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黄帝内经 > 邪客第七十一

邪客第七十一


黄帝问伯高道:邪气对人体的侵害,有些时候会让人无法安然入睡,这是什么原因呢?

伯高答道:食物到了胃部,被消化吸收后,上焦聚集起了宗气,中焦分出津液,糟粕通过下焦被排出体外,这三条路就是进入人体内的食物的最终走向。上焦的宗气在胸中聚集,向上从喉咙排出,与心肺相连成为呼吸之气;营气从中焦中化出,分泌出津液,渗入脉中,化为血液。在外能给四肢提供营养,往内浇灌到五脏六腑中,向全身运输,对应于昼夜时间。卫气,是食物中剽悍部分转化的结果,流动快速凶猛且顺畅,四肢、分肉、皮肤是它最先运行的部分。白天以足太阳膀胱经为开端,在人体的阳分中运行,夜间常从足少阴肾经开始在阴分中运行,它运行于全身,没有片刻停顿,如果五脏六腑中滞留有厥逆之气,则卫气的运行被迫仅限于阳分,而不能进入阴分。因为卫气只能在阳分中运行,所以表层的阳气就较为旺盛,使阳跻脉气很充足。卫气不得进入阴分则阴虚,因而造成失眠。

黄帝说:说得不错。那应该如何治疗呢?

伯高答道:首先通过针刺对阴分的不足进行补充,将多余的阳分泻出,让阴阳达到和谐,将营卫运行的道路疏通,祛除掉导致营卫逆乱的邪气。然后再服用半夏汤一剂,对阴阳经气进行通调,就可以马上安然入睡了。

黄帝说:说得不错。这种针药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法,就如同将水道挖开,对里面的淤塞进行清除一样,让经络变得畅通无阻,阴阳和谐。希望你告诉我这种汤的组成、制法和服用方法。

伯高答道:这种汤,选用八升的长流水制作,先煮这种水,用杓扬之千万遍,接着经过沉淀、澄清的处理,从上面的清水中取出五升,再用芦苇对其进行烧煮。水沸后,将一升秫米放入其中,制出半夏五合,不停地用火慢慢煎熬,当药汤浓缩到一升半的时候,将里面的药渣去除就做成了。服用时,每次一小杯,每天服用三次,渐次加一点量,以见效为限度。如果是新患病的病人,服药后很快就可以进入睡眠状态,出汗后病就治愈了;病程较长的,服用三剂之后方可治愈。

黄帝问伯高道:我想了解一下,人的肢体是如何同自然界的现象联系起来的呢?

伯高答道: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人的头颅呈圆形来呼应天,足呈方形来呼应地。天上有日月,人有两只眼睛;大地有九州,人体有九个孔窍;天有风霜雪雨的气候变化,人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存在四季,人拥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对应的迁移变化,人有寒热截然相反的表现;天有十干,人有手十指;地有十二支,人有足十趾和阴茎、睾丸与其对应,女子不够十二的数,因此可以孕育人形;天有阴阳来感应,人有夫妻来婚配;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块骨骼;大地有高耸的山脉,人有肩膀和膝盖;大地有深邃的山谷,人有腋窝和腿窝;大地有十二条大的河流,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经脉;地下有流动的泉水,人体内有运行的卫气;地上有凌乱的杂草,人有毫毛相对应;天有昼夜变更,人有起卧交替;天有罗列出来的恒星,人有排列整齐的牙齿;地上有小山丘,人体有小关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大地有成林的树木,人体内有密布的募筋;地面上有聚集起来的城镇,人体上有隆起的肌肉;一年有十二个月,人体四肢有十二个关节;大地有四季寸草不生的荒地,人有终生无法生育的男女。上面所说的都是人与天地相对应的现象。

黄帝问岐伯说:我想知道如何持针,进针的原理以及怎样用手指将皮肤抻展,以使腠理得到开泄,此外,经脉怎样迂回曲折,在哪里出入,在哪里会合,在灌注经气时,它的发端在哪里,终止的地方在何处,到何处变缓,到何处又变疾,从哪里进入,又是通过何处进入六腑的腧穴从而贯通全身?这些关于经脉循序运行的情况,我都想弄清楚。另外,经脉的经别是在哪里分出的?阳经通过腧穴分出进入阴经的过程是怎样的,阴经通过腧穴进入阳经的过程又是如何呢?它们之间进行沟通的路径是什么呢?希望你将这里面的原理详细地讲出来。

