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汉末第一名将
北方的雪依旧漫长无比,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落在柳城县舍里,给这平日嘈杂的地方,难得的平添了几分寂静。
县舍的卧房内,火盆里,木炭在灼灼燃烧,火焰跳动,映的屋子通红,也让满屋子温暖如春。柳城简陋,馆舍虽不如雒阳保暖,但有木炭取暖倒也不算寒冷,锦被铺盖在床榻上,床榻上两人一丝不挂,寸衣未着,此时更添一片羞人的春色。
伏泉半靠在床头,臂弯里的夭儿已经累了不行,沉沉睡去,火红的灯火照亮她那秀美的脸蛋,又让伏泉有了一番意动。
虽说大战之后血气方刚,心头火气难耐,不过已经梅开二度的伏泉此刻却是精华已泄,没了太多体力,自然需要好好休息一番,此刻正闭眼冥思。
那日坑杀了两千多鲜卑降卒后,却是州郡皆惊,百姓称手叫好多,不过这却遭来了现任幽州刺史杨憙的指责非议,言他杀戮过重,直道杀俘不详,据说其以上奏此事,要求治责自己。
当时伏泉闻知此事也是苦笑不已,这位刺史也管的太宽了,自己只是屠了两千多鲜卑人而已,这些人汉室留着也是浪费粮食,想要汉化他们无疑痴人说梦。毕竟虽然现在檀石槐死,但鲜卑还没亡呢,就算将他们留于边郡编户屯田们,他们得到机会还是回逃回塞外,下一次寇边时,或许冲在前面最凶的就是他们。
这一点,对于一直对异族胡人有抵触心理的伏泉来说,与其留着这些战俘等他们再来报复,不如此刻灭了他们一了百了,他日若有机会,灭其种族,到时再来考虑是否进行汉化。否则放了他们,让他们养精蓄锐,就如历史上三国魏晋一样,胡人在北方繁衍越来越多,窥视到汉人虚实后,来了一场汉族灾难的五胡乱华,以致有“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人皆往南浮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的惨剧,可谓是千里烟树堆白骨,四野不闻咏歌声,令后世汉人为之悲怆!
不由得,伏泉对那两面倒的段颎佩服不已,若是不提他曲意攀附宦官一事,身为“凉州三明”之一的他,当真不愧为汉末第一名将,皇甫规、张奂皆不如他。
为何?
“凉州三明”中,段颎平了西羌,在安东羌,先后经历一百八十次战役,斩杀三万八千余人,俘获家畜四十二万七千头,以功封新丰县侯,可谓是功绩显赫。其中射虎谷一战,他以阵亡四百余人的代价,斩首一万九千的功绩,放之后世也是令人震惊,毕竟羌人和汉人打了近百年,兵卒战斗力不容小觑,可段颎一战这样的战损比,汉末谁人可有?
反观皇甫规、张奂的战功无疑逊色很多,他们所谓的安抚政策,效果一般,只是徒然换来一时安稳,进而使得羌人恢复元气后再次叛乱。这样看来无疑显得劳民伤财,使得朝廷先期投入化为乌有,反而不如段颎那样不服就杀,杀的羌人震恐,直到他死后方才敢反叛的效果好,无疑由此看来,段颎“汉末第一名将”实至名归。
想想看,汉羌百年战争东汉降伏多次,皆以安抚为主,但羌人等到机会必然叛乱。要知道东汉后期多数羌人都已被汉化了几代,却仍旧如此,后来若不是段颎这位“战神中的杀神”,铁腕碾压,即使投降也照样坑杀羌人俘虏,羌人闻其名而不敢反叛,这才结束了汉羌之争,充分说明了一点,对于异族,同化不如杀戮灭种震慑来的彻底。
至于后世史学家对羌人降而复叛,多数都片面归咎于东汉政治黑暗,贪官酷吏横行,羌人别无他法,官逼民反之下降而复叛。伏泉对此完全嗤之以鼻,毕竟汉羌百年战争可是差不多断断续续的遍及了西汉一朝,而且后来的历史早已证明同化远远不如征服的杀戮对付异族效果好。
汉羌战争最早可追溯于西汉末年,自从西汉武帝时霍去病降伏河西匈奴之后,河西羌人便依附了汉朝,后中原乘内乱之机,在河西做大,并时有劫掠寇边之事发生。后来东汉从光武帝开始,便陷入了与羌族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中,在马援平定羌乱仅仅二十年之后,参狼羌反叛,杀汉朝护羌都尉,窦固领命再次将其降伏,而正是东汉一次又一次的安抚,让羌人进入了一种降而复叛的模式,因为他们知道最终汉朝也会原谅他们,可谓是有恃无恐。
后世不断美化羌人所为乃被迫行为,只言桓、灵二帝昏庸,致使朝廷政治黑暗,贪官酷吏横行而使得官逼民反,可汉羌之间近百年战争即使将这两位登基的时间加一起,都达不到战争的一半时间,更何况汉羌战争早在灵帝即位不久便结束,这一切能推到两人身上吗?
如果按照史学家之言,是否说整个东汉一百多年就没有一刻朝廷政治清明?难道东汉前期所谓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都是贪官横行之时?
若如此,那这所谓的盛世未免太过“浮夸”了吧?而且东汉国祚竟然能持续一百多年而屹立不倒,无疑显得太过长命,与史学家所言明显不符。
造成史学家记录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东汉后期皇帝依赖宦官,过分打压士人,使得掌控舆论,甚至修订史书的士人怀恨在心,感同身受,再加上野心家的命令驱使,美化自己篡位的正统性,使得史家拼命往桓、灵二帝身上泼脏水,其中最大的一点便是宠幸宦官。而在史书中,士人们拼命埋汰抹黑宦官,什么阴险毒辣、祸国殃民、心理变态等等词语尽情的修饰。但聪明人都明白,宦官对于皇帝而言是好的,他最大的作用是拱卫皇权,文官、武将、外戚都可能威胁皇权,唯有宦官始终站在皇帝一方。
当宦官灭了,皇权就受到极大了削弱,这也是后来党锢士人在袁绍率领灭杀了宦官后,天子无人保护,很容易就被董卓和曹操挟持的原因。毕竟皇帝于内宫之中无心腹,不能像历代东汉皇帝一样,利用弱小的宦官扳倒势力强大的外戚、士人集团,汉家气数也由此到了尽头。
想到这里,伏泉眼神分外凌厉,杨憙上奏以后,自己定会遭受非议,但他管这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士人如何指责,自己问心无愧便好,杀得一胡人,便是为后世子孙少一分威胁。反正本朝不说其他,有段颎杀俘的例子在先,他们再如何也不能动自己分毫。
(https://www.shubada.com/5925/36686102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