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进城
第101章 进城冯氏是个闲不住的,虽说自家不用建房子,可杨三和宁川要建。
宁川兄妹还小,冯氏原本打算让两兄妹跟她们一起住大宅子,反正房间多。
可宁川拒绝了,他想建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管大小,总归是处容身之地,冯氏见说不动他也就随他去了。
建房需要的土坯极多,好在全村老少一起出力,连几个顽皮的孩子这段时间都跟着大人忙前忙后的。
杨晚都跟着抬了不少泥巴,等泥巴准备得差不多后,村民们开始打土坯。
两人一组,在方形的木板模子里放上夹杂着干草的土,一人负责铲土,一人负责用石杵砸土。
土坯的制作速度与质量,就要看这两个人的配合程度了。
等土砸得致密结实又平整时,脱模晾干便得到了可以建房的土坯。
光是打建房用的土坯就花了七八日的时间,这期间罗仁海来找过他们,将田地按每户人口的多少分配了下去。
有李夫子之前的威胁在先,罗仁海在这件事上倒不敢马虎,哪怕得罪了不少人,赔了不少银子还是将田地从他们手里要了回来。
大部分地已经种上了粮食,分到这种地的村民便将粮种和耕地的工钱补给之前种的人。
无论如何土地这件事上村民们绝不会让步,得罪人就得罪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杨晚家分到的地她转手就给了杨三,种不过来的,他自己会安排。
开始建房时,村长先安排建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几户人家,也没几户,村民们是乐意的。
大家朝夕相处的情分深厚,早晚会建到自己家,又何必去争前后。
两月之后,房子全部建好,比预计的时间长了不少,主要是田地也需要人手侍弄。
搬新家这天,村民们喜笑颜开,真正有了归属感。
全村一起搬新家,条件艰难,便不挨家挨户办酒席了,全村一起办一个便成。
每家出了点银钱,置办了十几桌酒菜,又买了串鞭炮一放,听到鞭炮声响的人家愿意来吃酒的自然会来。
不愿意的他们也不强求,毕竟在田地的事上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得罪了不少人。
巧的是罗仁海家也是同一天办搬家酒,虽然村民们搞不懂他回自己老家办什么酒,但去吃酒的本地村民挺多。
仓河村的村民果然没有来几个,来的大多是跟他们一样的外来户。
大家也都热情招待了,能顶着罗仁海的压力来吃他们搬家酒的自然是可以深交的人。
一切尘埃落定,日子安稳又平淡地过着。
………
“娘,我想去城里看看有什么生计可做,咱家虽吃喝不愁,但一直只出不进的,难免惹人怀疑。”
杨晚抱着冯氏的胳膊央求道。
冯氏有些犹豫,“可咱们对建州并不了解,咱们又是苍州来的难民,一个仓河村都这般排外,更何况是城里。”
“虽说建州的青天老爷愿意接收咱们这些难民,但当地百姓可不会这么想。”
“在村里还有李夫子镇着,去了城里若是被欺负了可找不到人作主啊。”
冯氏的担忧挺有道理,杨晚也理解,“娘,我知道分寸的,我又不是故意去找茬,再说谁还能欺负的了我啊!”
见冯氏实在不放心,杨晚便道:“我让三叔陪我一起去,三叔也想趁农闲的时候去城里找活干呢。”
冯氏终于点头答应。
杨沐柔也想去,之前在苍州的时候,都是她和杨晚一起进城卖糕点,她原以为冯氏会答应。
可冯氏二话不说便拒绝了,“不行!你如今已经十三,该是说亲的年纪了,得跟着我学些针线活,多的不说,做衣服鞋袜这些你得会。”
杨晚本想跟冯氏说说情,还没开口呢冯氏便道:“再多说,你们谁也别去,乖乖待家里。”
杨晚叹了口气,古代女子十四五岁嫁人的多得是,一时半刻的冯氏也不可能想开。
杨沐柔只得不甘不愿的回了自己房间。
第二日,杨晚早早的便去找杨三进城,宁川见了也想跟着去。
“我也想去城里找活干,我建房的花费都是你家借的,我总得找点事做才能还上。”
宁川神色坚定,他已经欠了杨晚家太多,不能再欠下去了。
“成,一起走吧。”杨晚应道。
宁川将妹妹送到冯氏跟前,请冯氏帮忙照看着,冯氏自是乐意的。
三人坐村里的牛车走了一个时辰才到最近的青阳县。
县城里倒是挺热闹的,完全不像正在战乱的样子,看来当地官府治理的很好。
杨三拿着扁担寻了处正要卸货的酒楼上去问道:“掌柜的可要雇劳力?我和我大侄子都有一把子力气,可随意差遣。”
掌柜的看了看杨三,又看了看宁川,而后指着宁川道:
“你可以,他不行,他都瘦成皮包骨了,能干什么活!”
杨三精壮干练,一看就是干活的料,他身旁的宁川跟他比起来可不就瘦弱得多。
杨三有些许尴尬,不知该作何反应。
宁川道:“叔赶紧去吧,机不可失,可别错过了。”
如今大批难民涌入建州,劳力到处都是,能找到一处愿意雇人的地方已是不易,自然得珍惜。
“那……那你们在附近逛会儿,我干完活就来寻你们,可别走远啊!”
见两人点头,杨三这才放心地去干活。
宁川垂着头,也不知是不是掌柜的话打击到了他,杨晚安慰道:
“我三叔都二十多岁了,自然要比你壮实许多,你还小,长两年就长回来了。”
宁川被一个比他还小的丫头说小,心里无比复杂,他原先也不是这样,就是逃难的时候饿时间长了才会这样,养养肯定能长回来。
两人在酒楼附近逛了一圈,街上有不少卖吃食的,杨晚随意买了点尝尝,发现口味还挺重。
花椒和茱萸放得挺多,口味偏麻偏辣。
杨晚眼眸一亮,又去逛了几家小饭馆,里面的菜色大多是辣口的。
她虽没买了尝,但看其他客人点的就知道,建州人重口,喜辣。
她没穿过来之前,可是最好重口的,囤了不少这方面的物资。
(https://www.shubada.com/69519/18001360.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