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578章 关于未来的官僚体系布局,越想越头大!

第578章 关于未来的官僚体系布局,越想越头大!


  行政体系职能调整不是一场会就能搞定的,年末的会议只不过是提前通个气,让各部门有个心理准备,能用一年时间将事基本理顺就已经进度很快了。

  除了行政职能调整以外,内阁这边还得准备给即将光复的地区储备官吏。现在来说基层的七八品官员不缺,每年有万数的大学生需要安置,北直隶、山东两省有数千乡镇主官可以调整到光复的县州做接收官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能保证。四五品的府级官员也不是很缺,现有的知县级官员不少,以及中枢还可以下派一部分官员。

  最缺的是督抚一级的重臣,新式官僚们现在任职时间最长的也就七八年而已,七八年时间还不足以磨砺出二三品的封疆大吏!

  行政官员和军事官员不一样,军事官员只要在旅级任职时展现出合格的军事品质,然后再在师级主官上独挡一面一段时间,军界的任何职位基本上都能胜任。只要机遇到,五六年时间足够军官成长了。

  古今中外在二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成为顶级名将的大有人在,可历史名臣,很少有特别年轻的!没办法、不同级别的官员所需要的素质,相差就是特别大,政治素养就是需要时间往出来堆,锤炼不够骤然登上高位的,往往都会因为不成熟而惹出祸端。尤其是主政一方的一把手,用素养不够的,实在是太过冒险了。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实际上比优秀军事将领更难求的是主管一方的行政一把手。

  对行政主官最大的考验是执行和决策的尺度把握!比如中枢朝廷制定的政策,并不是完全不打折扣的执行就是好的。他们必须要结合在地实情,综合考量尺度,尺度拿捏不到位,要吗是对上交代不了,要吗对下交代不了!关键是这玩意没有量化指标,全凭经验来判断。说白了就是对人心的体察和感悟。

  人心是最难琢磨、最复杂的东西,再是天才的人物,锤炼不够也难以决择和判断分明。人类文明发展了数千年,几百年前的宋朝所面临的行政问题,和现在的大明、以及几百年后的后世,好像是没啥本质的区别!依然还是民族、宗教、边界、城乡、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同利益群体的协调这些破事而已。就是这些破事人类处理了几千年,试问又有哪个处理的毫无差错哪?所谓的好坏,也不过是有些人和国家的烂事稍微少些而已。

  正是因为这玩意没啥绝对好的标准,所以选重臣的先决条件是要选有可能少犯错误的。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少犯错误?只能用历史经验主义的办法了,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以往的履历来反应了。

  一名官员在知县的岗位上干的时间足够且政绩出众,那么他成为知府后肯定会比没当过主政官员的人犯大错误的概率低一些。尽可能的不让沉淀不够,或者是没担过担子的人当挑担子的属地官这是朱由检自穿越后,对主管全局工作的官员任用的原则。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主要原因是在他穿越之前,他的家乡有一任市级一把手是从省里的办公室体系出来的,到了地方后一改在上级部门当办公室官员时谨小慎微的性格、性情大变!整个人变的风风火火、暴戾异常,搞的地方是热热闹闹一地鸡毛,不但自己最后栽了进去,还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有了这个固有影响后,朱由检对不挑担子的空降任用方式,心里十分反感,能不用这个方式就不用!后来多感悟了一下历史后,朱由检就更坚定了这个原则,反正历史上记载的坏事官员,多半都是幸臣出身的。

  不用空降、也不是完全没有坏处。用从基层位置一步步爬上来的人也是有风险的!

  首先一条就是他们与自己这个皇帝不知心,自己所能依判的标准,多数是从低下官府一层层报上来的资料而已,谁知道这里边有多少水分,里边牵扯的利益关系有多大?

  其次出自基层,也就不可避免的沾染上基层的尘土,他们每进一步,带的土就厚一层。这些厚重的污尘,最后是不是会将他们的本性给淹没了,也是个未知数。以朱由检对人性的了解,大多数人最终是会被淹没的。不过好在基数够大,淹没了一部分就淹没一部分,只要最终站在前台的人,能让本性覆盖住污尘就行。

  为君难啊!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出一些本性坚实且能力够用的人,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各方面展开顺利,明年底的时候,最起码中原和山西两省的大部会被光复。也就是说在明年年底之时,最起码得储备四五位合格的督抚要员。以现有的行政班底,好像真就难选出合适的人出来。

  辽东、北直、山东三省的督抚都是最近这一年多才调整的,明年动有些为为时过早。眼下也就云中的宋权和云中巡抚可以调整,可即使是调整了他们两人,督抚要员的缺口还是四五名,问题依然存在。

  方以智、刘理顺两人是新生代官员中,最有资格挑大梁的人。但是对这两人的使用,朱由检心里还是有疑虑!总觉得他们两人这几年的晋升速度有些过快,尽外就是他们两人的出身,并不是纯正的新官僚体系中产生的,而是有很强的科举背景。特别是刘理顺,可是正经的状元郎出身,重用他们会不会影响以后新官僚体系的掌权?

  目前的中枢要员,绝大多数还是进士系,朱由检一直想往里掺沙子,给以后打基础,可是能掺的沙子实在不多,唯一的大成果也就是让宋应升入了阁而已。老宋的年龄实在太大,未必能熬过这个过渡期。从大局来说,下一届内阁,怎么着也得找一个非进士的人进入才行,问题是还真没个合适的人能塞进去!

  难啊、光琢磨这些事,就让人头大,当皇帝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https://www.shubada.com/9194/72756013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