老爷子,前额微秃,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整洁的西服,打着领带,很有范
嗯,一幅绅士派头。
“贝先生你好!,感谢你能亲自过来帮忙”王洛微笑的握手寒暄道。
贝先生高兴地接待王洛、大使二人,他说:“公使先生已经对我说明情况了,我个人很乐意为那些‘天之子’设计安憩之所,作为一个华人建筑设计师,没有什么比让我们的前辈功绩得到认可更令人激动地的了,这是我莫大的荣幸,不知王先生有什么具体要求?”
王洛道:“陵园的大门、墓碑的正面,都要面朝东方。”
“明白,”贝先生用小本子记录下来,“你继续。”
王洛又说:“陵园内需要有一座纪念碑,碑上用于镌刻华工的功绩。另外,我希望再设计两座华工雕塑,一座是华工挑扁担的形象,另一座是华工推独轮车的形象。这些雕塑形象不要设计得太伟岸光辉,表情最好带着茫然和无助,同时又饱含着对未知生活的期望。”
贝先生想了想说:“关于陵园设计,我需要到现场观察。至于你说的雕塑,很抱歉,虽然我经常去华夏,我不知道你说的扁担和独轮车是什么样子,你应该知道我很早就出国了,即使回国一般还是在城市里,接触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工具,所以,我希望能够去华夏一趟,观察华夏农村普通老百姓和他们所使用的工具,这都间隔了60多年了,就是不知道这两种工具华夏还有没有?”
“有,在农村虽然农业开始大规模普及机械化了,但这两种工具依然在老百姓家里存在,是他们的日常工具,不过用的应该不多了,我会跟我公司的人打好招呼,您直接去鲁省就行了,我前一段时间去日照拍电影的时候,当地的渔民还在用呢。”
哈,独轮车或许在21世纪不常见了,都被电动小三轮代替了,但扁担那还是很常见的,一些老人挑菜,挑粮食啥的都还在用,更不用说在80年代了,这个目前农村可不缺。
法国北部,索姆省。
努瓦耶勒市。
准确的说,应该叫做努瓦耶勒“镇”,整个小镇人口不是很多,依然保留着很多当年的遗迹,还有一个小城堡。
然而它确实是“市”,并且拥有自己的市长。
1982年5月中旬,王洛便跟使馆人员、建筑设计贝先生,以及巴黎的几名华工代表,一起来到这座法国北方小镇。
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华人聚居地,很多华人都是当年的援法华工以及后代。他们听说王洛要为牺牲华工修陵园,便自发的报名前来做向导。
众人直接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车队努瓦耶勒。
半路上,杨老爷子指着远方一条废弃的铁路说:“那条铁路就是华工修的,一直通往欧战前线。当年我修了大概一个月的铁路,每隔几天就有德国飞机来轰炸。铁路沿线死了不少华工兄弟,基本上都是就地掩埋。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沿着铁路搜集他们的尸骨。”
随行的使馆工作人员摇头道:“工程量太大了,而且就算挖出尸骸,也不能保证他们就是华工,也有可能是战死的英法士兵。”
“那就……算了吧。”杨老爷子遗憾道。
王洛也对援法华工的历史了解不深,就是在后世网络上知道一点信息,最近看了一些资料,只知道有个叫张长松的华工留在法国。二战期间,张长松和几个儿子(一共13个子女)同时参军,父子齐上阵抵抗德国入侵。他的二儿子退伍后,还成为法国的足球明星,加入了法国国家队,参加过两届奥运会比赛。
后世法国人一提起援法华工,就必然拿张长松父子出来做宣传,所以他们的故事流传很广。
下午三点,众人抵达努瓦耶勒市。
70多岁市长亨利·德瓦利库尔率领全市大部分居民,站在镇口列队迎接,甚至他们还拉着横幅:欢迎华夏朋友!
亨利市长在众人下车后,热情地迎上来,跟王洛握手道:“您就是王洛先生吧,我是努瓦耶勒市长亨利·德瓦利库尔,非常欢迎诸位的到来。”
“市长先生,你好!”王洛点头微笑。
随行过来当向导的华工张大华突然出声喊道:“小亨利,还记得我吗?”
“你是……”亨利市长猛拍脑袋,“我想起来了,你是负责扫大街的张!这都60多年了,没想到我们还能再见面”
当时的华工们虽然大都被关在营地中,但还是有一些频繁跟镇上居民接触,比如有两个专门扫大街的。另外,还有给英法驻小镇机关烧锅炉的,送菜做饭的,都长期住在小镇上。
张大华笑道:“小亨利,我现在已经学会说法语了。”
“听到有人叫我小亨利,真是怀念啊,”亨利市长感慨道,“我还记得,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子,自从你们来了以后,镇上干净了许多,你们总是那么勤劳。对了,我这次准备了礼物!”
镇上居民推过来整整一小车苹果,老亨利市长笑道:“我记得你们最喜欢吃苹果,当时镇上的苹果都被你们卖完了,一个苹果卖到3法郎高价。”
那可是一战前的3法郎,相当于普通华工一天的工资(华工日薪为15到45法郎)。
华夏底层百姓虽然勤劳俭朴,但在那种看不到明天的情况下,难免会变得大手大脚起来。鲁省属于苹果产地,好多华工在出洋前,都只看过,却没吃过苹果。
到了法国后朝不保夕,华工们便疯狂的爱上苹果,一来想体验苹果的美味,二来也是怀念家乡。
最后小镇上的苹果被买光了,许多华工宁愿用一天辛劳十多个小时赚来的工钱,高价购买苹果尝鲜。镇上有个苹果贩子还因此致富,后来据说已经搬去大城市定居了。
(https://www.shubada.com/9246/71180906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