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西方国家的掣肘
桂婶被人说中了心思,气得直跳脚,“我就等着看这破鞋最后能找个啥人家!”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是又感叹又摇头。
这红杏哪儿哪儿都好,偏偏婚前大了肚子,这以后的路可真不好说。
不过大家实在是想知道到底是谁弄大了红杏的肚子。
一整天,上工的时候都在讨论这件事。
家里长短,桃色八卦,往往是村里人最感兴趣的。
时间一晃,一周很快就过去了。
俞安安这次去县里特意借了很多资料。
有书籍,报纸......厚厚的一大摞,好在有大队长借的自行车,不然还真不方便。
一回到家,俞安安便迫不及待的回房间看起了资料。
她先看的是报纸,毕竟报纸上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广泛。
同时也能更直观的看清华国的农业发展到底进入到什么阶段了。
俞安安从报纸上了解到,自从华国成立以来,其他国家一直密切关注着华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包括军事,文化,农业等各个方面。
这个年代的华国还是一只在沉睡中的东方雄狮,一些比较强大的西方国家害怕雄狮苏醒,在各个方面对华国进行掣肘和打压。
他们暗中派遣大量的特务潜伏在华国各处,只要一听到华国的科研有进度,他们就会派出特务进行破坏。
比如,暗杀,偷图纸,破坏研究进展......各种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好在华国上下团结一心,哪怕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坚韧不拔的挺了过去。
西方国家对华国的掣肘除了对内,对外也有各种手段。
据资料显示,西方国家一直在悄悄的研究我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在化肥问题上。
没办法,华国建国毕竟才十几年,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各个方面都很薄弱。
俞安安要研究的是粮食,所以她最关注的还是有关农业方面的报道。
华国土地辽阔,可以种植的土地更是不少。
华国又是人口大国,过去种植粮食采取的休耕和轮作的方式来保养土地。
后面这种生产模式得以慢慢改变。
毕竟这种方式得到的粮食产量有限,难以养活人口日益增长的华国。
不过由于工业发展速度慢,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老百姓对化肥的需求越来越多,施肥量也年年增加。
肥料,这也是粮食产量慢慢增产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时候的肥料基本都是肥力不足的农家肥。
西方国家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华国,他们知道了华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化肥,于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向华国出售化肥。
报纸上清清楚楚的写明,在1964年的时候,华国氮肥的进口量总共达到了约40万吨。
40万吨!这一组庞大的数据让引起了更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关注,于是一场关于华国的化肥大战轰轰烈烈开展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同时也使得化肥的产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化肥产量便多,供大于求,在这种趋势下,化肥的价格应该下跌才对。
无奈华国,地多,人多,需要的粮食也多,自然需要的化肥就更多了。
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尝到了甜头,他们不愿意降低价格出售给华国,企图垄断市场,赚取更多的钱财,以此来阻碍华国的发展脚步。
就在今年上半年,一些西方国家聚集在一起,开始商讨如何垄断国际化肥买卖。
会议上,他们重新在瓜分和操纵华国化肥是上面做了全新的布局。
他们约定,出售给华国的化肥价格不得低于每吨40美元。
华国每年需要的化肥日益增长,两年前的购买量更是高达40万吨,以后只会更多。
就按照40万吨来算,每吨40美元,算下来就是一千六百万美元,这还只是购买化肥的价钱。
华国人民也意识到了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
这个年代的华国并不富裕,况且要是以这个价格购入化肥,只会让国家变得更加被动。
同时华国在以后的合作中只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他们这次要是如愿,后面还会再次提高价格,华国会一点点的掉进他们设置的陷阱里。
华国领导人也意识到了化肥对粮食的重要性,开始加快工业化进程,要求工人们尽早做出属于华国人的化肥。
在一次会议上,领导们提出,农民增加生产最需要的就是化学肥料。
他们建议华国在接下来的建设中应该相应地增设化肥工厂,比如,氮气肥料工厂,磷酸肥料工厂等。
为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使得全国人民都能吃上饱饭,必须要大量生产化学肥料,供给老百姓。
同时生产的化肥必须得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能力,要尽可能的让全国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化肥。
当然,农家积肥也很重要,不能放过,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农家积肥才是他们最主要的肥源。
俞安安了解到农家积肥属于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属于无机肥料。
有机肥料对土地没有什么伤害,就是肥力不佳;无机肥料的肥力充足,可就是对土地的伤害太大。
长期使用无机肥料会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环境恶劣。
所以化肥使用必须得无机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肥料的作用,同时又可以避免土壤恶化。
(https://www.shubada.com/52969/110250317.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