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何爱一河,不爱天下百姓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何爱一河,不爱天下百姓
“说说吧。”张轩退后几步,这涛涛的浪潮之声,也减弱了不少,这才转过头来问张家玉,道:“治理两淮,就是治水。张卿到了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有没有理出头绪。”
张家玉说道:“臣惭愧,臣至到任以来,支撑高将军过境,又安抚流民百姓,受降诸城,对于治水之事,只能顺延,但是臣也不是一点事情也没有做的。”
张轩对这个情况,倒也不奇怪。
因为张轩进入凤阳之后,感到人烟上要稠密许多,这固然是这一带的底子比河南的底子好的。但也有张家玉治理的缘故。
故而张轩也不怪罪张家玉,而是静静听着。
“臣检阅古籍,访问庶老,治水之法,以前朝潘工部之书为最佳,历代无出其右者。故而臣以为当遵潘工部的旧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这是潘工部治河之策。”
张轩点点头,说道:“束水攻沙,真无上妙策。”
所谓潘工部就是潘季驯,乃是明代最伟大的水利学家。即便到了近现代,他的水利思想依然被继承。
可以说是中国水利史上,不可忽略之人物。
张轩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是娱乐都没有,只能爱上看书,时间长了,也别有一番滋味。潘工部之书。《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等。这些都看过,如果说看得多精细,得之真传,却是未必。但是很多事情还是知道的。
张轩认为,潘季驯水利思想之中,以束水攻沙最为精妙。
黄河最大的问题,就是沙含量过高,堆积河床,时间一长,黄沙堆积,就成为了地上悬河,自然会决堤。
潘季驯利于水流特性,缩紧黄河河道,令黄河水流速度增加,加深黄河水下切之力,用河水来清理黄河河床。
这样一来,省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最最重要的是,免除了黄河决堤改道之苦,要知道每一次黄河改道,对黄河周围的百姓来说,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
不过,张轩对潘季驯的治水思想未必是全盘接受的,他说道:“蓄清刷黄,却未必是妙策了。”
什么是蓄清刷黄。
就是将淮河水位人为的抬高,然后淮河水冲刷黄河河道。来维持黄河下游的河道。
其实这里面还有两个说不得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就是保障泗州皇陵,泗州皇陵乃是朱元璋的祖坟所在之地,是万万不能被淹的,而张轩所在这个绝壁危城一般的高家堰,就是用来保护泗州的。
第二个理由,就是保障运河用水。
很多人以为京杭大运河,就如同而今的南水北调工程一般,河水直接从南方流到了北方,其实不然。
古代的施工技术,有很多问题。
山东一带,几乎成为闸河就不用说了。即便是南边的运河,也需要多方补水,才能顺利的让船只航行到京师去。
抬高洪泽湖水位,也是为运河补水的一个方式。
只要建都在北京,京杭大运河就是一条生命线。根本不可能不管,甚至其战略重要性,要在两淮百姓之上。
两淮百姓即便是着了灾,还能安抚下去。但是一旦京师断了粮,朝廷可就维持不下去了。
所以,几乎所有治河之臣,都知道一个潜规则。
黄河固然重要,但是运河的重要性,还在黄河之上。而两方水脉相连,形成一个复杂的水系系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轩敢肯定,潘季驯所有的方案,决计不是最好的方案,而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折中考虑。
张轩不能将潘季驯复起于地下。但是却也要大夏治水之臣。放开思想来搞。
他从张家玉的话语之中,就知道张家玉所想的治水方略,不过是将这里恢复原状而来,将洪泽湖南边的高家堰,再次修建起来,甚至重修运河。
张家玉躬身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张轩说道:“明成祖建都北京,这运河就成为了大明的龙脉所在,而今国朝北伐,这一条运河,却没有怎么用。”
“这是国朝海运技术,远在前朝之上。”
“故而这大运河虽然好,但是到了本朝,就算寿终正寝了。”
“朕何爱一河而不爱天下百姓。从此南北粮纲转运,全部走海道,乃是本朝定制,敢再言掘运河者,斩。”
“既然这运河不用了,朕想看到的,乃是黄河,淮河,长江,各行其事。”
“两淮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束水攻沙是要的,但是蓄清刷黄,却不用了。”
张家玉说道:“陛下爱民之心,定能感动上苍,只是如此一来,治河的国策就要变了。臣也想过令淮河与黄河分离,只是水形利下,陛下既然没有重修运河之心,不如就此河道,令黄河入洪泽湖与淮河聚集,然后从洪泽湖顺着运河旧道,直通长江入海。”
“臣已经查过,黄河入海故道,只是浅浅一道水。想让黄河就此入海,要下大工夫了。”
张轩听了,心中也明白。
不管束水攻沙之法,再怎么厉害,但是也不可能完全的解决黄河沙多的问题,越往下游,河道积累的泥沙就越多。
本来洪泽湖湖底的位置,就比黄河河道的位置,低上不少,之前是因为洪泽湖水多,故而黄河不会灌入洪泽湖。
但是而今洪泽湖水位一泄千里,黄河水自然找更低的地方流。
就造成了而今这个局面。
如果按照而今形式,将黄河,淮河,长江归为一处,通过长江口流入大海,看上去倒是省事了,但是张轩却觉得其中有大隐患。
张轩对张家玉说道:“张卿以为,这样的话,这一套水系,能坚持多长时间?”
张家玉沉吟了好一会儿,说道:“臣不知道。”
“扬州地势在江北也是比较高的,从洪泽湖到扬州地势一路走低,但是到了扬州附近却不一样了。地势虽然不算高。但是却也可以挡住流水。”
“这样一来,黄河泥沙堆积之下,扬州附近的地势,只会越来越高。至于什么时候填高到,水势倒流,臣实在不好推算。”
张轩对这一点,也是明白的。毕竟他当初也是打过扬州城的。
不说别的,单单说运河。
明代刚刚修运河的时候,扬州这一段运河水,是从南向北流的,后来洪泽湖水漫,屡屡倒灌。到了清代,干脆变成了从北向南流。
成为洪泽湖泄洪一条水道。
单单看水的流向,就知道,其实这条入海之路,并不是那么顺的。
不过,而今积蓄水位太高了。方才畅通无阻的流入长江之中。
甚至说,畅通无阻这四个字,都要打上引号。
因为很简单,即便是而今,扬州一带,也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河道,而是近乎平地三尺水的流淌着。
即便将来好生修整,人工挖掘出来一条河道,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十年,二十年?
张家玉也是心中没有底气。
张轩说道:“这还不是朕最担心的,黄河水师凶猛,但是长江水势就弱了?淮河水就是软柿子吗?”
“而今三水归为一江,长江下游的河道,就能支撑得住?”
“万一黄河泥沙将长江下游水道给堵塞了,那就是天下水灾了。”
黄河泥沙会不会将长江下游水道给抬高,以至于长江入海不畅快,这个可能有没有?可能不能说没有,但是张轩也觉得可能性不大。
只是一想想这个可能,张轩就已经不寒而栗了。
(https://www.shubada.com/50175/6204870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