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明末大寨主 > 第1281章 向大乾学习

第1281章 向大乾学习


第1281章  向大乾学习

因此乌力罕也是步步高升,如今的他已经是蒙古人的第四兵团军长,领中将衔。

至于你说为什么乌力罕的头衔为什么会是第四兵团军长、还有中将军衔,那自然是因为蒙古人学习大乾的后果。

就和当年统一战争时期,明军学习乾军建立新军,从战术到武器,再到其他细节全面抄袭一样,蒙古人也是持续关注,并学习大乾。

毕竟人类是非常聪明的生物,会向强者学习,蒙古人虽然是异族,但是他们也是人。

再者,这几十年来蒙古人有着一个强悍的首领,那就是林丹汗。

林丹汗能够统一草原,并且还打到东欧去,把基辅都给抢了下来充当首都,自然不是什么迂腐的人,他老早就是开始学习大乾的各项制度了。

当定都基辅后,这种学习更是达到了一个高超,林丹汗在东欧建立的金国,诸多政治制度基本是学习大乾王朝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各部、设立军机处,确定九品官制。

不过蒙古人还是有着自己的一些特殊政策的,比如说还有异族问题上,林丹汗的政策就显然不如大乾那么强硬了,大乾自己人够多,玩的是要土地不要人的那一套,哪怕是大乾国内其实也是有不少人保持反对意见的,而蒙古人就是明显温和的多,他们往往会主动接纳被征服地区的民众,以利用征服地区的人口资源,当兵、种田、放牧、做工等等。

要不然你以为蒙古人总数将近三十万的大军是怎么来的,他们蒙古人的总人口也就百来万而已,全民皆兵都搞不出来这么规模庞大的军队来。

这三十万人里头,半数其实都是被他们征服的民族里的青壮里招募而来,尤其是步兵和炮兵等兵种,普通士兵清一色的都是异族人。

只有骑兵,绝大部分才是蒙古人。

林丹汗带头学习,大部分蒙古人也是知道向强者学习,这种心态在河套战役失败,进而被迫西迁之后,就是彻底爆发了起来。

人家蒙古人为了学习造枪造炮,那可是敢潜入西北地区强行绑架工匠的。

而在诸多制度里,军事制度更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其中建立起来的大量枪炮部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同时,他们还效仿大乾陆军,建立了类似于军、师、旅、团、营、队的编制。

没办法,他们既然要学习建立枪炮部队,不学习大乾的编制也不行啊。因为新式武器的使用是需要编制搭配一起使用的,如此才能够执行相关的战术。

一开始他们还是用什么前后左右军、万户、千户之类的传统称呼,但是干脆是全盘抄袭了,学习了大乾开始用数字番号,再加上师旅团等,后来还加上了军衔制度。

可以说了,其实蒙古人是全球第二家建立起完善近代军队以及军衔制度的军队了,比当年的前明军队还要更彻底。

前明军队里以张岳的督标为例,虽然也学习了乾军的编制和战术,但是依旧有一定局限性,更加没有什么军衔,只有传统的品级,没办法,人家是文官领军,你给这些将领们一个军衔,人家将领自己也不答应啊。

他们好端端一个文官,你给他们一个军衔,把他们当武将,信不信人家分分钟造反。

当年的张岳督标,军官都是挂文官衔。然而多年后,蒙古人抄袭的更加彻底,他们全盘抄袭了大乾的军制,不管是编制还是军衔,通通都抄,连名字都不改。

甚至他们内部搞的教育,还不是蒙文教育,而是汉文教育

这种事听起来有些扯淡,但实际上很正常!

因为向强者学习,是很正常的。

后世二十世纪的时候,华夏还不是有人说要废除汉字,然后化成罗马拼音文字,这说到底还是一种不自信所导致的学习。

强者是什么样的,自己也要变成什么样的。

所以,现在蒙古人的军队里头,那些将领们也都是军长啊,师长,旅长,团长什么的。

大乾金国中将、第四兵团军长乌力罕驻防西域多年,对嘉峪关里的乾军不敢说了如指掌,但是还是非常熟悉的,当他得知嘉峪关出现了大量乾军的时候。一开始他还只是以为这是乾军每年例行的军事行动。

那些乾军每年都会出关一次,每次动静看似闹的也挺大的,但大多时候其实也就是武装游行,而且还是在无人地带里武装游行,在乌力罕看来,真他妈闲得蛋疼。

但是没几天,他从诸多汇总起来的情报却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这一次,嘉峪关里的乾军不正常!

