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465章 总感觉像是在干坏事

第465章 总感觉像是在干坏事


第465章  总感觉像是在干坏事

        团圆饭硬菜还是那几样,主要就是肉,扎扎实实的肉,红烧的一大坨,吃起来过瘾得很。

        也有狮子头这样的肉丸子,还有大肘子,带小孩过来的员工可算是吃爽了。

        食堂也备有打包盒,愿意打包的打包,基本上就是不浪费粮食的原则。

        新员工也是头一回见识到大龙虾不算主菜的宴席,不过这也跟两江省这边的乡风习俗有关,海鲜这种东西,算不得头等货。

        当然你要是一人一只三四两的大闸蟹,那就另当别论。

        冬季也不是没有大闸蟹,只是要过冬且壳硬,吃起来比较麻烦,但肉却并不少,一桌十几个人一人一只带回去吃吃味道,也正好。

        建康本地并不爱吃这个,纯粹是张老板个人的爱好,于是连带着员工们也以吃这水里的虫子而觉得上档次。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张老板多少带着点恶趣味。

        螃蟹不是阳澄湖的,而是昭阳县芋头田里的,个头儿都不小,是当地一个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拳头产品,目前正在做稳定育种工作,还在保品质的阶段中,算是“沙城食品”三四年之后的重要拳头产品。

        “电瓶车做现金池,你觉得稳不稳?”

        剥螃蟹的当口,张建刚用筷子掘着蟹壳里的螃蟹肝胰腺,这就是“蟹黄”,滋味一流。

        老家东北的张建刚其实从小也吃螃蟹,只不过跟南方已经稳定的商品种略有区别,生物学上一样,就是野生个头儿一般,滋味却是差不多的,同样也是肉甜黄鲜。

        他青少年时代吃过的苦头其实不多,因为他算是城里娃,正经初代工人家庭,所以吃这玩意儿,很早也是为了解馋。

        上岁数之后因为工作原因,应酬中吃起来繁琐的玩意儿很少,倒是有些年没吃中华绒螯蟹。

        大过年的嗦嗦滋味,竟是颇有些高兴。

        “有什么不稳的,基础门槛低,市场前景大,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不需要驾照。”

        张浩南啃着蟹腿,然后道,“做到一百个亿的营业额不是问题。”

        “……”

        听到这货张口就来,学乖了的张建刚不再受蛊惑,只当他放屁。

        “老哥你放心,没喝酒,说的不是醉话。我是说真的,这玩意儿一百个亿真不算什么。”

        “多久时间?”

        “以我现在的江湖地位,十年不到吧。如果是以前,可能需要二十年。”

        “……”

        这就是政治地位带来的好处,可以这么说,他应该是华东六省一市在这个时间段,最有统战价值的二十一岁青年。

        其余人不管加多少“无知下留少女”的BUFF也是无用,张浩南现在出去买切糕不给钱还把摊位旁边的“洋大人”打了,照样屁事没有。

        毕竟拉拢一个张浩南那是十个亿,伱得舔多少其余人等才能舔回来?

        这就是个基本算术题,更何况现在基层干群矛盾有的地方极为激烈,死的人不要太多,“沙城食品”对底层社会的稳定维持有着很大作用,这一点不管哪个县市的政府工作会议,提到本地的农村供销合作社,都要点明其功绩。

        张浩南就是这么有恃无恐。

        毕竟换成虞小龙来做“沙城食品”的董事长,那必须是春秋两季加班扣工资;夏冬两季加班扣奖金,农民不合作就打,工人不听话就开除,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关键还真没人能把虞小龙怎么样。

        在“沙城食品”本身的影响力超越“张浩南”之前,张浩南这个生物学上的人类是不可或缺的。

        不是没有异想天开的二代幻想着没有张浩南还有陈浩南,但组织的研判从来不是靠“俺寻思”,亦或是什么美好假设,只看现实情况。

        现实是张浩南跟“沙城食品”有其因果关系,所以就要认定如果没有张浩南的存在,就没有“沙城食品”的当下。

        毕竟,大环境终究还是“不做不错”,庸官是如此,好官何尝不是?

        谁来承担没有张浩南这个生物学人类之后,“沙城食品”可能发生崩溃的结果?

