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1章唠叨是思念
“妈,你就别忙活了,我们家又不是大门大户,没那么多讲究。”童绮撇了撇嘴。
我把手里的礼物放到了桌子上,“菠萝,我来的匆忙,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这些东西也不成敬意。”
说完,还是从善如流地从老人家手里接过的拖鞋。
结果一换,上半个脚趾都在外面露着,着实尴尬的很。
“哎,是我思虑不足,你还是别换了。”老人家也笑了起来。
面对老师,我骨子里就会有一种尊敬之意。
我对她很客气地说道:“要不然这样,你给我拿个塑料袋,我套一下鞋底。”
“刚从外面过来,风尘仆仆,怕把家里弄脏。”
老人家赞许地看着我,“一看就是个有教养的孩子,你等着,我去给你找找看。”
童绮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无奈说道:“进个门还这么多规矩,你现在见识到她的唠叨了吧。”
我倒不觉得意外,“当父母的都这样,唠叨意味着是关心你。”
话落之后,我想到了已经离世的导师。
情绪也变得低落起来。
人上了年纪之后,就喜欢为着一些生活琐事絮絮叨叨。
也许有些人是过分了些,可是经历过导师的家庭变故之后,我突然明白过来。
老人家的絮叨,除了关心你之外,更多的是内心的孤寂。
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他们也只能通过唠叨来宣泄对家人的思念。
有时候子女会觉得是说给他们听,但是我觉得自言自语更为妥帖一些。
在我暗自思量之际,老人家就拿着塑料袋走了出来。
我仔仔细细的包裹在皮鞋外层,这才踏步走到了客厅。
童绮看着我走路的模样,取笑起来,“真是难看像个裹脚布一样。”
我低头瞄了一眼,“没关系,反正也是暂时的。”
我从购物袋中拿出了准备好的大衣,双手递给了老人家,“伯母这是羊绒的,你看看喜不喜欢。”
“不合适的话随时可以拿过去调换。”
老人家欢欢喜喜地接了过来,而且还看了看我拿过来的营养品,“哎,我听小七说你还是位中医。”
“怎么还信这些西洋玩意儿?”
是啊,现在大部分的便利营养品都是国外生产的。
我原本也想拿一些自己泡制的药粉,可又担心老人家不相信,所以才学那个便利。
只是没想到,却让她误会了。
“医院里也有中成药的保养品,只是后期还需要熬制一下。”
“你们当老师的时间肯定紧迫,所以我就找了一些促进睡眠的保健品拿得过来。”
“只要拆开包装直接服用就好。”
“你放心,这些品牌我都看过了,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我对她解释道。
老人家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别人说我或许不信,可是你说的话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我暗暗舒了口气。
看得出老人家很好相处,身为妇科医生,我当然清楚人到了一定年龄,内分泌失调,容颜衰老。
失眠健忘,腰酸背疼都是常见的疾病。
所以我拿过来的东西针对性很强,也并非单纯的是为了给童绮撑门面。
而是出于对医生的本能。
老人家撕掉了包装,打开了衣服,一看立刻惊呼起来,“这衣服肯定很贵吧?”
“我之前在商场里就想买一件,可是随便一看都要好几千。”
“小萧,虽然我知道你当个医生收入不错,可也不能这么花钱。”
“伯母,没事的,钱挣来就是为了花,这衣服穿到身上既保暖又轻盈。”
“你赶紧试试看看颜色和大小,喜不喜欢合不合适?”
我狗腿的真跟童绮的男朋友一样,为了讨好丈母娘开心,着实操心的很。
这件大衣是立领的,我挑选的时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买了一件。
很多人以为年纪大就喜欢穿的,老里老气其实恰恰相反。
正是因为青春不再,反而愈发的喜欢鲜艳的颜色。
立领的设计既保暖又可以遮掩皱纹,可谓是一举两得。
老人家眉眼含笑,拎着衣服瞅来瞅去,“不用试了,我看就很合适。”
我笑了笑,但冷不丁我发现身边的童绮微微蹙眉。
我心里咯噔一下,也不知道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但现在也不好多问。
接下来的氛围愉悦又自然,老人家拉着我坐到餐桌边,“我也不知道你是什么口味,就随便做了一些家常菜,别嫌弃啊。”
我顺着她的意思端起了碗筷尝了几口,别说童绮母亲做饭的手艺可比我家里人要好。
虽不至于是五星级水准,但至少也能称得上是大厨了。
老人家今天的话题很多,一直在找我聊天,“小萧,你在医院主要吃哪些病?”
我刚想脱口而出,没想到童绮在桌子底下踩了我一脚。
我立刻心领神会,“那个,外科。”
“哦,那很好啊,妇科在医院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看到不少外科医生升职得很快。”老人家满脸欣慰。
我苦哈哈回应道:“呵呵,就是太忙,没有自己的时间。”
余光看到童绮,对方一直对着我笑得古怪。
“那你的老家就是省城吗?”老人家又问道。
这完全就是丈母娘相看女婿的过程。
“我是农村的,原本是在江南城市学院,后来转科到了一个大学。”
“目前在仁爱医院实习,不过前阶段已经转正了。”
“算是半工半读吧。”
这些话我不用和同学商量,即使事实又不会让老人家怀疑。
“那你的父母,他们还在农村?”她接着问道。
我刚想回应,只听童绮嘟囔道:“妈,你是让我带小严过来吃饭,又不是查户口的。”
“这饭菜都凉了。”
我知道她是想帮我解围,可是我不希望让老人家失望。
还是认认真真地回答道:“我父母就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不过我那村子里这几年光景很好。”
“很多外地打工的就回到了本家。”
“除了种地之外,还能到政府投资的企业里工作。”
“嗯,我最欣赏你们这些寒门子弟,谁说家里是农村就不能够出有出息的孩子。”
“现在像我的学生很多都和你一样呢。”
“每次考试成绩可比那些在省城的优秀得多。”
老人家的夸赞就像是老师的循循善诱,熟悉的味道。
(https://www.shubada.com/72933/1568719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