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开业准备(改)
第二天早上她起床时,陈淑云已经做好了早饭。
她给苏樱盛了一碗粥,又给她剥了一颗鸡蛋。
“我今天去我们的铺子看看,再打扫一下,等你周六日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开张吧。”
苏樱喝了一口粥,抬头见陈淑云这么着急,也不想打击她,开业就开业吧,过年如果开着,说不定还能给店铺拉些顾客。
“行,不过你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妈,咱得再招个人。”
“不用,我一个人就行,咱早上就是做些稀饭包子,我提前做,能忙得过来。”
苏樱无奈的看着她,也没再说什么,让她试两天就知道忙不过来了。
早上要做包子,中午还要炒菜,别说一个人了,就算是两个人都不一定能忙得过来。
但她知道陈淑云是舍不得花钱,只能让她先试试。
苏樱这几天实在太忙,所以陈淑云收拾铺子她也帮不上忙。
不过周三这天,医院来了一个熟悉的病人,张秀慧。
之前她的手术就是苏樱给做的,她这次是来复查的,看起来恢复的还不错。
苏樱看了一下片子,再看张秀慧的状态,点头道。
“挺好的,现在感觉怎么样?”
张秀慧看了看姐姐张秀英。
张秀英焦急的说道。
“苏医生,我妹妹偶尔还是感觉手会发麻,但是腿脚现在倒是挺利索的,就是手指有时候麻,您说她这个情况,会不会恶化?”
苏樱微皱了下眉头,又举起她的片子仔细看了看。
没什么特别的问题啊。
“从片子上看,你恢复的很好,但是手却有发麻的情况,你最近在做什么?”
张秀慧茫然,老实回答道。
“我没做什么,就是帮着姐姐织织毛衣,偶尔和她一起缠一下毛线。”
苏樱把她的手拉起来,手指摸过她的指腹,都能摸到轻微的凹陷。
无奈道。
“你手麻和你的病没什么关系,手麻是因为你长时间织毛衣,那个针顶指腹,你停了就好了。”
姐妹俩有些傻眼,张秀英愣愣的问道。
“和织毛衣有关系?可是为啥我没事呢?”
苏樱把她的手也拿起来看了下。
“你的手指上有老茧,一看就是平时干活儿的人,秀慧干活儿没你多,手上没茧,所以会觉得麻。”
张秀英半信半疑,但张秀慧却很相信苏樱。
苏医生治好了她的病,所以苏医生说她不是病复发,那肯定就不是。
苏樱示意张秀慧坐下,然后看着张秀英说道。
“你卖衣服的时候还在织毛衣?”
张秀英赶紧摆手解释道。
“苏医生,你别误会,我没有偷懒,你们每次进回来的衣服我都在认真卖,这不是我挣了些钱嘛,我就想着给秀慧织件毛衣穿,马上要过年了,可是却没想到,秀慧会手指不舒服。”
苏樱看着张秀英的手,心里也盘算着赶紧再盘一个铺子,作为服装铺子。
这大冬天的一直在外面摆摊可不行,张秀英就算很能干,但也怕冷了,大冬天的太遭罪了。
“大姐,我相信你,咱进回来的衣服那么多,秀慧喜欢哪件你让她挑就行了,不要自己织了,费时间又费人的。”
经过张秀慧手麻这件事,张秀英也真的不敢让她再自己织了,对苏樱说道。
“苏医生,我不会白拿你们的衣服,从我工资里扣吧。”
苏樱无奈的看着她笑了笑。
“秀英大姐,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这快过年了,我给你添置两身衣裳都是应该的,你的工资你就先攒着吧,等你攒够钱了,我们的服装摊子我可以让你入股。”
张秀英不懂入股是啥意思,一脸的茫然。
张秀慧却激动的一把握住了自己姐姐的手,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苏樱。
“苏医生,你……真的愿意带着我姐姐一起做?”