        只有当“沙城食品”的影响力,超越了“张浩南”,才能拿走张浩南,换随便任意一个谁去当“张浩南二世”。

        这个阶段,于张浩南而言,“沙城食品”终究还是“我的企业”的范畴。

        整个“沙食系”的精兵强将,不管是老是少,他们最大的底气从来不是“我是公司的人”,而是“我是老板的人”,老板,也就是张浩南,才是他们最信得过的猛男。

        没有猛男,公司啥也不是。

        张浩南跟张建刚提江湖地位,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如果哪天变成“公司的我”,张浩南早他妈不干了,何必惹那一身骚。

        他对“沙城食品”可没有半点感情,只要能换钱,价钱合适完全可以谈。

        也就是各种奇葩操作倒逼了现在更加奇葩的地位,明明自己一年到头不是旷工就是玩女人,但“沙食系”的强人都以“老板的人”自居,连虞小龙其实也是类似情况。

        他下沙家里吃饭,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现在跟张总混”,那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力量在维系着庞大的利益集团。

        这里的“利益”并无好坏善恶的意义,就是很中性的意思,政府、国资、民资、外资、产业工人、乡村农民……在各种利益组织的沟通交流中,不断地加固了对“张浩南”的各种奇葩想象。

        超出了生物学上张浩南的范畴,一堆有的没的光环、滤镜,一般人撑不住大概就崩了,但万幸张浩南确实还行,撑得住自然就当得起。

        “如果是一百个亿的话……我月底跟教育部还有其它相关部委沟通一下,扩大相关产业的专业课设置和交流平台。”

        “怎么?松江交大、首都钢铁、京城化工外加建康这里三所理工科,不够用?”

        “要提前储备专业人才,不然过个十几二十年,肯定不够用的。”

        张建刚稍微喝了点米酒,接着道,“像关中工业大学,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高等学府,肯定要分流一部分生源。同时也有必要在西北地区提前布置好产业前沿规划,务虚上就是讲大开发,但具体到怎么大开发,就是要先盘一下家底,分得差不多了,再看地方自身的努力。”

        这一点他在安东省时期,其实做得不错,对安东省的高精尖研究做了很多工作,民用工业上的科技转化虽然不佳,但那不是地方的问题,而是自然禀赋没辙。

        毕竟全球来讲,挑也挑不出第二条长江这样的“黄金水道”,其余大河在长江面前的经济价值都不值一提,不是一个量级的,没有任何可比性。

        挖长江潜力挖了二十年,都没有探到长江的极限,可想而知“黄金水道”的含金量之足。

        所以同样是务虚,“大开发”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两个口号,前者落实得多,主要原因还是资本会长脚。

        五千吨的船轻松到江汉,但安东省想要达成同等运力,七十三吨的车皮要七十节,百吨王也要来五十辆,差距之大,不是国家级的资本集团,根本玩不转。

        因此当张浩南酒后吹了牛逼之后,张建刚其实就重新理清了过去在老家的思路,说白了,首先得有资本获利,其次才是其他。

        之前纯靠国家推动,很难说形成省内全域范围的带动,维持一两个大城市或者几个工业城市的发展,就差不多了。

        具体到“涓滴效应”能不能扩展到更下层,还是要看基层的经济力量,既要看实力,也要看活力。

        作为“现金池”的电瓶车产业,不管是东北还是西北,都有大量可以转型生产零配件的企业,在这个基础上,一些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零部件,比如说液晶面板、控制器、电机、电池,就可以析出大量定向专业。

        比如说材料学,就能从地方天坑专业进行转化。

        除开这些,就业和税收都是基本的,很重要,但已经没必要专门大吹特吹。

        张建刚身在其位自然要是筹谋其政,纯靠混一点OEM加工费,没啥鸟意思,他在科技部厮混,也肯定不是为了让地方打造一个个“血汗工厂”。

        今天坐在这里吃团圆饭,有看到新奇,也有看到惊喜,但更多的是习以为常,这样的势头,才是张建刚本人所期待的。

        <div  class="contentadv">        张浩南吹牛逼让人坚信,也是自下而上的正反馈,职工员工的参与感、自豪感以及幸福感,是会传递出去的,不会因为公司的规定而衰减。

        装逼只会迟到,不是不到。

        同样是打螺丝,老子去年一个月一千二,今年一千八,老子还不能在哥们儿面前嘚瑟嘚瑟了?

        这种自下而上的正反馈传递,会逐步倒逼更上阶层的判断。

        职工的幸福感提升,连带着就是管理层在面对政府、媒体以及竞争对手面前的自信甚至是狂妄,而这年头,你有底气地猖狂……你就是爷,谁都会供着你。

        张建刚在这儿做一点小调查,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信心,当然现在他是有着十足的把握,不仅仅是张浩南的个人能力以及掌握的资源,还有现在国家大开绿灯的现实。

        “拉高校进来我是不反对的,但是老哥,条件呢?是什么?”

        之前京城TOP2要谈,上来就是谈股份占比,张浩南只能拍拍屁股走人,所以最后京城达成初步产业合作意向的,目前只有首都钢铁大学和京城化工大学,另外京城航空航天和京城理工,不是校方跟张浩南接触,而是上级部委。

        看哪个部堂或者侍郎想要给部下混点资历,差不多时间就成了。

        不着急的原因就是科技部要出台各种补贴政策或者补助政策,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半年不一定,一年也未必,看具体情况。

        而且还要看有没有人扯后腿,比如借口“环保”开炮,哪怕只是媒体端的争吵,也会看在“舆论”的份上,要等舆情稳定之后再作打算。

        当然,这些狗屁操作在张浩南这里根本不值一哂,他反正没想着布局全国或者全球,没那理想,有华东地区的肉吃,他惦记外地的汤汤水水有病?

