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大明:终究变成了大宋的模样
【实际上在“大凌河之战”之前,皇太极也使用过围点打援。
例如在“己巳之变”中,后金军队在遵化城外击杀赵率教,永平城外击杀刘兴祚,都是非常成功的战例。
只不过这些围点打援仅仅停留在局部小规模的战斗层面,而真正将围点打援上升到大的战略层面的还是 “大凌河之战”,特别是期间的“长山之战”。
“长山之战”中,明军调集了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增援部队,可依然被打得全军覆没,皇太极在达成消耗明军有生力量的同时,也在招降大凌河城官兵的过程中占据了巨大的心理优势,可谓是收获颇丰,充分达成了其战略目的。
而“长山之战”,也就此成为了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并在此后皇太极对明朝甚至于对朝鲜的战争中,被广泛加以借鉴与效仿使用。
九年之后的清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皇太极再度指挥了一场围城打援的经典战例,这便是明清之间最为惨烈,同时也是“关乎生死”的“松锦之战”。
纵观“松锦之战”的整个过程,可谓就是“大凌河之战”的翻版。皇太极先是将祖大寿驻守的锦州城团团包围,迫使崇祯皇帝急令蓟辽督师洪承畴统兵前来救援。
经过一年多的调兵遣将,皇太极将洪承畴围困于松山,最终全歼了明军,并且俘获了洪承畴本人。
“松锦之战”,是皇太极一生军事生涯中最精彩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军事史上围城打援的范例,而“大凌河之战”,尤其是其中的“长山之战”无疑为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并且使得皇太极再一次取得了战略上的巨大收获与胜利。
说完了清军获胜的原因后,我们再来说一下明军为何会失败。】
“大明输给了一个能统兵且贤能的异族皇帝,虽然咱心里不爽,但不能不承认这女真人确实有几分本事的。”
朱棣只针对皇太极的军事能力评价道。
“大明会失败还能有什么原因?”
【我们摘自了一位朋友的评论:
“明军因为吃空饷没多少人,孙承宗号称十一万,实际上王在晋点验后算上老弱也就八万,里面骑兵最多一万多,可见这次拼凑出动的明军,怎么也不会有四万多,而且明军大凌河之败,在于左右翼一触即溃 ,明显吃空饷用力过猛,打仗不在行。”
可以说这样解释也对,明末时期本来由张居正改革复兴起来的国力,在万历这个昏君三十年不上朝和废掉了全部新政的前提下,明朝早就彻底败落了下去。
再也没有嘉靖、隆庆、万历十年前的虽然帝国中衰,但仍是余威深重的猛虎。】
“什么皇帝能三十年不上朝?”朱棣头都大了。
他原以为这个万历皇帝只是个背弃老师的蠢货,现在发现了,好家伙,不止蠢,他还三十年不上朝。
这是什么概念?这足以称得上是千古昏君啊!哪怕是大家都在唾骂的昏君宋徽宗,人家也知道上朝处理政务啊!
此时的朱棣表情就是一个/微笑/。
主打一个沉默。
【明崇祯四年八月,在关外辽东,明朝和后金之间展开了一次会战,史称“大凌河之战”。
我们下面根据明史和明实录来解释一下大明为何失败的一点也不可惜。
这次会战的起因是明朝要重筑大凌河城,以屏蔽锦州,后金当然不干,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来搞拆迁。
此前袁崇焕就曾两次试图重筑大凌河城,但均被后金军队破坏,这次也不例外。
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的最终结果是明军惨败,战败的原因中有一项是采用了不当的战术,本文就聊聊这个事。
明军负责修筑大凌河城的主将是祖大寿,还有巡抚丘禾嘉(跟祖大寿不和,孙承宗建议把他调走,圣旨已下,但接替他的人暂时没到)监督配合。
根据《明史·丘禾嘉传》中的记载,本来,城中有士兵近三万人,其中包括祖大寿直属的精兵四千,负责修筑城池的班兵一万四千,以及负责保护筑城顺利进行的石砫土兵一万。
但在后金军队袭来之前,明朝内部的一次政治斗争,导致这近三万士兵离开了一半。
当时,丘禾嘉在朝中的后台梁廷栋,曾在袁崇焕被抓后担任蓟辽督师,随后入朝任兵部尚书,一力主张修筑大凌河城。
这个后台他被罢免了,明朝又说不该修大凌河城,要追责。
丘禾嘉吓得赶紧撤了,还带走了一万石砫土兵,及班兵四千,《明史·丘禾嘉传》中记载:
“工垂成,廷栋罢去。廷议大凌荒远不当城,撤班军赴蓟,责抚镇矫举,令回奏。禾嘉惧,尽撤防兵,留班军万人,输粮万石济之。”
因此,当后金军袭来时,大凌河城中只有兵一万四千左右
其中还有商人、家眷等万余人,总共城中有三万余人。
故而可见其中万余士兵战斗力不高。
而后金军队的数量,各类史书中的记载有很多差异,满、蒙联军总计约三万。
显然,即使不计较明军和后金军的单兵战斗力的巨大差异,也是敌我力量悬殊。
祖大寿当然知道打不赢,在后金军队用壕沟合围大凌河城之前,他率部突围四次,均告失败,最后,只能在后金军队的壕沟围城中闭门待援。
大凌河城中的粮食不多,随时会被后金攻破,能否得救,就要看当时已经赶赴锦州的明军辽东统帅孙承宗的本事了。
而后金军队在皇太极的指挥下,把大凌河城用壕沟围住后,也开始围而不打,坐实了要围城打援。
大凌河城被围困十天后,明军开始动了,在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明军从锦州四次出兵救援大凌河城。】
“敌人都打上家门了,朝廷内还在党争政斗?”老朱头大了。
他原本创业的口号是:重开大宋天。
后来读书多了,自己也逐渐创业有了起色后,发现大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只是人们反抗蒙元而对前宋带了一层滤镜罢了,故而老朱自己呢开始逐渐的有点嫌弃大宋了。
你谁啊,别来蹭我啊!
然后老朱就特别的追崇唐朝,尤其是李世民,几乎是被朱元璋、朱标、朱棣父子三人视为偶像。
故而,熟读唐宋史书的老朱现在头大的原因就是,发现自己最嫌恶的事情发生在了他的身边:
“我大明怎么变成大宋的模样了?”
(https://www.shubada.com/67072/1779550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