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明末求生记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拾残局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拾残局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拾残局二

          “王爷,大军还有一战之力。”刘玄初说道:“这一战仅仅是两败具伤,凭借着泸州卫城,未必不能守上数月,李定国必然会退兵的。”

          泸州卫城,乃是明代泸州卫的驻地。

          所以,这一座城池,从本质上来说,乃是一个军事机构。不管是从他的选址上,还是建造上,无不是为了军事服务。

          而今吴三桂出兵以来,也加以修缮。所以这泸州卫城,虽然不能是坚不可摧,但也绝非能轻易攻下的地方。

          只是刘玄初并不如方光琛那么懂吴三桂的心思。

          方光琛说道:“外无可援之兵,内无可守之城,而今大军士气受挫。而夏军正气势如虹,当敌锋于正锐,并不是明智之举,而且一旦泸州卫城被围。如果朝廷派援军入川该怎么办?”

          “王爷不在成都?谁能顶得住朝廷的压力。”

          此言一出,刘玄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吴三桂微微捻须,说道:“而今的局面,我也不想,但是我吴家就这一点家底,却不能与李定国拼了,否则胜了还好,不胜,四川未必为我所有了。”

          吴三桂所言的四川不能为他所有,并不是说,四川一定会被夏军攻占,如果吴三桂本部实力削弱了,或许清军就将手伸进四川之中了,到时候,四川一样不是吴三桂的。

          甚至即便一场大胜,如果是惨胜的话,这样的局面未必不会发生。

          之前的损失已经让吴三桂心疼的咬牙切齿了。决计不能再损失了,对吴三桂来说,保存实力,要比一场大胜更重要,而今他也感受到李定国的实力如何,知道即便是想大胜李定国,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而这代价,吴三桂恰恰不想付出。

          “如果李定国步步紧逼当如何?”刘玄初说道:“我们总不能一退再退吧。”

          吴三桂说道:“刚刚得到的消息,朝廷在朝鲜大胜一场,而今南朝在一心要派兵解朝鲜危局。我估计张轩不会在四川大打的。”

          刘玄初说道:“正因为如此,李定国拖不下去。”

          吴三桂的声音有一点发冷,说道:“不在四川大打的前提,是我们在四川有重兵,否则的话,张轩未必不会选择四川,毕竟朝鲜比起四川,又算得了什么?”

          朝鲜再怎么重要,对于夏朝来说,就是海外一块飞地。即便是丢了又怎么样?

          但是四川却不一

  样。

          如果夏朝能打下四川,吴头楚腰蜀尾就俱全了,再加上四川的盐业,还能从西边采购马匹,不管是从战略地位上,还是从经济利益上。都比朝鲜重要了不知道多少。

          吴三桂自忖,如果他在张轩这个位置上,发现四川有机会。他宁肯放弃朝鲜,也要先下四川。而且张轩未必不想两翼齐张。

          当然了,这也是吴三桂所想,他不在张轩的位置上,不知道张轩手头,是如何的捉襟见肘。当然了,他也想不到,毕竟为了支撑军费,吴三桂对四川百姓,可没有善待过,他也想不到,张轩在财政上如此保守。

          他在张轩的位置上,如果放开手脚,想要收刮出足够的财政收入,并不觉得有什么为难之处。

          刘玄初也听出了吴三桂心中的不耐烦之意,自然不敢不说了。

          “在我想来,也不用担心,李定国步步紧逼。”方光琛说道:“这里地势起伏不定,并不利于大队骑兵作战,一旦到了成都平原之上,我军铁骑也能让李定国寸步难行。”

          刘玄初开口说道:“是属下浅薄了。只是我们退到什么地方?”

          吴三桂说道:“先到江边吧。”

          在吴三桂主持之下,清军弃了泸州卫城,向北撤离。

          只是一来夏军上一次大战损失非轻,再加上吴三桂麾下的骑兵不少,追得紧恐怕被反咬一口,故而咬得不紧,主力的决战再也没有了,双方大队人马相距数十里,一个退,一个进,都向北方而去。

          即便是来到长江边上,吴三桂也不是多放心的。  他不得不考虑夏军的水师优势。

          如果重庆方面的水师截断了长江,吴三桂所部数万大军就不好办了。故而吴三桂仅仅停留了一日,就退过长江,进入泸州城中,才算是稳住阵势了。

          而李定国步步紧逼之余,也派出小股人马收复各地城池,土司。

          吴三桂能退,但是各路土司却不能退,他们的家业都在这里,如果能放弃,见吴三桂一走,这些土司纷纷来拜见李定国,投靠了大夏。李定国来者不咎,大加安抚,然后让他们供应大军粮草。

          当然了,这些土司没有几个是富有的,凭借他们的粮食供应大军,即便是将他们全部逼反,也未必够大军所需的。

          除此之外,夏军还占领了合江,纳溪,江安,并占领叙州府长江以南的兴文,长宁,珙县等地,想来叙州府长江以南其他地方,也逃不出去。虽然杨景新而今已经不是军中之人了,但是依然以杨展的名

  义招揽百姓士绅。

          很多地方都不用打,只要亮出杨展的名头,他们都开城投降了。

          这一带本来就是杨展的老巢,杨展历次大战,护卫生民百余万之多,这些人都念杨展的旧情。如果在大胜之前,这分旧情算不了什么,但是清军大败之后,这些纷纷归附。

          归附之后,也从这些地方弄来一些粮草。

          这也是一个粮草来源。

          剩下的一个粮草来源就是重庆了。

          得到泸州大捷之后,贺虎头一边向南京报捷,一边派兵西进,水陆并进之下,长江以南的土司,县城纷纷归附。如此一来重庆与合江,江安等县,都连成一气了。

          并将好些粮草从重庆运到了李定国大营之中。

          如此一来大军的粮草危机,就解决了。

          更重要的是运输手段的改变,让支撑大军的消耗,减少了不知道有多少,如此一来四川大军虽然消耗比较多,但是朝廷未必不能支撑了,甚至说起来,比这些大军驻守云贵消耗还少一点。

          再加上泸州与叙州府长江以南好几个县,地势也很平坦,粮食产出并不少。只要休养一两年,估计单单靠这几个县,就能解决不少粮食问题,对军队长期驻扎四川之内,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以防万一,李定国一边稳定住长江以南的地区,就将心思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了。

          就是盐。

          吴三桂赖以与夏朝交易之中,最大宗的货物,就是盐与马。

          马一般从西北而来,一时间李定国也接触不到,太远了一点,但是盐却是李定国能够够得着的东西。

          四川的盐场自然是以自贡为最大。而自贡就长江以北不远处,如果李定国能打过长江,自贡自然能到手,但是吴三桂决计不会退让了,自贡代表是真金白银,决计不会轻易让出的。  

          不过,四川并非除却自贡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盐场了。

          只是夏军在四川境内,仅仅占了一个重庆,还类似于孤城,清军就在城外不远处。即便是重庆辖地之内有产盐的地方,也只能放着,不能开采。而今泸州大捷之后,这样的局面就改变了。  

          李定国虽然打不起什么打仗了,但是修饰一下两边控制线,将几个盐场加强护卫,大力开采,却是可以的。如果能开辟出新的盐场就更好了。  虽然或许一时间不可能代替自贡盐的位置。但是也可以为朝廷带来财源。用于四川境内的征战。


  (https://www.shubada.com/50175/6299888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