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北马南茅:张九炎全占了 > 第125章 灰家报恩(一)

第125章 灰家报恩(一)


这老两口,丈夫的名字叫作于拥军,妻子名叫邹艳辉,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真是简单到让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羡慕啊。

于拥军从小的志愿就是投身军营,保家卫国,于是在他十八岁的那年参军到了部队,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生活中,他认识了邹艳辉的弟弟,邹艳星。

所有参军的青年,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地方小青年到一名合格的军人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是十分艰苦的。邹艳星的年龄要小些,所以他在刚到部队的时候,特别不适应,还经常悄悄地在背地里抹眼泪。

于拥军发现他这个状况之后,就对他特别照顾,虽然他也不比邹艳星大多少,但农村出来的孩子,总是比城镇的要更能吃苦一些,也更成熟一些。

于拥军除了帮他纠正一些队列动作的标准外,还帮他整理豆腐块被子的几个角,陪他聊天,缓解他的思乡之情……也正是在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于拥军知道了关于邹艳星的姐姐,邹艳辉。

邹艳辉他们一家,虽说是城镇上的人,但因特殊的时代背景,家境也算不上好。她是家里的小女儿,她弟弟是家里的小儿子,两个的关系也更亲近些。家里其他人不敢说邹艳星的,她敢;其他人要让着邹艳星的,她不;总之一物降一物,邹艳星还就服他这个姐姐的这个性格。

“我姐可好了。”邹艳星对于拥军说。

“有多好?”

“跟仙女一样好。”

“傻小子,你见过仙女吗就跟仙女一样好,你就夸张吧你。”于拥军揉了揉邹艳星的脑袋。

在于拥军当兵第四年的时候,他休完探亲假要回部队之前,到邹艳星家里帮他带东西的时候,看到了他的姐姐邹艳辉,他立刻就相信这傻小子说的话是一点都没有夸张了。

邹艳辉扎着两条辫子,圆乎乎的脸蛋儿,笑眯眯地把包好的一包东西递到他手里告诉他这是给她弟弟邹艳星的。还没等他有反应,又直接塞了包差不多大小的包袱在他怀里,说这是谢谢他帮忙带东西,给他的。

于拥军表示带东西给艳星是顺便的事,再说解放军有规定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这怎么行,说着又把包袱推了回去。

邹艳辉看着这个认真到脸都红了的青年战士,噗呲一笑,又把这包东西给推了回来,抓起他的手给他塞在怀里。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于拥军脸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说话都结巴了:“不……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不是群众针线,这是来自战士家里人的关心,好啦。一路顺利啊。”邹艳辉对着他挥了挥手。

于拥军直到出了门,上了汽车又上了火车,已经回到了部队,再过了三个月,还一直觉得自己手上残留着邹艳辉伸手那一触的温度……说到这里,老两口又是相视一笑,邹艳辉很自然地抬手搭了搭于拥军的手。

看得出来,邹阿姨当年在于叔叔手上那一触的温度,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后来于拥军经邹艳星牵线,和邹艳辉走到了一起。他第一次去人家里的时候,这憨厚老实的于叔叔给邹阿姨家里买了一大捆甘蔗。

听到这里我哈哈笑了起来:“于叔叔您怎么想的啊?第一次去别人家居然买一大捆甘蔗。一人发一根拿着,那画面不整得跟丐帮开大会一样了嘛。”

“是啊,他一直都是这么傻乎乎的。”邹阿姨看着自己老伴笑得开心。

“哪能是我傻乎乎的。小姑娘你不知道,那天我去他们家,刚进门就看见她的两个侄女侄子在抢一小截甘蔗。我想起来正好在我去她家的路上就看到有卖甘蔗的,于是干脆又回去给全买了下来。一大捆,一人一根,老少都有,还有剩余,免得他们抢嘛。”于叔叔挠挠脑袋,也笑得开心。

“于叔叔您这不是傻,是大智若愚。这下邹阿姨的家人对您印象特别的好吧?”

“还真是,我妈妈在世的时候说过‘本分,本分,总占一分’,他为人憨厚,做事积极,我家里人都很喜欢他,可见为人老实本分也是一种福气。”邹阿姨笑着看了看于叔叔,于叔叔也笑着附和,脸有些红。

“傻人有傻福嘛。”我说完这句话,张九炎无语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意思分明就是在说“够了啊,注意礼貌。”

然后邹艳辉和于拥军就顺理成章地结婚啦。那个年代通信没有现在发达,有座机的地方都很少,更别说手机网络的什么的了。通讯全靠写信,书信,就成为了远距离连接彼此心灵的纽带。

当一个人费心尽力地写下自己的思念和寄托,装进信封,贴上邮票,然后郑重地将其投入邮筒,这封信便开始了它的旅程,或许要跨越崇山峻岭,或许要穿越广阔平原,要经过无数的驿站和转手,才能最终到达收信人的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写信人和收信人都要经历一段焦急却又充满期待的等待,这份等待可能要花费几天、几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正是因为这份来之不易的沟通方式,让每一封到达的信件都显得格外珍贵,每一次书信的往来都蕴含着他们彼此深深的情感和沉甸甸的意义。

听到这里我有些出神,遥想那个年代通信的不易,再对比我们现在联络的便捷。现在拨个号码就能连通万里之外,现在的信息容量可以存纳成千上万条短信,现在的微信一个视频电话就能看到彼此的脸……可是往往拿起手机的时候,却不知道要打给谁;信息除了每个月的套餐播报和系统验证消息,也没有曾经你来我往还生怕容量不够的沟通乐趣;就连微信朋友圈,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关闭或者三天可见。

现在的发达对于曾经的不便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但现在的人却越来越封闭自己,到底现在对比过去,少了的是什么?变了的是什么呢?我心里默默想着。


  (https://www.shubada.com/67963/18717933.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