        主动权在在手里,中央和政务院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张浩南只要不跳不跑,专门设计一个免税政策给他又有什么关系?

        不影响的。

        “条件还是老三样,就业、科研投入还有科研转化。”

        拿了一条湿毛巾擦了擦手,张建刚压低了声音说道,“这是现在的硬指标,跟地方无关,是中央研判的纬度。”

        “老哥,这方面我有个事情说给你听,你参谋参谋。”

        “嗯?”

        “是这样的,我原本打算在校长离任之后,在校内烧钱烧一个院士出来,目前主攻‘地面力学’,是我学校机械方面的专家,叫钱先锋。我跟校长合计过,四千万左右,差不多就能喂一个院士出来,现在还是很便宜的。过个几年,我估计就要破一亿两亿甚至三亿四亿。”

        “……”

        张建刚听到后直接麻了,这小子……逆天。

        “照老哥所说,那在整个蓄电池行业的框架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约出来,跟我谈一谈,如果我觉得合适,四千万科研资金,一样不会少。”

        “国家重点项目和保密项目,怕是不行。”

        “打游击的有没有?全国这么多搞科研的,总归有闲云野鹤性质的吧?”

        “有是有,但未必在意这种名利……”

        “你帮我物色一下,不要个人名利,总不会连自己的徒子徒孙也不想照顾照顾吧?再不济,我还能专门设置个科技奖或者基金,只要项目通过审核,就能拿钱。这种有格局心系国家的人,面对我这样的‘糖衣炮弹’,总不能还能把持得住吧?”

        “……”

        老哥张建刚再度无语,他寻思着明明算是一件好事儿,怎么到这小子嘴里,咋就能变味儿呢?

        用干坏事的心态去……利国利民?

        这也不对啊。

        “我要见效快的,最好能一两年内就能拿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

        “你这还带点菜的?”

        “废话,难得有你这样的大官跟我同流合污,我凭什么不多提要求?”

        “你可别再跟我胡说八道了,什么同流合污,我他妈好不容易才从坑里爬上来……”

        “哈哈哈哈哈哈……”

        回想起不久之前的风波,现在还是心有余悸。

        不过张建刚琢磨了一会儿,还是道:“蓄电池这一块,我知道一个专家,倒也的确参与过重大项目,原先是滨城理工的,现在在黑水工大。”

        “做什么的?”

        “三十年前参与过核潜艇零部件设计,蓄电池方面的。之前也主持过镍镉电池的生产应用。”

        “不涉及保密吧?不是什么总师吧?”

        “那倒不是。”

        张建刚想了想,问道,“你要是觉得条件合适,就约出来。”

        “黑水工大……”

        念叨了一会儿,张浩南想了想,然后道,“这样,老哥你先帮我沟通一下。你能想到这个人,证明科研实力肯定不次,帮我传个话,愿意去黑水工大沙城分校区的话,我单独给他弄一栋实验大楼。学校投资之外,我个人拿一亿五千万出来带科研团队,烧个一两年应该也够了。”

        “……”

        “之后‘长弓蓄电池厂’会改制,看情况拿股份出来激励,有多少突破就有多少激励。”

        “……”

        “怎么了?”

        “没什么。”

        张建刚不想说话,唯一感慨就是有钱真他妈好。

        但他也得承认,张浩南这货,对科研投入烧钱的程度,是心中有数的。

        “以后每年科研持续投入你能给到多少?”

        “上不封顶。”

        张浩南一脸淡定,老哥哥虽然人在中央,但对未来国家会高速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是没概念的。

        现在张浩南说每年烧两个亿,张建刚说不定会佩服无比,觉得小老弟不愧是大老板,财大气粗。

        其实这就是个屁,第二个十年开始,所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应用,烧钱都是几十亿几十亿的烧。

        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现实需求,资本市场对未来讲故事的需求,也要靠烧钱来维持。

        你不烧钱……科技含量是不是有点低啊?

        张浩南说“上不封顶”,还真不怕亏掉裤衩子,因为退一万步讲,转手把手中的烧钱玩意儿卖出去,且先不说资本市场或者国际市场,就国家本身,翻个几倍都要接这个盘。

        不过见张建刚一脸无语,张浩南还是笑着解释道,“我说一年投个五千万还是一亿,没啥意义的。反正还不是要签研发合同?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我说个上不封顶,也就是表个态。”

        “那我就当真了,正月我会抽空安排一个校长会议,到时候你来京城一趟,得带着东西来。”

        “我只带钱,别的不带。”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张老板寻思着自己穷的只剩下钱了,不带钱还能带什么?


  (https://www.shubada.com/52648/11555958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