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帝国金主 > 第七十六章御酒和赏赐

第七十六章御酒和赏赐


第七十六章御酒和赏赐

元祐帝看了赵悦一眼,沉思了一下,道:“四种酒,朕都有品尝过了。四种酒水,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第一种酒,味辛辣却不是清香,回味悠长,就叫做香泉酒。第二种,烈而如火,柔绵悠长,就叫天醇酒。第三种酒,辛辣而劲力十足,宛如刀子,叫做烧酒吧。至于第四种,一杯下去,人都会飘然欲仙了,叫做先仙露酒吧。”

听着元祐帝的点评和起名,周围百官都忍不住恭贺起来,就连赵悦,也觉得这元祐帝起的名字,还真是不错,所以连忙给元祐帝道谢。

元祐帝挥了挥手,随后问道身边的户部尚书文彦博,问道:“文爱卿,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我朝酒水贩卖,都要有官府许可的吧?”站在一边的文彦博连忙躬身道:“回皇上,的确如此。”

元祐帝点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题,问道:“对了,我朝酒税现在是多少了?”

文彦博有些跟不上元祐帝的跳跃思维,好在这些数据,作为户部尚书,他都是很清楚的。

大周朝的赋税收入基本上都是来源几大块,即田税、丁税、商税、市舶司、盐税、酒税等等几大赋税。这里面,酒税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块赋税收入。

他微微躬身道:“回皇上,去年我朝酒税收入,大概为五百五十万贯。”

听到这数据,元祐帝只是哦了一下。大周朝去年的赋税收入,大概是六千万贯左右,酒税就占了差不多十分之一,还真让元祐帝有些小小意外。他之前还真没有关心自己的赋税收入的具体明细,现在听到酒税居然有那么多,可真是意外。“酒税,有那么多?”元祐帝沉默了一下,才反问道。

文彦博不知道今天皇帝为什么会关心这事情来,只能如实相告,道:“皇上,我朝征税比例大约在十五税一这样,但酒水征收比例为十税三。我大周百姓嗜好酒水,每年买卖的酒水都节节升高,因此这酒税自然就不少了。”

就算文彦博不说,元祐帝也明白了。大周朝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大多数人都嗜酒。百年的陈平,大周朝的富足,也造就了酒水买卖的不断高涨。

更何况酒税征收比例如此高,这酒税收入高,也就不奇怪了。就算征收如此高的酒税,但酒水的利润,依然让很多豪门大族都想要在背后参一脚。

元祐帝随后看着赵悦,问道:“赵悦,你这酿造出那么多酒,是不是也想要捣鼓酒水的买卖啊?”赵悦可不敢说自己一开始就想要买卖酒水,只能低声模糊回答道:“回皇上,草民一开始酿造酒水,只是想要给自己解渴。”

元祐帝对赵悦这回答,笑了笑,一股帝王之气尽显,道:“如此美酒,岂能朕一人独享?朕准许你售卖,回头去开封府备个案。有什么好酒,尽管酿出来!朕要让我大周百姓,都喝上这美酒。”

这便是大周朝的魅力之处。这时代的大周朝,如宋一般,对于商业似乎并不排斥,反而开始提倡商业化。而且皇家对于美好的事物,也从未想过要独享。在这讲究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皇帝似乎并不在乎美好的事物与人分享。

听着这话,周围的百官都再次齐声高贺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算是赵悦,听着元祐帝的话,人都有些呆滞。他此刻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难道,这就是真正的大周吗?想到这里,赵悦在心中补充了一句,如果这就是大周,我爱死了这朝代。

还没等到赵悦高兴,元祐帝又开口了,道:“赵悦,你捣鼓的我大周皇家彩票,凑集资金,赈济灾民,数万百姓因你而活,朕都未曾赏赐过你,你可有怨言?”

这话,顿时让大殿里的众人明白自己为什么感觉赵悦这名字耳熟了。原来这人就是那操弄大周皇家功德彩票,让大周皇家功德播撒大地,转手之间,就弄来数万贯钱救活数万百姓的赵悦啊。

瞬间,大殿里的众人呼吸都屏住了,认真打量着赵悦,等待着赵悦的回答。

赵悦也没想到元祐帝忽然提起这事儿,他有些手足无措,好在他反应够快,连忙躬身道:“皇上,草民并没有做什么,一切都是皇家恩德。”

元祐帝摆摆手,扫视了大殿,露出一抹嘲笑道:“呵呵,皇家恩德?你做了朝廷都做不了的事情,朕这恩德,不要也罢。”

大殿里的百官,听到元祐帝这话,人人都露出羞愧神色。偌大的朝廷,居然拿不出足够的银钱赈济灾民,这要是传出去,可真是丢人到家了。

赵悦听着这话,心里却是叫苦不堪了。尼玛,皇帝这话,这不是明显给自己拉仇恨吗?

朝廷百官诸公做不了的事情,自己现在做了,这不就说朝廷百官的无能?自己可不愿意成为这朝廷百官敌对的对象啊。

好在元祐帝似乎不在这问题想闲扯,问了一句:“赵悦,可曾参加进学?参加过科举考试有功名?”

这话,就问到赵悦的痛处了。大周朝文人士大夫地位极高,甚至成为有功名的人后,都不用缴纳田税。这是文人最好的时代,对赵悦来说,那就不那么美好了。他露出羞愧神色,道:“家中曾请过先生,但还未参加过科举考试。”

元祐帝哦了一下,问了身边的礼部尚书,道:“明年是不是要开科举考试?”

一边的礼部尚书连忙点头道:“回皇上,后年才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大试。明年举办的是十年一次的制举考试,皇上秋前已经下诏,明春就会举办。”

大周朝入仕”(即开始作官)资格的取得,有三个主要途径,即科举(包括进士、诸科及武举为常选)、制举(特举)和荫补。

科举不用说了,就是真正参加考试选拔。至于“制举”又称制科,习称大科或贤良。制科非常选,必待皇帝下诏才举行。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

制举一般是御试,即殿试,内容要求更严(试策一道,三千字以上,当日完成),考试成绩分五等,上二等向来不授人,第三等与进士科第一名相当。有官人均升转或蒙拔擢。制科非常选,但它给士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入仕机会。

至于荫补,便是一种照顾高级官吏子弟的制度。当然,明年举行的,是制举考试。

元祐帝哦了一下,看了赵悦一眼,道:“赵悦,这样吧,明年你能参加制举考试,只要考试通过,朕就赐你官身。”

听到这里,在场百官再次看着赵悦的神情,就有些不一样了。


  (https://www.shubada.com/61099/70341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