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庇护所迁移卡
张石也不清楚大家的喜好,就简单的将新鲜蔬菜洗净,鲜肉切片,准备搞个火锅。
不多时,热气腾腾的火锅便被端了上来,各式各样的肉类、海鲜、菜品被依次摆在桌面。
赵峰性子急,自顾自的将一整盘的肉下了锅,吞咽着口水在桌边搓着手。
“大家自便吧,到我这不用客气。”
说罢,张石又取出了几罐珍藏许久的罐装可乐。
葛大龙和武晴算是比较内向的性子。此时,在火锅的热气熏陶下,也逐渐放开了性子,大口吃肉,偶尔聊起以前在现实世界中的事情,气氛还算热络。
几人算是这个分区求生者之中的佼佼者,并不缺食物和资源,难得的是这种朋友之间聚在一起的松弛感,让众人有种错觉,仿佛回到了那个安定的现实世界。
张石通过聊天得知,葛大龙祖上根正苗红,往上数三代那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算是精英阶层的大少爷。
他自己也够努力,选择跳出舒适圈,前往其他领域发展。正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葛大龙年纪轻轻的就成为一线城市某企业的管理层。
闲暇之余,他喜欢跑到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去露营。久而久之,他也积攒了不少荒野生存方面的知识。
也正是这些要素叠加起来,才能让他在穿越到荒野世界之后,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坚韧不拔品质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点运气,让他在上万求生者之中脱颖而出。
武晴的父母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父亲是医生,母亲在农科院工作,她硕士毕业后,就按部就班的在某省会城市实习。全民穿越前夕,她刚刚收到自己要转正的消息,可还没来得及高兴,所有人际关系就被强行洗牌,被投入到这个荒野世界自生自灭。
武晴很要强,作为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出现在危机四伏的荒野也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是学着平日里刷短视频学到的知识开始收集资源,升级庇护所。
武晴认为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依靠开宝箱和摘野果是行不通的,想要获取长期稳定的食物来源,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种植。
好在她完美的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既懂得医理知识,又懂得种植技术。在偶然获取了关键性道具之后,便在荒野世界种起药材,通过调配制成熏香,在上次的副本之行中大放异彩。
赵峰的家庭状况张石早就了解。
他父母都是商人,家境殷实。张石读的大学就在赵峰家所在的城市,每逢节假日,赵峰都会带着几个关系好的兄弟在市里玩乐。每次结账的时候,都是他抢着来,性格大气、不拘小节。
穿越过来之后,赵峰的运气不错,家门口就有一条小河,他更是开出了一个带品级的鱼竿,靠着渔猎混的风生水起。
……
酒足饭饱,主宾尽欢。
张石撤下餐具,四人开始商量正事。
葛大龙率先开口。
“我还是要再说一嘴,这次的副本是稀有级别,危险性会更大,如果大家没准备好,可以不急于一时,等大家沉淀一段日子在开启副本,也是一样。”
赵峰摇了摇头。
“风浪越大鱼越贵,上次探索副本已经过去了三天,大家的收获已经沉淀的差不多了,以咱们的实力,只要不主动作死,应该没什么大的危险。”
张石也是笑着附和道:“高风险高收益,这次副本是解密为主,可能没有那么凶险,大不了我们果断点,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直接放弃就好。”
武晴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而是专心致志的撸着皮皮,看着它一脸陶醉的表情,武晴感觉自己的心要被萌化了。
因为有了上一次副本的经验,几人又针对这次探索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直至深夜,四人约定好明天上午9点出发,这才各自传送回去。
张石送走几人之后,又在建造界面制作了一些用得上的道具这才休息。等到再一次睁开眼睛,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
严寒天灾的第五天,张石雷打不动的点击签到。
系统提示,恭喜你签到获得:
【庇护所迁移卡(绿)X1:一次性道具,使用后,可以将庇护所整体迁移到选定区域。】
“这系统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张石欣喜不已,最近正有搬家的念头,系统就给了这么一张迁移卡,能省去不少的麻烦。
今天约定了要探索副本,张石决定先将搬家的事情搁置。
用昨晚剩下的汤底煮上一锅面条,简单的吃上一顿,张石就抓紧时间忙活起日常工作。
经过这段时间的喂食,两只小鸡长势明显,看样子过不了多久就能成年。畜栏里的羊群也变得肥了起来,张石按捺住涮羊肉的冲动,决定还是等一等,直到羊群规模扩大,能稳定产奶之后再做决定。
大棚中的蔬菜终于迎来了一波丰收,张石的蔬菜库存又得到了大量扩充,西红柿、黄瓜、胡萝卜、青椒等等常见的蔬菜都在系统加持下同一天成熟。
小心的将成熟的果实收取,张石决定晚些再从果实中取些种子,实现真正的蔬菜自由。
张石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长舒了一口气。
“这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啊。”
张石之前通过启示录得知,下一场天灾是极热。现在看来,所谓的天灾也并不是一蹴而就,气候是随着系统给出的日期慢慢发生变化。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许多求生者都敏锐的察觉到了气温的升高,开始对下一次的天灾有了些许猜测,纷纷开始提前囤积食物和水,准备应对下一次的天灾。
这也使得食物的价格在交易市场进一步起飞。
张石并不缺少食物,加上冰箱冰柜的空间有限,便将一些不易于储存的食物出售。
张石想起自己手中还有两个地下室,看了外面已经开始慢慢消融的冰雪,动起了储存冰块的念头。
古代缺乏冷藏手段,都是冬天的时候在冰窖提前储备大量的冰块,用茅草和秸秆隔热,虽然损耗严重,但是好歹能留存下来一些撑到夏天到来。
“藏冰量和使用量大概是三比一,减去时间上的差异,就凭这两件地下室的空间,应该足够我撑过七天的极热天灾了。”
(https://www.shubada.com/66715/19276048.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