岐伯答道:你提出的问题,已经将针法的要理全都包括进去了。

黄帝说:请你具体说说吧。

岐伯讲道:手太阴肺经,从大指的指端出发,然后向内弯曲,顺着大指内侧的赤白肉际直达大指本节后的太渊穴,在这里经气汇集到一起,寸口脉由此形成。然后再向外侧弯曲,上行至本节下,再内屈行至鱼际部位同各阴络会合。因为这里会聚了几条阴经,因而它的脉气充实、顺畅。手太阴肺经伏行到大指本节后的腕骨,然后向外弯曲,在寸口部浮出,沿着臂曲侧外缘向上行进,到肘内侧进入肘关节的大筋之下,再往内曲折向上行进,穿上臂膈部内侧进入腋下,然后内屈进入肺部。手太阴肺经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从手到胸逆行屈折出入的。手厥阴心包经,从中指指尖出发,向内弯曲,顺着中指内侧向上行进,流入掌中的劳宫穴,随后在两骨之间伏行,并向外弯曲从两筋之间骨肉交界的地方行出。它的脉气在流动过程中顺畅、无阻滞,行过腕部向上行进二寸后,向外弯曲从两筋之间穿过,上行到达肘内侧,进入小筋之下,注入尺骨和桡骨位于肘关节的汇集的地方,然后又顺着臂向上行进,进入胸中,内部与心脏相连。

黄帝问:只有手少阴心经没有腧穴,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手少阴心经是一条经脉,由心所主,心支配着五脏六腑,是储存精气的内脏。心脏坚固就可以阻止邪气对它的侵袭,如果心脏中有邪气进入并因此而受到损伤,神气就会消散,人也就死亡了。通常各种邪气中,但凡对心脏进行侵犯的,都会对心包络进行侵在阳分发生,我就此来说说其中的原因。但凡因为喜怒没有节制而引起疾病的,都会对五脏造成损伤,五脏属阴,这就是所说的病起于阴。阴冷潮湿会在人体下部发虚的时候轻易地进行侵袭,这就是所说的病起于下。风雨寒暑易于乘虚对人体上部进行侵害,这就是所说的病起于上。这是依据邪气的致病特点划分的三个部分。而由于邪气对人体的侵害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就更为复杂,无法计数了。

黄帝说:我当然说不明白这些变化无常的病情,因此才向你请教,希望可以完全搞清楚其中的原理。

岐伯说:风雨寒暑等邪气,如果不是碰到身体发虚的情况,通常是无法对人体进行侵袭而致病的。突然碰到疾风暴雨而没有生病者,是因为他的身体强健而不虚弱,所以邪气通常无法独自让人生病。冈此,首先是身体发虚,然后又被贼风邪气侵害,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才会致人患病。通常来说,在实际生活中,若身体健壮,肌肉坚实,四季气候也处于正常状态,人就不会轻易得病。决定疾病产生的因素,在于四季气候是不是正常,以及身体素质是不是强健,也就是说,人体内正气缺乏而邪气旺盛,就会导致产生疾病。邪气一般以其不同的性质为依据对人体的一定部位进行侵袭,然后再依据不同的发病部位确定其名称。从纵向角度来说,人体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从横向角度来说,人体可分为表、里和半表半里三个部分。

因此虚邪贼风在对人体进行侵害时,是以最外层的皮肤作为开端的,如果皮肤无法做到收固致密就会导致腠理开泄,邪气就会抓住机会钻过毛孔进入人体,如果侵害渐渐加深,通常会引起恶寒颤抖、毫毛直竖的现象,皮肤也会感到被紧紧束缚般的疼痛。

如果不将滞留下来的邪气除去,它就会逐渐传到脉络,当脉络中有邪气渗入的时候,肌肉就会产生疼痛感,疼痛时而发作、时而停止,络脉中的邪气会向经脉传播。如果不能将病邪祛除而让它在经脉中停留下来,就会时常发生瞬间的颤抖和惊悸。

滞留下来的邪气部分散开的话,会进入输脉并潜伏下来。当输脉中出现邪气时,会损伤到足太阳经的六经腧穴,并堵塞六经之气的传输路径,使其无法传到四肢,从而使四肢关节产生疼痛感,腰脊也会感到强烈的疼痛不适。

如果不祛除滞留下来的邪气,它会进入到人脊内的冲脉中,冲脉受到损害,会导致人体体重身痛。如邪气滞留而又无法祛除,会更进一步深入到肠胃,并在那里隐藏起来:肠胃中出现邪气后,会产生肠鸣腹胀等症状。寒邪旺盛,则腹泻、完谷不化;热邪旺盛,则湿热下利或者大便糜烂,肛门也会有炽热的感觉。

