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昭武银元
第五十四章 昭武银元
三百万两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郑鸿逵表示这三百万两银子由郑家出之后,姚启圣几乎立即来到了宫中禀报。
张轩听了之后也微微吃惊。
如果说他对郑家会掏钱,没有一点预料,是假的。郑家豪富,天下皆知。“富可敌国”这四个字,就好像是为郑家量身定做一般。
在张轩提出国债之后,郑家或多或少,都要有些表示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郑成功如此大气。
三百万两不眨一下眼睛。
张轩说道:“既然闽国公如此深明大义,朕也不好辜负功臣,这国债的利息,就高上一点,万万不能让郑家吃亏。”
“臣明白。”姚启圣说道。
张轩心中觉得姚启圣不明白,他宁愿在这一次国债之上,让郑家大赚一笔,好取得立木为信的效果。
也让知道国债是可以赚钱的,好让下一次发行国债的时候,踊跃报名。
不过,这一件事情,毕竟不是急务,张轩也就先放一放,而是命人将冼子靖叫了过来,将这一件事情说给他听,张轩最后说道:“从今日开始,不管朝廷收上来的是什么,支出的只能是银元。”
“这一次军费要的非常急,要在一个月之内,将这三百万两白银,改为银元,却不知道你能不能完成。”
冼子靖咬咬牙说道:“陛下,臣只能用非常之法了,如此一来,在银元上一些要求,就做不到陛下的要求了。”
“这不要紧。”张轩说道:“这一次要得急,下一次再精心打造不迟。”
“如此。”冼子靖说道:“臣能做到的,不过要陛下先拨一笔款子。”
“多少?”姚启圣说道。凡是一牵涉到钱上面,姚启圣都变得非常之敏感,径直问道。
“下官一时间还算不出来。”冼子靖说道:“不过,因为不超过五万两的。只有有这一笔钱,才能见铸币厂搭建起来。”
张轩说道:“这个朕准了。不过,你准备如何做铸币。”
冼子靖说道:“以陛下的想法,压制。不过,臣本来想以水力压制,只是还没有选好地址,这事情来的太急,只好因陋就简。”
张轩说道:“如果因陋就简?”
冼子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盖因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他说道:“陛下,臣可以压制工具抬进宫来,让陛下看一看。”
张轩有些不明白,在他想来,这种压制钱
币的机器都应该极大才对,如果能抬进宫来。他带着几分怀疑,说道:“速去。”
“是。”冼子靖说道。
不过,一会功夫,几个士卒抬着一个不大机器,进了房间。
张轩看得出来,这东西不大,但却很沉。看上都是铁造的。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坛子一般,一根银条从一旦插入。下面有一个铁架子,三角形的,将这个给撑起来。
冼子靖说道:“需要两名力士。方能操作。”
张轩将门外站岗的亲兵叫来两个,冼子靖让两人一人手持一个大铁锤。
将东西固定好之后,一个人抡起铁锤,向这个机器上重重的砸上去,一段冒头的圆柱体被硬生生的砸了下去。
“叮当”一声清脆的声音传到了张轩的耳朵里面,却见一个东西在地面上滚了好几个圈。张轩弯腰将这东西捡了起来。
却见是一个圆形的银片。与大洋的规格差不多。只是上面没有文字。
冼子靖说道:“陛下,因为时间紧,这上面的刻文还没有准备好。不过大体是这样的。只要人手足够,一个月三百万枚银宝,能打造出来。”
张轩一时间有些后悔。
他本以为,压制大洋的技术含量很高。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冼子靖这样就能做到。
只是如此一来,民间私自压制大洋岂不是更加泛滥了。
“我是不是太急了一点。”张轩心中暗道:“要不要再等等。”
只是张轩想等,姚启圣不想等了。
姚启圣早就染上了财政饥渴症,不可自拔了。对于能赚钱的事情,他决计不放过,而且,他觉得只要让户部之中有积蓄,张轩就不会在歪门邪道上想办法了。
比如国债。
钱息好歹是国家正项收入,张轩不过是将铜钱变成银钱而已。既然有了成效,就应该快些推广。
“陛下,既然有银元,臣请陛下下令,朝廷俸禄,军饷等一系列开支,均出银元。春秋两税,银元则不收火耗,而各种银两杂银,因旧例,令民乐用之。”姚启圣说道:“还有铸币厂要快些扩建。臣愿意从户部之中挪出来十万两,以供扩建之用。”
张轩见姚启圣眼睛之中跳跃的火光,心中暗道:“罢了,凡是都是由不好到好的,将来在慢慢改进便是了。”张轩说道:“好。先以此法打造,不过,要防止民间不法之徒,盗铸。冼卿还要多加努力才是。”
“臣遵旨。”冼子靖说道。
随着冼子
靖开始将银子打造成银元,张轩也在朝廷上出示银元,格外赏赐天下官吏银元一枚。
也让民间习惯这种银钱。
不过,这银钱有诸般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以此交税可以不收火耗。
自从明朝开始收银两之后,火耗这一项杂税,就成为地方政府一项重要的收入了。是收税之中,最重要的一项附加税。
清廷种种财政改革之中,都拿火耗下手。
可见其重要性。
如果是太平时间,这政令想要执行下来,不知道有多少明里暗里的反对。
但是而今的张轩明为继承,实同开创。特别是对各地胥吏,几乎毫不留情,上上下下都在夹着尾巴过日子,自然不敢造次。
免收火耗,对百姓来说,就是一次减税。但是这一次减税行动,真想落实下来,恐怕还要数年时间。
原因很简单,三百万银元虽然多,但是放在整个南方,却有如九牛一毛,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银两流通还是主流,银元流动不过是辅助而已。
这是这个时代经济特性决定的,张轩纵然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在海关设专门兑换司,凡是从海外流入国内的银子,必须统一上缴,然后兑换成为银元。
比如在各地衙门设兑换局,百姓可以用银子兑换银元。只是这些办法,也不可将银元代替银子的过程缩短多少。
不过,这样一来,大量银子运到南京,在冼子靖的主持之下,铸造成银币。而这样大规模铸币所得的钱息,让张轩迅速的从经济危机之中恢复过来。让大夏有了对清廷战略主动权。
后人分析,昭武年间一系列征战背后,三大财政来源,就是钱息,大规模清丈田亩之后的两税,还有国债。而昭武银元数亿万枚的发行量,更是财政支持的重中之重。
这也是昭武年间一系列大战,民力不乏重要原因。
而最开始一批昭武银元,因为粗制滥造,在昭武帝晚年的时候,特别将这一批银元销毁重铸。世面上几乎没有,在后来称为钱币收藏界珍宝。唯有极大博物馆有几枚,存世数量不超过百枚。
当然这都是后话。
在这一笔银元从南京送到了泉州郑成功的手中的时候,郑成功主持昭武年间第一场战争,攻台之战,正式开始。
时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小战,张轩也是这样认为的,却不想这一场长达十几年的战争的开始。整整打了一代人,才终于追亡逐北,覆灭清廷。这完全诠释了什么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
(https://www.shubada.com/50175/63459183.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