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两百三十三章 抵京

第两百三十三章 抵京


  “李……哥……李哥回来没?”

  病榻之上,一如既往,那微不可闻的声音,亦是再一次断断续续响起。

  “陛下,侯爷,侯爷已经率军回来了,马上,马上就能到了……”

  王承恩双眼通红,强忍着泪水说着。

  “好……要看……看住……京城,等李……李哥回来……”

  朱由检如一块枯木,喉咙一下一下的缩动,声音嘶哑且含糊。

  “陛下放心,老奴一切都看着呢,不会出问题的……”

  王承恩跪地叩首,已是清泪两行。

  殿中,压抑的哭泣声,亦是若隐若现。

  贴身侍候之人,又岂会不知,这天子,忍受病痛之折磨,命悬一线,却死死吊着一口气,是因何原因!

  正如当初天子登基之时一般,他在等,等当初的护王保驾的勇卫营千户,  等现如今只手擎天的镇北侯!

  君臣如此,青史罕见。

  史官双眸通红,  抬笔,  缓缓将此情此景,  录于史书。

  ……

  漠南。

  李修独领数百铁骑飞奔,京营大军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

  原本的计划中,  李修还准备在草原停留一段时间,好好规划统筹一下漠南漠北的势力分布。

  而现如今,这些自然只能暂且搁置,  留待日后再说,

  从辽东,至漠南,再至蓟镇……

  轻装简从,  昼夜兼程,片刻都不敢歇息。

  事实上,至今为止,  京城内,  也无人得知辽东战局情况如何。

  山海关的全面戒严,彻底阻断了辽东与关内的一切联系。

  而李修又是快马兼程,赶路之速度,  亦是远远超过了普通驿站信使之速度。

  故而,  纵使早就有不少有心人盯着辽东,  但信息的传播速度,被山海关阻断一番后,绕路传播,  还远远没有李修本身赶路速度快。

  而京城,在未曾得知辽东战局具体情况之下,在天子垂危的压抑之下,  早已是人心惶惶。

  不管是百姓,还是朝臣士绅,  亦皆是如此。

  百姓担忧的,自然是这局势下对生存的影响,而朝臣士绅,则自然是担忧天子驾崩后,  朝堂,  乃至于天下局势的走向。

  事实上,  纵观大明一朝,  文官们,还是第一次如此忧虑新旧之交替。

  城中厂卫横行,城门禁军看守,五城兵马司巡戈全城,整个京城,虽未实质性戒严,但,事实上,比之戒严也差不了多少。

  而这一切,哪怕是兵部,也无法对其施加任何影响!

  镇北侯,纵使其并不在京城,但其余威影响之下,其,依旧如一座大山一般,死死的压制着所有人!

  黎明破晓,京城城门处的勇卫兵将,正例行的进行着交换班。

  隆隆隆……

  马蹄如雷鸣,从天际之间若隐若现传来。

  “骑兵!”

  众兵将皆是一愣,刹那间,为首的千总黄得功,便有了判断!

  “大股骑兵!”

  “所有人,戒备!”

  高喝一声,黄得功一步踏出,猛的跃至城楼二层走廊之间,同时,眺望至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只见天际之间,数百铁骑,正如风一般席卷而来。

  嘎吱嘎吱……

  伴随着刺耳的拉扯声,  庞大的床弩上弦,  那火炮炮口,亦是缓缓的挪转着,最终瞄准向那越来越近的骑军。

  “开城门!侯爷归京,速开城门!”

  没待黄得功派人询问驱赶,便只见数名轻骑飞奔至城楼而下,高喝一声,抬手一挥,便将什么东西丢进了城楼。

  “侯爷?”

  这两个字入耳,黄得功亦是心头一跳,下意识抬手接住那扔过来的手信,定睛一看,青铜色的令牌之上,古朴的镇北二字,清楚可见。

  没待黄得功做出判断,城楼之上,一众兵将便俨然欢呼起来。

  “侯爷,真是侯爷!”

  “将军,快开城门啊,真是侯爷呢!”

  黄得功目光挪转,再定格在那骑军队伍为首之人上。

  下一秒,黄得功急促的呼喝声,亦是骤然响起,

  “快,开城门,迎侯爷入京!”

  高呼的同时,黄得功亦是一脚将身旁的士卒踢倒:

  “你小子床弩还瞄什么瞄,是要造反嘛!”

  “快,接触戒备!”

  ……

  城门,缓缓打开。

  城门外,原本汇聚的老百姓,此刻亦是自发的分开一条道路。

  “进城吧!”

  李修凝视着眼前这城楼,注视好一会,才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

  “镇北侯威武!”

  “战无不胜!”

  也不知是哪个老百姓开得头,炙热的目光汇聚,高呼声响彻云霄!

  骤闻这高呼声,李修亦是有些愣神,目光挪转,感受到这些老百姓那单纯且炙热的目光,还有那城楼将士难以激荡,努力让身躯站得更加笔直,更加挺拔的模样,李修心中的忧虑,亦是骤然消散几分。

  跃马扬鞭,策马奔腾于这尚且寂静的京城,也彻底将这座京城,从寂静之中唤醒!

  镇北侯,回京了!

  这个消息,就如一道汹涌的浪潮,瞬息之间,便席卷了整个京城!

  “回来了……”

  兵部衙门,彻夜忙碌于大军远征粮草调集供应的孙传庭,在闻此消息后,亦是愣了许久。

  神态之类,似有失落,也有释然,当然,和在场文官一样,也少不了浓浓的忧虑。

  纵观古今,为何历朝历代,绝大部分时候皆是重文轻武。

  就是因为,文官的权利,是来源于规则体制,来源于规则体制之中的职位!

  失去了这一点,文官,落魄不如狗!

  武人的权利,虽同样是源自体制规则之中的职位。

  但,武人,可以超脱这一点,乃至摆脱职位所限!

  尤其是如镇北侯这种功勋盖世的武人,他的权利,早已不是来自镇北侯,不是来自总督京营戎政这些职位!

  他的权利,在那些战无不胜的辉煌浇筑下,已然从体制职位汇聚到他个人身上。

  他,才是权利的中心,是超脱于规则之外。

  纵使这些职位皆不存在,他哪怕只是一介平民,他的命令,对那些由他一手铸就的数十万大军而言,也远比朝廷要好使得多!

  这样的存在,为国所用,便是国之大幸,若不为国之所用,那必定,将是国之大劫!


  (https://www.shubada.com/5978/70710260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