假如无法将滞留下来的邪气除去,那么位于肠胃之外、半表半里间的募原也会被邪气渗入,血脉中也会有邪气停留下来,邪气和血气就会彼此发生凝结,时间过长就会结成积块。总之,邪气侵入人体后,它要么在小的孙络留下来,要么在络脉中留下来,要么在经脉中留下来,要么在输脉中留下来,要么在伏冲之脉中留下来,要么在脊膂之筋中留下来,要么在肠胃外的募原滞留下来,向上与缓筋相连,各个人体组织因为邪气的渗入、蔓延、泛滥而出现的类型不一的疾病,很难用语言说完。

黄帝说:我希望你可以给我说一下它从开始到结束的原因和内在变化的原理。袭。主宰心包络的经脉是手厥阴心包经,因而只有手少阴心经没有腧穴。

黄帝问:只有手少阴心经没有腧穴,莫非它就对病邪没有感觉吗?

岐伯回答说:脏腑各自都有自己的经脉,脏位于内部,经脉在外部运行,心脏坚固不会受到邪气的侵害,在外运行的经脉则会因为被邪气侵袭而致病。因此,当心经有病时,可以对本经在掌后锐骨之端的神门穴进行针刺治疗。其他经脉的出入屈折、运行的快慢,都类似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情况,因此各个经脉生病时,都能取本经的腧穴治疗。治疗过程中,调治要依据各经经气虚实缓急的情况分别进行。唯有如此,才可以祛除邪气,加固真气,这是与自然规律相符的治法。

黄帝问:针刺治疗又该如何进行呢?

岐伯回答说:首先应该将十二经脉的起止、皮肤的寒热以及脉象的盛衰滑涩等情况弄明白,然后再对是否采用针刺治疗法作出决定。如果脉滑而有力,则说明病势正在蔓延。脉细而无力,表明病时较长精气发虚。脉大而发涩,则说明是气血阻塞的痛痹。如果内外都受到损伤,气血都已衰竭,寸口脉和人迎脉在气势上有着基本相同的表现,则说明病较为难治,不适合针刺了。只要胸腹和四肢发热的情况还在继续,说明病邪还未退去,治疗还得继续;热度退去,说明已消散了邪气,病慢慢治愈了。同时,对尺肤肌肉的坚实和脆弱,皮肤的滑涩和寒温、燥湿等情况进行诊视、察验,以及对两目的五色进行观察,能辨别出五脏的病变,对疾病的预后作出判断。对血络表现出的不同色泽进行观察,就可以推断是否是寒热、痛痹等症。

黄帝说:关于针刺治疗的操作方法和穴位的选取,我对它内在的含义还无法进行详尽地了解。

岐伯说:持针的规律,首要的是摆正态度,心情平静,专心致志,将疾病的虚实察看清楚,然后对所采用的缓、急、补、泻的手法进行确定。用左手将骨骼肌肉的位置标示出来,右手按照穴位进针。进针过程中,力度要适当,不要太猛,防止肌肉裹住针导致出现弯针、滞针的不良后果。运用泻法时,针体必须垂直才可下针。运用补法时,必须用手对针孑L进行按压,让其闭合,方可出针。针刺时还应注意对提、插、捻、转等辅助行针方法的运用,以对正气予以导引,祛除邪气,这样真气当然就牢牢守在体内了。

黄帝问:如何进行针刺能将皮肤拉展而使腠理开泄呢?

岐伯回答说:用手对分肉间的穴位进行按压,不要离开,通过穴位的皮肤进针,用力时力度要轻,针要缓缓地垂立进行,这种针法刺皮对肉不会造成伤害,既不会弄乱神气,又可以实现开泄腠理、祛除病邪的目的。

黄帝问岐伯道:气血常常流注到人体的肘窝、腋窝、髀窝、胴窝这八个地方,它们被叫做“八虚”,通过它们分别可以对什么样的疾病进行诊察呢?

岐伯回答说:可以对五脏的病变进行诊察。

黄帝问:怎样诊察呢?

岐伯回答说:肺与心受到病邪的侵袭,可顺着它的经脉注入到两肘窝:肝受到了邪气的侵袭,能同经脉一起注入到两腋窝处。脾受到病邪的侵害,能和经脉一同流入髀窝。肾被邪气渗入,会和经脉一同流人位于两侧的腘窝部。这八虚所处的位置均是负责四肢关节屈伸的核心部位,真气和血络的通行、会聚也在这里进行。所以这些部位容不得一点邪气、恶血在此停留。如果滞留下邪气恶血,就会对经络筋骨造成损伤,肢体关节会因此不能自如屈伸,从而形成拘挛的症状。


  (https://www.shubada.com/68238/1860972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