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 第113章 提前半天完成任务

第113章 提前半天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真是“拼了”。

所有人都热情高涨,以最大的激情,投入到这项“千秋功业”中去。

工作到第二天,数理组的老师们就开始庆幸。

他们这两个组有刘组长,真是太好了。

刘弘毅没有搭理基础知识那一块,那不用他操心。数学组和物理组,集中了楚州一中和其他学校最优秀的老师,他们有完整的备课资料,可以轻轻松松把重点圈出来。

刘弘毅贡献的,是自己的高考经验。

毕竟目前整个国家,也就他一个人“参加过”77年的高考。

老师们的经验,都来自于十年前。

高考是从1966年停止的。

而且还很难找到完整的十年前高考试卷。国家肯定有,但楚州没有“收藏”。只能让参加过历年高考的人,凭记忆一点点地写。

还不保真。

因为记忆是会出现偏差的。

刘弘毅主要负责应用题这一块。

他也没办法记得所有的数学物理试题,但大方向还是记得的。

刘弘毅虽然没打算完全打开“超级作弊器”,可是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还是会不知不觉间受到记忆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带着一定的针对性。

所以他编写的应用题教材,是最系统化的。

这还不是最重点。

最重点是他所有的解题方式都是经过优化的,是后世五十年的进步和结晶。

这样的“作弊”,刘弘毅认为很有必要。

因为靠他一个人去推广这些优化模式,明显力不从心。

只有变成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科学思维的创新和传递。或许未来世界的大科学家,就隐藏在今后这几年的考生之中。

楚州地区开了这样的先例,刘弘毅可以肯定,今年冬天的高考过后,楚州地区如果成绩突出的话,他们编纂的教材,一定会流传开来。

因为第二次高考,就在1978年的七月份,和第一次高考,相差只有半年。

以目前这个社会的信息传递速度和物流速度来看,明年一样会缺高考的补习资料,尤其是高质量的补习资料,更是奇缺无比。

大了不敢说,这些资料至少会在整个静江省内“爆火”好几年。

加上刘弘毅年轻,精力充沛,记忆力超强,他一个人的工作量,抵得上好几个资深教师。

在亲眼见识到刘弘毅编写的教材之后,不管原先对他是真服气还是假服气的那些老师,都真的服气了!

关键刘弘毅还抽时间去指点了一下政治组,语文组和外语组的编纂工作。

特别是外语组。

现阶段,好的外语老师太缺乏了。

可以毫不谦虚地说,目前在楚州地区,外语水平最高的,应该就是刘弘毅。

得亏谭德喜老师不在这里。

老谭头要在,一定揪住刘弘毅:楚州一中那个教你英语的老师呢?你给我交出来!

说,你这个M87星云的咸蛋超人,为什么要来太阳系?

刘弘毅唯一能忍住没“泄露”的大题目,就是作文题。

1977年高考,静江省语文试卷作文题目:心中有话向党说!

这个题目要是泄露了,那就真的改变历史啦。

命题组非得把作文题目给改了,让你这个“挂逼”挂个寂寞!

反倒会浪费考生的时间。

还是让大家临场发挥吧。

这个作文题,你放进政治考卷里都没一点问题。

肖亚文放心不下儿子,从第三天起,每天都做好饭菜给他送过来。对于肖亚文来说,刘弘毅现在不仅仅是她儿子,还是国家的宝贵人才,绝对不能给饿着。

这年头的人,家国情怀那真是没说的。

肖亚文有时候一个人来送饭,有时候艾小雨陪着她一起来。

“小雨,怎么不抓紧时间复习?”

见到艾小雨,刘弘毅笑着问道。

现在的艾小雨,装扮相比起从前,要稍微洋气了些许。

外边是一件浅灰色的女式小翻领列宁装,里边同样是一件小翻领的碎花月白色衬衣,头发剪短了些,梳成两条又粗又黑的麻花辫,脚上是一双黑绒面的布鞋。

整个人都显得更有生气,也更加明艳动人。

肖亚文立马打断他:“你还说,这人怎么能一天到晚坐着看书不动呢?身体怎么吃得消?要不是我拉着她过来,她一天都抱着本书在看……我现在啊,既要操心你,还要操心她……”

艾小雨便嘻嘻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自己的脚尖。

刘弘毅便讨好地说道:“妈,你最辛苦了。”

“那是……”

“你吃完饭,陪着小雨在校园里走动走动,不能少于半个小时,明白了吗?”

肖亚文把出了“准婆婆”的威风,不由分说就给他们布置任务。

刘弘毅“啪”地打了个立正:“是,首长!”

逗得艾小雨咯咯地笑。

至于刘弘毅和艾小雨公然在楚州一中出双入对合不合适,肖亚文才不管。

有人爱嚼舌头,尽管嚼去。

肖亚文巴不得。

现在可不比去年那个时候了。

艾高峰官复原职,刘楚安当了县委书记,一般人是欺不到他们头上啦。最关键的是,刘弘毅现在自己足够优秀,“护着”他的大领导,不止一个两个。

刘弘毅饭后和艾小雨在校园里散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少人都偷偷打听那个漂亮的姑娘是谁,得知是艾书记的女儿之后,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艾书记和刘书记,要成亲家了?

难怪刘楚安突然就当了楚新县委书记。

因为老师们加班加点,不分日夜地辛勤工作,这个教材编纂任务,提前半天完成。第七天上午,最后一本教材的初稿,被送往楚新印刷厂,开始印制。

楚新县印刷厂只是一个小厂,哪怕开足马力三班倒,也满足不了全地区九个县两万多预备考生人手一册的要求。

许多地方,都自发地组织刻蜡纸油印复习资料。

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交付完最后一卷教材,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大多数人回到宿舍,倒头就睡,睡得昏天黑地的,天塌下来也不管,非得把这七天耽搁的觉都补回来。


  (https://www.shubada.com/60935/79051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