里面囤积的兵力太多了,根据探子的报告,嘉峪关那边的兵力少说也有十万人以上了,而且里头还有大量的步炮等部队。

如果只是武装游行的话,乾军一般都是出动骑兵为主,步炮等部队不过是跟在后头维持补给线而已,但是现在,步炮部队的数量却是太多了。

嗅到了危险气息的乌力罕,迅速派出了众多部队前往嘉峪关一带侦查,还试图派出暗探潜入嘉峪关打探消息。

尽管太详细的情报还没有,但是乌力罕却是已经不准备等了,他迅速下令部队进行收缩,尤其是异族士兵所组成的步兵和炮兵等部队,撤回哈密城,同时派遣更多的侦骑部队收集信息。

并派出信使向后方的吐鲁番汇报情况,说是嘉峪关方向的乾军有所异动,希望吐鲁番方面早做准备。

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吐鲁番方向派出援军,因为没这个必要。

来的少了没什么用,来到多了哈密这边也养不起,西域的补给困难,不仅仅是对于大乾来说,对于蒙古人来说其实也是这样。

如果他们只是和以前一样游牧,一边放羊一边打仗的话,那么不愁什么,但是关键的是,他们现在是坚守某地啊。如果不派援军来,他们的弹药和粮食可以让他们坚守半年甚至更久,但是来了大量援军,兴许就是只能守一两个月了,而且哈密城其实也没多大,部队多了也是部署不了。

所以乌力罕并没有申请援军来,反正来了也没用。

更何况,他也知道后方是不可能给援军给他的,甚至都有可能下令让他撤出哈密呢。

因为蒙古人应对大乾的一大战略就是:主动战略撤退,拉长大乾人的补给线,同时派遣骑兵部队袭扰大乾人的补给线,时间一久了,不用蒙古人派遣主力部队迎战,大乾人自己就受不了退回去。

哈密到嘉峪关的几百公里的地带可以放弃,到了必须时候,其实哈密也是可以放弃的,蒙古人敢一口气推到吐鲁番去。

如果大乾人还是紧追不舍,他们还能继续后撤,退到中亚一带。蒙古人就不信,大乾人能够一直追过来!

如果他们真的敢追,那么蒙古人也不怕,到时候利用骑兵优势袭击他们的补给线,蒙古人有信心把追击而来的大乾军队饿死在西域。

所以,尽管发现了嘉峪关一带的大乾人不同寻常,但是乌力罕还是从容面对!

大不了就是带着军民一路向西狂奔。

但是过不了多久,等大乾人退去了,他就能够不费一兵一卒重新收复大量的西域地区。

但是乌力罕还不知道,这一次大乾陆军进军哈密等西域地区,就是没打算过撤回去!

为了解决补给问题,大乾甚至都是打算修筑一条简易的军用铁路了!

在铁路面前,困扰大乾十多年之久的补给问题,将不会是问题!

不过知道和不知道也没关系,反正乌力罕的应对措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能不打就不打,能跑就跑!

至于大乾人追不追,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蒙古人在西域地区的战略,在大乾人方面的将领看来是非常无赖的!

麻蛋,你蒙古人好歹也是能够横扫中亚东欧,现在还掀起了欧洲人恐慌的猛人啊,怎么在东线就这么猥琐呢。

十几年来,愣是不和我们大乾陆军打一仗大的!

每年竟是打一些几十人,几百人,多不过千把人的中小战斗,上万人的战役竟然是一次都没有过!

