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示威
“那本官岂不是成光杆司令了?”
张世康一听这话当即就瞥了一眼刑方俊道。
“嘿嘿,水至清,则无鱼嘛大人。”刑方俊十分热络的道。
“先将那些行过不法之事的记录拿给本官看。
然后带人将骆养性那些人的家给抄了,你掌刑名,当知道如何做。
效率要快,本官只等到天黑。”张世康下令道。
他不会只听这人的一面之辞,就真的将人全部罢免。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东林党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尽快把锦衣卫的领导班子重整,然后就是扩编。
那刑方俊得了令后,风风火火的就带着一波人出了衙门。
张世康等到天色将黑时,刑方俊果真如实完成了任务,并将查抄所得的十几万两银子,以及几大车各类细软拉到了衙门内。
此时,张世康也翻阅完了那些行过不法之事官员的卷宗,对在场的官员大概都有了了解。
他将自己认为做的比较过火的,诸如栽赃陷害、贪污纳贿的官员革职,对于只是犯过小错,但办事尚可的,则暂时留用。
处置完这些,锦衣卫衙门还在职的官员,只剩下一半。
但张世康也不气馁,正如他跟崇祯老哥说的那样,大明从不缺想当官的人。
他用查抄骆养性所得的银子,当即就结清了全体锦衣卫官员的欠俸。
很多时候,说再多都是虚的,只有银子是真实的。
趁着士气大振,张世康又道:
“你们当中,之前有行过不法之事的,本官既往不咎,但是从今往后,要恪尽职守。
如若本官再从刑镇抚使口中得知你们干坏事,莫怪本官不留情面。
该给你们的,本官绝不含糊,但本官需要你们,拿出你们的威风,将刀指向陛下的敌人。
时间紧迫,多的本官就不说了,这阵子都好生办事,本官会根据你们的表现予以提拔。
扩编之事,暂交由刑方俊负责,半个月时间,锦衣卫在京可用之人要达到六千。”
最后,张世康又提高音调道:
“诸位,大明朝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陛下信任本官,本官信任尔等。
本官期待与诸位一起,重塑锦衣卫雄风!”
说罢,张世康就离开了锦衣卫衙门。
在场的官员脸上都带着一丝兴奋,锦衣卫当年,即便是朝中的重臣见了,都要忌惮三分,谁人不憧憬那等光景呢。
刑方俊也很激动,即使其他官员都很不待见他,但刑方俊表示主不在乎。
张世康离开锦衣卫衙门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可他还是没回家。
他还有件事没做,乘着马车便赶向了曹变蛟所在的东城军营。
他觉得自己真就是个救火队员,一天赶好几个衙门。
待到了城防军驻地,曹变蛟正在与几个部下闲聊,但见张世康亲至,立即激动的前去行礼。
已经快两个月了,曹变蛟都以为张世康把他给忘了。
曹变蛟虽然是临洮总兵,但这几年一直都在关内各地来回奔走剿寇,值守城防这任务虽然安生,可却十分无聊,他都快淡出鸟了。
“曹总兵,有要事要交给你。”张世康也不废话,坐下后便直言道。
“大帅请下令,刀山火海,我老曹绝不皱眉。”一听这话,曹变蛟立即来了精神,嘴都咧到了脖子根。
他已经知道天子大封武将的事,对战事就更热切了。
“去重庆府,支援秦良玉。”
“卑职领命。”曹变蛟当即拱手,但随即又道:
“大帅当是担忧那左良玉吧?”
“哦?你对此人很了解?”张世康饶有兴致的道。
“嗐,卑职这几年剿寇,与这厮共过几次事,此人心眼不大,与那杨阁部倒是差不多。
不过却比杨嗣昌坏多了,经常放纵手下劫掠平民、奸淫妇女,还有杀良冒功的情况。
此人自打去年打了个大败仗后,便开始保存实力拥兵自重,如今战功没多少,兵力却足足有五万。
大帅若是准备提拔秦老将军,那左良玉自是不满的。”曹变蛟如实道。
朝廷不发饷,这厮就自己去劫掠,理由都不用找,一直以来朝廷内忧外患自顾不暇,也不想因此再逼反了左良玉,使得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这左良玉虽打着官军的名头,但其实跟流寇也不差什么了,还是一群合法的流寇,实在荒谬。
“所以本帅才命你前往支援,此番前去,本帅给你白银一百万,以资白杆兵扩军,具体事宜以秦将军为首,你听令便是。”张世康交代道。
“今日朝堂之事想来你也知道,或许不就,整个大明就会乱起来。
你记住,不论如何动乱,你和秦将军都只有一个任务,务必将流寇堵在四川。”
张世康说这话时格外慎重,如若被两个流寇头子逃出去,又正值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大帅放心,除非卑职与卑职的六千部下死绝,卑职断然不让一个流寇逃出四川。”
曹变蛟单膝跪地立下军令状。
……
半个月时间很快过去,这半个月,整个京城的气氛都很诡异。
京城乃至顺天府内贴满了京营、东厂、锦衣卫征兵的布告。
朝廷里,几乎每日都有京官请辞,当朝天子竟全部准奏,但却不允许这些官员离京。
半个月的时间内,至少有四五百京官离任,这导致不少衙门官职空缺。
崇祯皇帝一面提拔官员,一面下诏召回最近几年因各种原因离任的旧员。
饶是如此,各衙门的空缺情况短时间仍旧不能解决。
十天前,在蔡国用、李邦华、倪元璐等新任阁臣的加班加点之下,历经数次争辩、修改,在张世康跟崇祯皇帝讨论的基础上,新的工税、商税政策终于敲定。
根据新的国策,户部也因此被迫张贴布告招募落榜生员,户部需要更多的人手参与税务核实。
而在这个识字率很低的年代,懂数术的本就不多,唯有生员勉强可以胜任。
可户部的招募布告贴出去许久,却并未有多少人前去应征,户部尚书蔡国用因此愁的睡不着觉。
他严重怀疑是郑三俊等人在背后指使,这些人在士绅阶层的影响力颇大,他早有耳闻。
税制改革的诏令刚一下发,街头巷尾便因此议论纷纷,京城内的商贾自是义愤填膺。
一开始,普通百姓倒是没受什么影响,可直到三天前,京城大部分商户仿佛约定好了似的,集体涨价。
涨价范围全面覆盖了关乎普通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等常用生活物资,更有甚者,涨价幅度甚至超过商税征收所得。
张世康立即知道,是那群人在背后捣的鬼。
这是东林党人在向他示威。
……
(https://www.shubada.com/61431/476993.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