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 第561章 兴办学识堂

第561章 兴办学识堂


大炎帝都。

  收到陈安来信,得知他准备于大炎全境之地,开设学堂,教化万民识文断字的事情后,陆逸激动的一整晚都没有睡觉。

  “好!好!好啊!”

  “君上此举,可称万古一帝!”

  “天下学识,历来皆掌握于极少数人之手,此举开万民以教化,天下共一。必可保我大炎,长久不分!”

  大炎七年,仲夏。

  大炎朝廷对外颁布法令。

  举国开设学识堂,招募各处识文断字之士,入堂教学。

  凡拥有大炎民籍之人,不分男女老幼,皆可入学识堂学习文字。

  一时之间,大炎境内的无数士子,争相报名。

  武卒以战功扬名,文士以学识扬名。

  虽然很多士子本身的学问也不高,但他们认识字啊!

  何况朝廷也没有说,必须要把进入学堂的人都给教育成饱学之士。

  只需要教会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识文断字,看得懂朝廷发布的公告和法令即可。

  按照朝廷法令的意思,就是为了教会大炎境内的百姓们,都能够看得懂大炎的文字,说得好大炎官方语言。

  而且此举不仅可以扬名,还有饷钱可拿。

  这让之前总被周边邻居嘲笑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众多文人士子们,感觉到在大炎这片土地上,终于有了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朝廷出此法令,让一众想要参军报国,却又因体弱不强,武艺不精的文人们,如何能够不激动兴奋?

  随着朝廷法令传达至各地,一些家中富裕的文人学士们,甚至还主动自掏腰包,修建学识堂。

  一时之间,倒也有不少人因此而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

  大炎七年,秋。

  陈安一行人,巡游至水玉府。

  作为大炎帝国治下的稻米主产区之一,此地的秋粮收成,事关朝廷粮库是否能够充盈。

  所以对于大炎各地的粮食作物的产量,陈安还是比较在意的。

  虽然现在大炎帝国已经不用再对外用兵,但是工地上面的那些人,还是得养活的。

  想要把大炎陆运和水运建设到全境之内,互通有无,四通八达的程度,可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朝一夕之功。

  人力这一块,他现在倒是不担心,毕竟抓了那么多国家的人去干活的。

  主要是物资这一块,才是重中之重。

  当初就因为“水玉之地,多河流湖泊,盛产稻米、鱼虾等物。”这句话,他才不顾众人反对,不惜耗费巨资,组建大炎水师,攻打水玉的。

  本以为现在这个时候,他来此地,能够看见的全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结果到了地方以后,他这才发现现实之中的景象,与自己的想象之中的景象,相差遥远!

  一眼看去,稀稀落落的稻田之中,那些还没有收割的稻谷,长势还算喜人。

  和他想象之中的良田万顷,稻谷金黄一片景象,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作为我大炎稻米主产区之一,此地的种植面积,怎么会如此少?”

  “那些荒芜之地,是不适合种植水稻吗?”

  听见陈安的询问,众人也是面面相觑。

  这个问题,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知道他们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的陈安,当即做出决定。

  “孙鸣,你先带大军入城。钢铁、天正、小茶壶,你们三个随我去找附近的农户问问情况。”

  对于他的安排,众人自然不会拒绝。

  带着几人离开了大部队,陈安便直接奔着一处正在收割稻谷的农田而去。

  看着田地里面忽然出现了几个气势不凡的外人,正在忙活着收割稻谷的一家人,也是满眼疑惑。

  “不知几位贵人来我们这里,有何贵干啊?”

  听着那为首的老者询问,陈安也是笑着应道:“老伯,我们是路过此地的行商。见到此地稻谷长势虽好,但种植面积却十分稀少,心中好奇,便特意前来打听一番。”

  听他这么一说,一家人立马露出戒备的神色来。

  陈安见状,立马对凰舞使了眼色。

  后者会意,笑着掏出一些铜币来。“老伯,这是我们东家的一点心意,算是耽搁你们一家收粮的补偿。”

  老者本想拒绝,跟在他后面的汉子,却是十分欣喜的上前将钱币给接了过去。

  “贵人出手当真大方!这可是足足十钱呢!”

  老者见状,也是无奈叹道:“都是庄稼汉子,不懂礼仪,让几位贵客见笑了。”

  陈安摆手。“无妨,老伯不如趁此机会歇歇手脚,替我等解惑一番。”

  “嗯!也好!就当是歇脚了。”老伯应了一声,走到田埂边上坐下,这才开口和陈安几人解释起来。

  “原本那些荒芜的地方,也是可以种植稻谷的。不过因为朝廷的税赋太多,我们种的越多,上交的就越多……”

  “加上最近几年,我们大炎朝的疆域面积越来越大,需要供养的人口也是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上缴的税赋也就越来愈多。”

  “好多人都在说,我们这里上交的稻谷,都被朝廷给运到别处,拿去供养其他地方的人去了。”

  “让我们种粮供养朝廷兵马,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自然是不会说什么的。”

  “可是朝廷拿着我们的粮食,去供养别的地方的人口,我们心里都是怨气的……”

  听到这里的陈安,也是眉头一皱。

  是人,都会存在私心,这一点,他无法改变。

  但如今这方疆域之地,凡日月所照,山河所至,目之所及之地,皆为大炎国土,生活在上面的百姓,皆为大炎百姓。

  调拨此地稻谷,供养其他之地百姓,陈安不否认。

  但!

  别处之物,亦调拨至此,同样供养着此地百姓啊!

  此地会有这样的传言,故意怂恿百姓弃耕,显然是有人故意使坏。

  “老伯,不知你们这边的粮税几何啊?”林天正开口。

  他和陈安不同,他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不是此地官员故意加重税收,没有按照朝廷规定的税收标准征粮。

  老者一听,想都没有想,便开口应道:“十税三啊!怎么?难道其他地方的税赋与我们这边不同?”

  林天正闻言,当即摆手道:“同为大炎治下,税赋自然都是一样的啊!”

  陈安却是眉头一皱,他平时不怎么过问朝政,现在得知十税三的征粮标准,才发现这个标准的确是有些高了。

  难怪这老者刚才说,种的粮食越多,心中的怨气就越大。

  看来大炎朝廷的税收政策,该做出调整了!


  (https://www.shubada.com/49435/1111079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