大乾陆军有时候都是深入几百公里,一路跑到了哈密城了,但是那些蒙古人竟然是一路都是躲着,哈密城也是闭紧城门,愣是不出来打仗。

这种感觉让大乾陆军方面的将领都是有了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如果可能的话,大乾陆军方面的诸多将领是希望蒙古人出来和自己堂堂正正的打一仗的,哪怕是给蒙古人让一只手什么的也是可以商量的。

但是蒙古人根本就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这一次西征,秦去疾等大乾陆军的高级将领,同样也是没有幻想过蒙古人会自己送上门来让自己打,而是准备老老实实的逐步推进,以建立长途补给线,掩护铁路施工工人以及部队内部的工程兵修筑西北铁路延长线为核心目标。

蒙古人不出来的话,他们就把铁路一路修到哈密,然后修到吐鲁番去,去了就占领,然后巩固防御,等夺取了这两个据点后,然后利用骑兵部队向中亚地区发起进攻。

如果说蒙古人不愿意放弃西域,准备和大乾陆军来一场硬碰硬,那么秦去疾做梦都能够笑醒!

基于大乾方面陆军的策略,所以虽然在嘉峪关已经是提前囤积了不少部队,甚至也是知道蒙古人那边肯定也是有所准备的了,但是秦去疾他们依旧没有着急着发起进攻。

而是继续等着,一边是训练部队,一边也是等待更多的补给抵达前线,同时更加重要的还是需要等待铁路总公司的工程队以及部队增援来的工程部队抵达。

为了修筑铁路,铁路总公司方面设计了简便的军用铁路,同时抽调了大量的技术骨干以及设备,但是他们却是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这年头的修铁路,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而甘肃一带,根本就没有太多人,平民的数量全省加起来也就七八十万人而已。

而当地的驻军数量就是达到了二十多万了。

所以军用铁路的修筑所需要的劳动力,一部分由铁路总公司从陕西等省份雇佣一批过来,数量大约是三万多人。

不是不想要调集更多人过来,而是西北铁路运力有限,维持二十几万大军和几万雇佣已经很不容易了。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经过协调后,铁路总公司只调三万人过来,剩下的劳动力缺口由军方解决。

怎么解决?

军方在西北有二十几万驻军呢!

战斗发起的时候,也不可能所有部队上前线的,实际上真正能够上前线和蒙古人作战的,顶多也就几万人,剩下的人基本都是用来维护补给线的,这些维护补给线的部队,没事干也是可以帮忙修筑铁路的嘛。

也就是说,为了修筑铁路,大乾方面将会动员三万雇工,军方还会动员大量兵力直接参与修路……

另外还有铁路总公司全从国各地抽调而来的技术人员大约两千多人,大批量的机械设备。充足的人员,将会是军方进军西域的有力支撑!

这么多人同时施工,铁路总公司方面很乐观的估计,在冬天来临之前,一定能够把铁路修筑到哈密城下。

这么多劳动力以及本来的十多万作战部队,所需要的补给,尤其是粮食这些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在以往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但是有了西北铁路之后,这些却是能够得到解决了。

为了向西北地区供应粮食,中原乃是江南和湖广、东北地区,都是有大量的粮食被搬上火车,然后通过铁路网运输到郑州这个铁路枢纽,然后继续向西运输到嘉峪关。

为了放下从全国各地运输来的众多物资,当地驻军修筑了大量的物资仓库,甚至因为仓库不够,甚至很多物资都是直接露天储存。如今的整个嘉峪关,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关隘,反而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

六月初三,准备多时的秦去疾也是正式下令部队开拔!

前期部队乃是第一骑兵兵团、第二骑兵兵团这两大骑兵主力!

这两个骑兵军乃是大乾陆军里仅有的两个骑兵军,也是大乾陆军里最为精锐的独立野战骑兵部队。

其中的第一骑兵兵团,辖有三个标准的骑兵师,另外辖有第五枪骑兵团,第二骑兵兵团同样辖有三个标准的骑兵师,另外辖有第七胸甲骑兵团。

上述两个骑兵兵团,虽然从兵力上来看,也就两万五千多人而已,但是他们辖有的战马数量却是达到了六万多匹,因为这些野战骑兵部队里,轻骑兵都是单骑双马,重骑兵都是单骑三马的。大乾陆军的各种装备、战术和编制一直都是持续革新的,但是步兵和炮兵部队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倒是骑兵部队经常变化。

从装备再到配属的战马,再到编制乃至战术,都是变化非常大的。

最后形成了目前比较复杂的大乾陆军骑兵部队!