苏樱笑笑。
“你姐这么能干,况且现在摊子也是她一个人在忙,我和我家老顾也没时间管,大姐好好做,早点儿攒够钱就入股吧,到时候年底,或者月底分钱。”
苏樱的话让张秀慧心思活络起来,同时对她也非常感激。
她仰着头看着苏樱,眼睛泛着红。
“苏医生,谢谢,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要不是有你和姐夫,我和我姐现在不知道怎么样呢。”
张秀英很赞同秀慧的话,只是她还是没明白入股,分钱是啥意思,便小声问张秀慧。
张秀慧给她解释了一番,就是以后她不完全是个打工的,她也算店里的一个小老板,能分收益那种。
张秀英听罢激动的差点儿掉了眼泪。
抓着苏樱的手一个劲儿的保证以后肯定会更加卖力的干活儿,一定把咱的摊子卖出名堂来。
苏樱见她眼中满是期待与激情,心里也很高兴,这大姐大胆,能说,是做销售的好苗子,如果能给她更广阔的一片天地,说不定她以后会在这个遍地机遇的八零年代闯出一片天地呢。
“大姐,新一批的衣服马上就到了,这次的款式样式应该会多不少,是新年衣服,你要多费心了,到货我会过去和你一起理货,大概也就这两天。”
张秀英用力点着头。
“诶,我知道了,咱上次那批衣服也卖的好,那些毛衣卖没了还有人来问呢,我也看那个样子好看,所以才想着照着给秀慧也织一件,可是织出来的花样好像不太一样。”
苏樱道。
“大姐,咱进回来的那些毛衣都是机器织出来的,花纹比较繁琐,你不用织了,等这次的货到了,让秀慧挑两件吧,如果实在就喜欢那件毛衣的话,我联系一下厂家,让她们再发几件过来。”
张秀慧和张秀英赶紧摆手。
“不用,不用的苏医生,不用特别发,真的,那邮费也不少钱呢。”
看着姐妹俩谦逊的样子,苏樱心里是挺舒服的。
她愿意施恩,也愿意给她们好处,但前提是你要懂得感恩,如果因为给她看摊子就把自己当老板,不客气的自己取,或者认为苏樱给她们的都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人苏樱会和她分的很清楚,也不会给她什么机会。
但张秀英姐妹都是很不错的人,苏樱也愿意带着他们挣钱。
知道张秀慧没事,姐妹俩就走了。
她们在江城租了一间房子,这些天张秀英也挣了些钱,也用上了炭火,冬天倒是也没有往年那么难捱。
回到出租屋,张秀英一边生炉子,一边说道。
“秀慧,咱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姐现在觉得江城可好了,咱俩以后也买个自己的房子,姐肯定让你吃好住好了。”
张秀慧给铝壶里添了水,放到炉子上,然后又拿了抹布擦桌子。
土坯房一天就会落厚厚的一层灰,房子小,张秀慧习惯性的把它打扫的一尘不染。
“是啊,多亏遇到了苏医生,等过完年,我也去找个活儿干,咱俩一起挣,肯定能在江城挣个家。”
她说到这里,手里抹布一顿
“姐,刚才是不是苏医生提了一嘴她妈妈的那个饭馆也要开业了,你说我去饭馆帮忙行吗?”
张秀英把炉子生着了,火苗烧的旺,屋里很快就暖和了起来。
“这事以后再说,我得过去看看,苏医生那么忙,怕是陈家婶子一个人在忙呢,这两天这衣服也没到,我去她那边先帮帮忙。”
张秀英说着,便赶紧洗了个手,穿了自己那件洗的有点儿发白的棉袄就要走。
张秀慧也赶紧穿衣服跟上她。
“我也去。”
张秀英把她推回屋里。
“你病还没完全好,晚上老是出虚汗,苏医生说过你得好好养着,外头冷,你就在家里待着吧,我过去就行”
张秀英把她推回屋里,把门关上了。
张秀慧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看着炉子,心情依旧是激动的。
来江城之前她以为自己会死,姐姐几乎把家里能卖的全都卖了陪着她治病,后来在江城这边摆了个小摊,可是却根本不挣钱。
没想到,她的病真的能好,还能和姐姐一起挣钱。
张秀英到的时候,陈淑云正一个人在摆桌子呢,地面柜子都已经擦过好几遍了。
“婶子,我来帮你。”
看到是她,陈淑云也是一笑,没跟她客气,秀英这人勤快能干,陈淑云也很喜欢她。
苏樱还是和昨天一样的忙碌,下班回到家的时候,陈淑云已经回家了,并且做好了饭菜。
“妈,你都收拾好了?这么快?”
