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第四百九十章 又是一段秘闻

第四百九十章 又是一段秘闻


  保镖们都已经习惯老板冷不丁就发发神经,大不了陪着他瞎胡闹呗,反正也不会出格。

  在这陪老板发神经都还不用跑远路,不远处就是靶场,按照往常的习惯,保镖们估计老板就打上个几百发子弹也就消停了。

  估计不错,这会张楠就抱着挺M60,对着50米之外的一排靶子猛烈开火!

  这是给步兵部队使用的弹链,弹链上混合装着普通弹和曳光弹,比例是4:1。不过因为使用距离过近,曳光刚出现就到靶,反而不是特别壮观。

  边上还有三个打空了的弹箱,枪管都已经换了根。

  不是500米,就50米,这不是练习射击,压根就是抱着机枪一顿猛轰。

  这处靶场虽然条件简陋,但最远可对1000码之外的目标进行远距离狙击训练,虽然没法和蒙大拿那边纵深几公里的靶场相比,但作为训练场还是合格的,在热带丛林山区更是就是奢侈、有点浪费。

  靶场上还是公制、英制距离的靶标设施配套,为了让东西方不同地方来的承包商都能相互适应。这会张楠前边的是手枪射击靶位,常规手枪训练里最远的那种。

  手枪射击练习一般用25米或者25码靶子,不过这里就有50米靶子,是关兴权等人要求的:25米?

  打兔子呢!

  近距离的手枪靶也有,不过每个来这训练的伙计都得练习手枪50米距离下的射击,而保镖们更加夸张——近距离实战射击要练习,关兴权和关兴权几人在熟悉了手里的格洛克18在各距离上的弹道后,都能干出让一般人匪夷所思的事。

  300米人形靶,全金属被覆弹,单发射击有一半以上子弹能上靶!

  一般的精确射手也就这点能耐,当其他伙计们发现这一神奇的射击技术后,大部分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不过其实也不是特别神奇,只是之前就没几个人去尝试而已,因为这样的极限射击在现实中就几乎没多少实用价值。

  几乎没有,那就不是没有,所以连海豹出身的兰迪和林曼也练了练这种不可思议的射击,这会打100米人形靶问题不大。

  手枪上可没有距离分划,这都靠感觉和有空时多练习,还有就是天赋。

  这里是山区,半径七八公里之内就没有居民点,只要不用上155的榴弹炮,随便打,不会有邻居去投诉。

  600发机枪子弹打光,又用格洛克18装上32发长弹匣打了两个连***了!

  把打光弹匣后都有点发烫的手枪往射击辅助台上一放,对保罗和兰迪道:“走了,明早买几辆马力大点的回来。”

  说着也不管其它,转身走向营房。

  东西自然有人整理,自己只管爽就行,谁让自己是老板。

  第二天7点半,保罗三个熟悉菲律宾的伙计就同扎克一道开车去了克拉克空军基地,而其他人因为张楠后半夜发神经,除了值班人员外这会都才起来不久。

  去餐厅用了早餐:面条。

  丹尼尔上午懒得弄西式中式大混合早餐,反正老板吃啥伙计们也吃啥错不了,直接给大伙下挂面。在菲律宾的华人也不少,按照要求,送货的公司也送来的主食中也有挂面。

  不过这挂面在菲律宾比上好的大米还要贵,谁让这里是热带。

  等所有人都吃过饭,发现这老板还没起来。

  “项先生,您看?”

  餐厅里,托马斯征求项伟荣的意见。

  “让他睡觉,你们也去歇着,等他起来再说。”

  各作鸟兽散,回去补交的补觉,该去换班的换班,项伟荣也回了房间和衣而卧,打盹。

  抓紧一切能休息的时间休息,这个本事当过兵的都有,打过仗的更加不用说。

  结果这一等,时间都到了上午10点,张楠这才出现。

  也不是铁打的,谁让自个昨晚两点多才睡,还有之前不断发现宝藏在精神上的冲击,这一觉睡得那个爽。

  房间隔音效果好,而窗帘还是两层的,就像宾馆一样,外侧有层反光窗帘,上午的时候房间里还黑乎乎的,这一觉醒过来都已经10点。

  利索起床梳洗,整个人神清气爽。

  张楠一起来,伙计们也就不在闲着。

  不好意思大马金刀去坐着吃饭,就拿了几片面包,兜里塞了瓶苹果汁,打算现在就隧道那。

  结果刚走出餐厅,就听到营地入口方向传来摩托车声。

  “我靠,什么排量的,都赶上幸福250了。”

  张楠嘴里叼着片面包,嘴里鼓鼓囊囊对边上的关兴权说道:看见扎克的那辆SUV和三辆菲律宾特色边三轮“轰隆隆”开了过来。

  红黄蓝,三色车壳、一辆一种,挡雨又遮阳的半敞开铁皮外壳,骑车这三位都不用安全头盔,拉风的在自己面前一字排开停下。

  速度够快,这就买了车,一路给彪了回来。

  “有点意思。”

  通过发动机看得出这几辆摩托车不可能有250的排量,125就差不多了,大概是排气管经过改装的原因。

  上辈子有段时间骑摩托车,不过这边三轮还真没尝试过。

  自个没想试,没想着姐夫倒是挺有兴趣,上了其中一辆,发动后沿着训练场跑了一小圈。

  这一下车就对关兴权几个道:“79年以后就没骑过摩托车,感觉还行。”

  一听班长的话,华夏保镖们也都去试了试,兴趣挺大的样子。

  这会华夏买得起摩托车的人不多,私人交通工具一般也就是自行车为主,而边三轮除了在少量单位和公安局能看到,就没私人有这玩意。

  项伟荣在家要么自行车,要么就开车,张楠就从来没见过他骑车摩托车,而保镖们更是从来不接触摩托车。

  “关哥,部队里你们骑这个?”

  张楠问了句。

  关兴权摇摇头,道:“学过,平时不用这玩意。就是79年那次我们把半个越南的摩托车都给运了回来,那帮猴子就摩托车多,全是当年我们无条件支援他们的山城轻骑,忘恩负义!

  后来是哪个部队运回来的,就让本部队使用三个月,三个月后再全部上交。

  那会我们就骑摩托车出门,半个滇省到处是轻骑,阿廖沙这家伙每次出去就像动物园里的狗熊骑自行车,后边还要带个伙计…哈哈…”

  身高过1米95的大汉骑“70”,这车子还真可怜。

  又是一段秘闻。


  (https://www.shubada.com/5939/36058996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