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混在后宫,我权倾天下 > 第424章 三卫

第424章 三卫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卫

赵王苏冕,字瑾瑜。

于皇室九子中位列第三,乃先皇苏洛与宠妃寰氏所出。

年长于今上苏武二秋。

自古以来,储君之选,非嫡即长,或得君心独宠。

然赵王出身非嫡,序齿非长,亦非先皇膝下最得欢心之子。

故太子之位,于外人看来,似与赵王无缘。

然而赵王胸怀抱负,自幼便誓登九五,以龙袍加身为志。

他从小便深知宫廷诡谲,遂在苏洛面前,刻意塑造先皇所喜之貌。

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事实证明,赵王之才,也实乃当世罕见。

文武双全,博古通今,骑射兵法,无一不精。

更兼识人善任,实乃帝王之才。

可先皇苏洛,对赵王却总存一丝难以言喻之隔阂。

盖因赵王天生性情中,藏着一份难以掩饰的残忍与阴鸷。

这在帝王之家,或可视为铁腕之资。

但在苏洛眼中,却悖离了他一生秉持之信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即自己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让他人能够生存发展。

而赵王苏冕,则是“己欲立,则人不得立”。

此等心性,令苏洛深恶痛绝。

只能感慨赵王生错了时候,若是其他帝王,怕是早已得宠。

可惜在苏洛膝下,却始终不得宠爱。

苏洛偏爱之子,乃是性情温厚、仁德兼备的苏武。

以及才情出众、温润如玉的萧王苏琼。

赵王纵使如何努力,如何表现,却始终难以赢得先皇之心。

苏洛对于储君之选,亦是犹豫不决,难下决断。

直至某日,天际异象纷呈,吉瑞频现,民间传言此乃天意所归,预示着苏武将承继大统。

于是,顺应天命,苏武终被立为太子。

而后登基为帝,开创当今盛世。

而赵王苏冕,虽心怀不甘,却也只得将那份帝王之梦深埋心底,于暗中蓄势待发,以待时机。

在苏武龙袍加身,君临天下之后,其心间始终萦绕着一抹难以言喻的阴霾。

那便是对胞兄赵王深藏不露之野心的深深忌惮。

赵王也正如他所忌惮的一样。

表面上温文尔雅,俯首称臣,实则胸中藏有乾坤,志向高远。

那九五之尊的宝座,始终是他魂牵梦绕之所。

苏武登基后,为安其心,特赐中原沃土,望其能安于一隅,享尽荣华。

赵王领旨谢恩,面含谦和。

然心火不灭,帝业之梦,如暗夜灯火,愈发炽烈。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如今苏武已经登基,国内一片盛世之景。

一切都木已成舟,哪儿还有他赵王的机会呢?

有,造反。

但此路荆棘密布,谈何容易。

纵观古今,又有几个王爷造反成功的案例呢?

怕是掰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但赵王心比天高,亦知,唯有此途,方能触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巅峰。

于是,他悄然布局,以岁月为墨,势要绘制一幅改天换地之宏图。

赵王此人,异于众藩。

不溺声色犬马,不贪金银珠玉,视名利如浮云。

心怀大志,以商贾之身,行经纬天下之事。

中原之地,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商贾云集,俨然成为人间乐土。

其声望日隆,远超寻常诸侯。

“商贾之道,流通天下。”

纵观整个大夏大夏,赵王怕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自降王爷身份,做起商贾的王爷。

这个举动于其他皇亲们看起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商人在大夏可是下九流的职业。

你赵王一届王侯,竟然去做这种粗鄙之事?

这个行为在我们当今人看来,大概类似于一个婆罗门的印度人喜欢做掏粪工。

但这就是赵王有格局的地方了。

他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

他选择商贾的原因,皆是为了将来的黄袍加身。

大夏有律,平头百姓只允许安于一隅。

若是穿梭于市井巷陌,在大夏则是犯了“流民罪”。

这也是为何韩诗韵身为豪门千金,十几年都没迈出过北疆九州。

纵使她这般身份尊贵,也不可凌驾于律法之上。

大夏之中,唯有商贾可以合法的横跨江河湖海。

赵王便是以此为契机,以商贾之名,行王侯之实。

他利用特权,避开赋税枷锁。

加之自己的人脉和手腕,财富如江河之水,滚滚而来。

积累之巨,举世无双。

不仅在正规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于地下市场更是无人知其真身的“地下皇帝”。

以赵王所拥有的财富,即便是冠以“大夏首富”,亦难尽其万一。

若是这时代可做横向对比,赵王实乃当世无双之巨富,世界首富。

金银财宝,乃世间无形之刃。

杀人于无形,血不沾刃。

赵王之崛起,全靠这万贯家财。

他首以铜臭腐蚀苏武身侧宦侍之心。

大夏律法森严,严禁宦官干政。

唯使其沦为权贵之犬马。

然而,阉人虽失男  根,心中尚存一隅贪欲,那便是财富。

赵王洞悉此理,抛金为饵,诱其泄露苏武之秘,以及朝堂百官之软肋。

就是靠着这无人问津的阉宦,这不起眼的一步。

赵王悄然布局,初露锋芒。

终至如今,朝堂内外,皆有其耳目,权势日盛。

此仅赵王之初步棋局。

其第二步,乃跨海越洋,与异邦通商。

非为金银之利,实为消息与脉络。

尤其是北元之地,胡风彪悍,铁骑纵横,实乃天生之盗匪。

但北元人也非本性使然,实乃生计所迫,家园环境在此,不劫掠则无以存活。

赵王慧眼识珠,洞悉此中奥秘,遂以厚禄诱之,允其劫掠所得,尽归己有。

北元儿郎,亦需五谷杂粮以养身。

面对此等诱惑,家国大义,渐成浮云。

于是,赵王麾下,明面仅数万“三卫”之众。

实则暗藏玄机,汇聚四海英豪。

北元悍将、倭寇浪人、暹罗勇士、西洋异士,乃至昆仑奴之黑人,皆成其麾下利剑。

赵王以智驭众,将各路豪杰编织成一张无形之网,遍布天下。

此外,赵王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洋人的火炮,火枪,赵王尤为重视。

虽说大夏也有以枪炮为主力的神机营——凌素雪曾为首领。

但对于这等“歪门邪道”,大夏并不重视,多用于仪仗队。

军队攻城打仗,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力。

唯有赵王深谙其中玄妙,对其颇为上心。


  (https://www.shubada.com/54631/1111093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