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逼我当通房?我夺你家财当你义母 > 第239章 抓住不放

第239章 抓住不放


第二百三十九章  抓住不放

那两位大臣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无奈退下。

可依然有人拿着这件事不放。

“陛下这般庇护萧国公,可如今萧国公的所作所为有损朝廷声誉,此事断不能就此罢休。”

人群之中,一道苍老的声音幽幽传出。

萧云昶不禁微微挑眉,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原来发声之人正是永安蕊的父亲——当今皇帝的叔叔永王。

永王身份之尊贵或许旁人都会顾虑皇帝的颜面,可他全然无所畏惧。

如此不将他放在眼里的态度,不禁让皇帝皱了皱眉,面带不悦地说道:“皇叔这是何意?皇叔难道是想说朕蓄意包庇萧国公,任他做出有损朝廷名誉之事?”

永王摇了摇头,心里清楚自己的矛头指向谁。

他转过身,目光犀利地直视一旁的萧云昶:“萧国公可真是厉害啊。想当初,是你们萧家登门求娶小女为妻,如今又是你们萧家,为了一个出身低微的婢女,让小女如此伤心难过。此时若不把那个叫怜芙的婢女交出来严加惩处,萧云昶你就得受罚!”

永王死死揪住这件事不放过,皇帝碍于身分,也不好再一味地偏护萧云昶。

他原本以为,萧云昶不会让这种事情成为自己的把柄,不过就是一个女子罢了,交出去便好。

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萧云昶仍旧没有丝毫松口的迹象,反倒是挺直了腰杆,与永王正面相对:“辜负永王千金的确是我的过错,永王殿下若有任何不满,尽可冲着我来,又何必为难一个女子?”

永王本就猜到萧云昶会这般回应,脸上浮现出一丝得逞的笑意:“既然如此,萧国公声誉有损,累及朝廷,那就杖责五十吧,如何?”

皇帝再也无法忍受,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杖责五十!皇叔,良将难得,萧国公更是百年难遇的将才,若是他有闪失……”

永王却毫无惧意,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萧国公若是不愿意,那就交出那女子,下旨责罚便是!”

萧云昶大步向前,眼神坚定地说道:“不交,既然永王殿下已做出决定,臣甘愿受罚。”

另一边,怜芙刚刚摆脱了沈珊月的纠缠,本想回玲琅阁好好休息一下,不料刚走到半路,就被雁暮堂的兰嬷嬷拦住了去路。

“姑娘,老夫人有请。”

兰嬷嬷似笑非笑地做了个请的手势。

怜芙心中明白,老夫人如此厌恶自己,这次叫她过去必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只是兰嬷嬷态度强硬,看来她即便不想去也由不得自己了。

无奈之下,怜芙点了点头:“既然是老夫人传唤,我自是应该前往的。”

雁暮堂内,萧老夫人身旁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可见今日是打算趁着萧云昶不在,处理掉自己的这块心头大患。

“姑娘,要不然咱就别去了吧?”

翠云眼中掠过一丝担忧,此刻国公爷不在府中,要是老夫人对姑娘不利,根本没人能够阻拦啊。

怜芙摇了摇头:“兰嬷嬷亲自来请,可见老夫人今日是定要我走这一趟的。纵使今日侥幸躲过,日后也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如一次性把事情说清楚,也好避免日后家中不得安宁。

翠云见怜芙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多言,低下头默默地跟在怜芙身后,一同朝着雁暮堂走去。

很快便到了雁暮堂门口,兰嬷嬷停下脚步,抬手敲了敲门。

“进!”

萧老夫人沧桑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兰嬷嬷随即推开门,示意怜芙进去。

而她身后的翠云,却被兰嬷嬷抬手挡住了:“翠云姑娘,主子们要说些私房话,咱们做奴婢的还是乖乖在外面候着就好。”

翠云下意识地看向怜芙的方向,见人已经进去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跟着兰嬷嬷站在门外。

室内,古雅的房间里弥漫着檀木熏香的味道。

怜芙看着端坐在榻上的萧老夫人,主动走上前微微欠身行礼:“见过老夫人,愿老夫人福寿安康。”

萧老夫人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怜芙,手指不紧不慢地敲着桌面,试探地说道:“你的胆子倒是不小,国公爷不在,你就敢到我这老太婆的地盘来,难道就不怕我这个老太婆把你给吃了?”

怜芙依旧保持着行礼的姿势,恭敬地回答道:“老夫人乃是国公爷的母亲,更是萧家最为尊贵的老夫人。您传唤我来,我岂敢推辞。”

虽未明言,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自己是被逼迫而来,不得不来此地。

萧老夫人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微微点头说:“起来吧,这孩子还真是会说话,哪怕话里带刺,我都不好数落你什么。”

怜芙也就不再拘谨,见萧老夫人示意她起身,便直起身子回话。

萧老夫人再次打量着她,一时间,屋内陷入了寂静。

门外,翠云听着屋内的动静,没有听到争吵声,也稍微放心了些。

兰嬷嬷则站在一旁,时不时向门外张望,提防着萧云昶突然回来。

过了半晌,萧老夫人才又缓缓开口:“说说看,我听闻为了调查沈家之事,国公爷陪着你假扮农夫,还做农活了?”

萧老夫人精明的眼中带着一丝质问之意,仿佛怜芙若不对此事给出合理的解释,就要处置她一样。

怜芙点了点头,没有丝毫隐瞒,将在李家村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不过在末尾她又补充了一句。“国公爷虽然身份尊贵,但此前并未体会过民间百姓的疾苦。如今能够亲自下田劳作,体恤百姓,日后他的话百姓自然也会更加信服。”

萧老夫人听闻此言后,微微颔首,事实的确如方才所说那般。

各方的地方官员为何不时会管束不住治下的百姓呢?

究其缘由,乃是他们总是怀揣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从来不曾切实地体会百姓的辛劳,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无法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思量诸事了。

如此说来,先前在李家村发生的种种事情,反倒可算是一件幸事了。


  (https://www.shubada.com/74039/11111120.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