陈淑云丢给她半个玉米,又把一颗鸡蛋放到了她面前。
“秀英过去帮着我一起干的,她干活儿利索,我俩一下午就都干完了,樱樱,咱明天就能挂牌子了,后天就开业。”
牌子是早早就定好的,名字呢之前苏樱想了几个,顾景鸿想了几个。
陈淑云却觉得都太文艺了,反正她看不懂,最后大手一挥,直接就叫陈家小饭馆。
这名字接地气,也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苏樱觉得也不错,所以就定下了这个名字。
“妈,这开业的日子你算过了?”
陈淑云说到这个,就特别认真,笑眯眯的对苏樱说道。
“咱这楼里,胖婶儿家的一个舅老爷,能掐会算,给算了个日子,说是后天好,旺财。”
苏樱笑着点头。
“行,那咱就后天开业,不过既然要开业还是要做一下宣传,然后推出个优惠活动啥的。”
陈淑云不懂。
“宣传?咋做宣传?去大街上拉人吗?那样不行,我这店里还得忙呢,没时间去。”
苏樱想到要不印点儿传单去街上发一下,但是他们都没有时间,而且两天时间也太赶了。
“等我想想吧,不过我们开业第一天还是要推出一些优惠,先把饭馆儿的人气儿搞起来。”
陈淑云倒是觉得优惠也行,但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她还不太明白宣传的重要性,所以优惠她也只想着便宜个一两分钱,做个一天就行了。
吃过晚饭,苏樱坐在桌前,想着早点的优惠力度应该怎么样,午饭的优惠力度应该怎么样。
其实她觉得按照充卡的那种会更容易留住顾客,但是却又很有风险,一个弄不好,可能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毕竟在21世纪普遍的充卡会员制在八十年代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人们不一定能接受把自己兜里的钱用做充会员,而且这对小饭店也不适用。
大家会想,如果这小店开个几天开不下去了,那充进去的钱不是要不回来了。
苏樱手托着下巴,又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送东西比较好。
这年头鸡蛋太贵,吃早饭送鸡蛋显然送不起,不过送些豆浆小米粥倒是可以,另外也可以在咸菜上下点儿功夫。
炒菜的话,七八毛钱一份盖饭,这个没有优惠力度,因为如果再优惠的话,可能会不挣钱了,肉菜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
不管咋说,先把饭店的名字打出去,其他的之后再说。
睡觉前她又找陈淑云商量了一下,陈淑云没什么意见,但也觉得是不是太单调了些。
苏樱感觉也是,最后母女俩一咬牙,还是决定送鸡蛋了,吃面都给送半个鸡蛋,吃包子送小米粥或者豆浆。
敲定好了方案,苏樱已经实在困的不行了,也没洗漱,躺床上就睡着了。
陈淑云看着她眼睛下方那浅浅的青紫痕迹,有些心疼。
她抱着苏樱的头,把她往床里面移动了一下,然后去打来热水,拧了毛巾给她擦脸,擦脚。
苏樱其实也没睡的很熟,但她真的不想动。
反正是自己妈妈,她也就没起来,让妈妈照顾。
早上起床时,她的黑眼圈儿倒是好了很多,吃过早饭,她拿了昨晚写好的广告文案出了门。
现在能印这些的地方只有印刷厂和照相馆,但一般的照相馆也不行,只有极个别的照相馆有这样的机器。
中午下班之后,苏樱没来得及吃饭,就跑了几家照相馆,还真遇上一家能印的。
她花了两块八毛钱,印了一百多张,拿着广告单子,她看着街上来往的人,心里有点儿紧张。
说起来活了两辈子的人,她也没在街上发过传单。
(https://www.shubada.com/65238/19924663.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