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穿书后我带孩子找到他们早死的爹 > 第49章 我家很好养

第49章 我家很好养


苏昭昭本来也是要去她家找她的。

“小军的毛笔墨汁你还没买吧?”

“没。”说起这个王春花就叹气,“我昨天下午专门去了趟供销社,一问,人家就说早没了,让等,我问要等多久?孩子学习要用,售货员直接来了句不清楚,快的话两天,慢的话三五天都有可能,说的是要和其他东西一起送过来,免得送货的车一趟趟的跑起来费油。”

苏昭昭昨天去供销社的时候,售货员说的是怕是得等两天,看来这个两天并不是确切的时间。

“我倒是不怕等,就怕学校上课急着用。”

王春花虽然自己不识字,但在对孩子们的学习上,她一向重视,要不然她闺女也上不了初中。

苏昭昭把手里的拿着的东西递给她,“巧了,我昨天去城里给顾想他们买毛笔墨汁的时候多买了一套,先让小军拿着去用吧。”

几张宣纸包着笔墨砚台,刚好一整套文房四宝。

这是她离开柜台后又倒回去买的,刚开始没想起来,后面想起小军肯定也需要,供销社又没有,干脆就多买了一套。

就算小军家里已经有了,也可以放着自己用。

王春花下意识的伸手接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又往苏昭昭怀里塞,“这怎么好意思,这不好不好,我让老周托人去城里带……”

苏昭昭推了回去,“邻里邻居的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从我搬过来你就没少帮我的忙,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这些个东西就当我的谢礼成不成?快拿着,别耽搁孩子学习。”

王春花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这个肯定不便宜吧,我给你钱。”

“不要不要。”苏昭昭摆手,“你再这样,我以后也不敢要你帮忙了,你的菜我也不敢吃了。你家小军这两天可帮我家扯了不少的芦苇,你不要我的谢礼,那这个就当是我谢他的成不?”

见她这样说,王春花才收下,笑道:“行,我收了。帮个忙能算啥呀,也就是费点儿力气的事儿,家里的菜都是自己种的,又不值钱。”

她拿着笔墨纸砚,“这才是钱呢。小军都和我说了,说他苏婶婶请他吃苹果,还请他吃糖,扯点芦苇算个啥嘛,我巴不得你多使唤他呢,免得他到处疯跑,说起来还是他赚了,现在又得了一套这个,他肯定高兴,以后又要念他苏婶婶最好了。”

说完还嘱咐苏昭昭:“以后可不兴这样了啊。”

“不兴不兴,就这一次行了吧?”苏昭昭也笑。

“行。”

……

现在还没有双休这回事儿,只有星期日是休息日,周六这天各单位会提前下班。

所以今天下午顾衡回来得挺早。

他一回来便和苏昭昭说了申请已经交了的事儿。

“我明早先去一趟乡下。”

“去乡下干嘛?”

“之前不是说要铺院子吗?我去乡下看看有没有青石板,铺院子还是青石板最好。”

刚搬进来那天,苏昭昭说过空了去外面找些砖块和石板铺一铺院子的空地,免得下雨一脚的泥,顾衡一直记着。

“砖块石板这些不好捡。”顾衡看了一眼苏昭昭。

野地里要是谁发现一块儿早捡回家了,不会等在那里让你去捡的。

他比划了一下从大门口到堂屋的距离,看看要多少青石板合适。

整个院子铺太奢侈了。

铺一条路出来就行。

苏昭昭懂了,是自己之前想得太美,这年头哪里会有没人要的东西,一块烂砖头都是值钱的。

“乡下能找到吗?”应该说能买到吗?

“能,有一家以前是打石板的,家里应该有,还有前两天你说的摇椅,我明天过去也找人帮着做一个。”

“请人做家具要自己准备木头吧?”

“木匠自己哪里也有,不用自己准备,乡下不缺树,家家户户都会种一些。”

在乡下,建房子打家具,没几个会花钱买木料的,都是一辈又一辈种出来的,才结了婚的小夫妻,就得提前把给儿子闺女打家具的树种出来。

明天休假,所以今天澡堂子也开了,等顾想顾念放学回到家,一家人端着盆,盆里放着毛巾肥皂,一起去澡堂洗澡。

这个时间段,去澡堂的人挺多,他们出门后就遇到隔壁的周家人,王春花两口子带着小军。

小军看到顾想顾念就把他爸妈抛弃了,撒丫子跑过来,不忘先给苏昭昭道谢,“苏婶婶,谢谢你送我的毛笔和纸,还有墨块和砚台。”

苏昭昭笑道:“不客气,你可以直接简称笔墨纸砚,或者文房四宝。”

周鸣回过头来说他儿子,“读了几年书,连文房四宝都不知道,你瞧你出息的。”

周小军对他爸做了个鬼脸,一点也没给他爸面子,“你还不是不知道。”

周鸣下班回来王春花就把苏昭昭送的笔墨纸砚给他看,当着儿子的面,他说的话和他儿子说的不能一模一样,只能说大差不差。

“小苏真大方,送了笔不说,还送了砚台和墨块,这是宣纸吧……”

周鸣被自己儿子拆了台,举起手就想捶他,周小军也不怕,直接往顾衡身后躲。

“打不着,打不着。”

周鸣说王春花,“你瞧瞧你教的好儿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王春花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你没教?都是我教的?也不知道是谁说幺儿最像他。”

“……”

周鸣背着手哼了一声,给自己找同盟,“有句话叫啥来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这话真没错,可不就难养吗?”

顾衡是个会接梗的,“我家的很好养。”

好养的苏昭昭:“噗嗤!”

得到了顾衡的眼光一记。

上次苏昭昭他们去得晚,路上碰到的人不多,今天就不一样了,家属们几乎全部出动。

这不,下一个碰到的就是严光两口子,身边带着他们的儿子严学文。

听王春花说,他们家就生了这么一个。

在这个年代结婚多年的夫妻只生一个的很少,大家都讲究个多子多福,要不然人口也不会从四万万人在八二年的人口普查中暴涨到十亿,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只能用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


  (https://www.shubada.com/53948/752221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