大乾陆军里的骑兵部队,依旧是有着野战骑兵、师属骑兵。

其中的师属骑兵包括正规军师属骑兵团、预备役部队里的守备师骑兵营。

守备师骑兵营里不过一营三百多骑,配属单骑单马。

而步兵师里的师属骑兵团,标准是辖有八百骑,下设四个队,每队两百骑,其中主力部队里的师属骑兵团,一般配属双马,而二线部队里的就只有单马了。师属骑兵还比较简单,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轻骑兵,装备马刀、遂发手枪、遂发骑枪等装备,以侦查为主要作战任务,冲锋陷阵顶多只能算是次要任务。

而野战骑兵部队的话,其实是属于合成部队,因为他们还会辖有骑炮兵、骑兵辎重等部队,每一个骑兵师都是能够独立作战的。

一个标准的野战骑兵师,下设五团两营,包括四个骑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炮兵营。

这四个骑兵团里,通常来说都是配属三个标准的轻骑兵团,一个重骑兵团。

不过这只是简单的区分而已,因为不管是轻骑兵团还是重骑兵团,往往都是有很多种的。

轻骑兵团里骠骑兵团、还有轻骑枪团、轻火枪团。

重骑兵团里有全身板甲枪骑兵团、重型胸甲骑兵团、轻型胸甲骑兵团、轻型胸甲枪骑兵团等等。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近卫第一枪骑兵团,这是配属重型全身板甲,连战马也是会配属板甲,并且装备空心骑枪,是能够直接发起密集冲锋的重骑兵,也是大乾唯一一直配属全身重型板甲的骑兵部队。

因为骑兵的庞大负重,所以他们所乘骑的主力战马,都是清一色的句容马,句容马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是优点也同样明显,高大无比、负重能力强,短距冲刺能力爆表,同时他们还会额外配属两匹阿拉伯马充当辅助用马。

但是同样的,嫡属于第一骑兵兵团的第五枪骑兵团,他们也是和虎贲军的第一枪骑兵团名词差不多,似乎都是重型枪骑兵,但实际上他们只配属胸甲、也不使用空心骑枪,而是以马刀、遂发手枪为主要作战武器,使用的战马以阿拉伯马为主,西北马为辅,战术的话,主要事马刀冲锋为主。至于枪骑兵团这个番号,是因为当年他们是轻型枪骑兵,后来改成胸甲骑兵后,也是继续这么叫着。

还有嫡属于第二骑兵兵团的第七胸甲骑兵团,这倒是个正儿八经的胸甲骑兵,不过他们的胸甲要薄一些,只有中等厚度,并且更加注重于遂发手枪的应用。

此外还有一个名声同样比较大的第三火枪骑兵团,这个独立骑兵团的作战方式就是属于龙骑兵的那种,只不过只是在马背上开枪而已,每个骑兵的枪法都是相当精准。

大乾陆军的野战骑兵部队,基本上很难找到统一标准,因为甚至具体到每个骑兵团,都会因为其历史传统以及指挥官的倾向,偏向于不同的装备和战术,而骑兵部队的高层将领,也是不制止这种行为,实际上也制止不了。

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装备和编制都差不多,重骑兵部队基本都装备胸甲、马刀、遂发手枪,轻型骑兵基本也是配属马刀、骑火枪,不外乎就是喜欢喜欢用而已。

但是哪怕是没有统一标准,但是这两个骑兵军却是实打实的大乾陆军里的骑兵精华部队,六个骑兵师和,两个独立重骑兵团,基本上包括了大乾陆军里三分之一的常备野战骑兵部队。

而这一次,也将会是这一次西征的主力部队!


  (https://www.shubada.com/61445/47092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