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番外·朝鲜平辽之战
“终于到了……”李来亨喟叹一声,从湖北到应天,再从应天沿着运河北上,这一路上重见这属于汉家的好河山。
“顺天——”李麓看向京师高大的城墙,作为昔日跟随李自成杀进京师逼死崇祯的一分子,他的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
“走,先带你去我家,你这风尘仆仆的模样可不能去见陛下和爹。”李来亨兴冲冲地扯着李麓往家走,这一路舟车劳顿他也很累,急需休息。
到了家中,李来亨指着李麓并不熟悉的人物说:“这是你弟妹,这是你几个侄儿侄女。”这些日子李来亨也和李麓科普过两个世界的不同,他迎娶了明宗室女,并生下好几个孩子。
“老爷,这就是那位大伯吧。”温婉娴淑的朱夫人看向面容和自家丈夫类似,但更显沧桑的李麓。
和忠贞营联姻的宗女都是高夫人精挑细选的,除了李过所迎娶的朱盛蒗姐姐性格清冷,眉目有几分肖似朱媺娖之外,其他都是贤良淑德的封建标准贵妇人。
“是的,这是我兄长,李麓。”李来亨给他们介绍。
“大伯好。”朱夫人温柔地向李麓打招呼。
“大伯好。”孩子们也好奇地看向李麓。
“走走走,你先去洗刷洗刷,这一路我感觉都我酸了。”李来亨拽着李麓走了,把他按在水桶里让人给他洗刷。
“哎哎哎,别忘了刷牙。”李来亨让人把牙刷牙粉送进去,强烈要求给李麓好好清洗一遍,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清洗干净的李麓还是那副样子,李来亨叮嘱他:“明天咱们先去见一下爹,再和爹一起面圣。”
“……好。”想到要见李过,李麓的手指就下意识抽搐,心中一片酸楚。
第二天李来亨带着李麓来到延安郡王府,李麓颇有一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意思。
“哥。”年近二十正准备成婚的李来忠向李来亨打招呼。
李过的夫人也招呼李来亨:“来亨来了,这就是你哥哥?长得确实和你很像,就是长你几岁。”
李来亨在湖北找到自己亲哥哥的事已经传遍京师。
“正是,娘,爹怎么样了。”李来亨询问李过的去处。
“今早他就在等你。”朱氏抿嘴一笑,对李来忠说道:“忠儿,带你哥去见你爹。”
“好。”颇为跳脱的李来忠给李来亨和李麓引路,他长相模样都随了娘,身材却像爹,朱媺娖见了都在心里感叹,好一位金刚芭比,和《十万个冷笑话》里的哪吒一模一样。
“爹,来亨哥和他哥哥来了。”李来忠把这俩人领到李过面前。
“你先下去吧,我和来亨还有话说。”李过先打发走李来忠,才把视线移到李麓身上。
李麓已经跪在地上,把头深深埋在腿上,泣不成声。
“好孩子,苦了你了。”李过站起身来,把李麓抱进怀里,轻轻拍打他的脊梁,这坚硬的脊梁到死都没有弯下去。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李麓死死咬着嘴唇,快四十的汉子,泪水却如断线的珠子一样一刻不停地流下来,打湿了李过的衣裳。
“好孩子,苦了你了。”李过一遍一遍地说着,可也忍不住流下泪水。
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夔东十三家二十年血战不屈,宁可举家自焚也不投降异族,这些人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们没有穿越者的外挂,他们不熟读史书前知五百年后知三百年,他们只是一群挣扎求生的草民。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千古艰难惟一死,多少人一念之差降了,又有多少人苟全性命,但他们依然宁死不屈,誓死不降。
李过轻抚着他的背,他能察觉到李麓身上的累累伤痕,这和李来亨一点儿都不一样,在李来亨跟着朱媺娖下广东以后他就没再受过伤。
过了许久许久,李过笨拙地擦去李麓脸颊上的泪水,“咱们该去见陛下了。”真难为李过用这么柔和的声音说话。
“好。”李麓擦擦眼泪,他也很好奇,这位崇祯之女、坤兴女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能兴起如此事业。
朱媺娖对正史版本的李来亨也好奇已久,可真见了面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谢谢你为我家出生入死?额,这么没情商的话她还说不出来,傻子都知道李来亨是为了什么。
“苦了你了。”她的伶牙俐齿这一刻好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只能干巴巴地安慰。
“算了,你接下来想要干什么?”朱媺娖打算说点儿现实的,她没考虑过正史版本李来亨回去的可能性,回去干嘛?再一个死?
“如果你不愿打仗我可以——”朱媺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麓打断:“不,不要,我要去朝鲜,我要亲自解决顺治那个东西。”他咬牙切齿地说。
“啊?好吧,那也可以。”正史版李来亨的水平不差,甚至比起她这些“温室的花朵”还要强一些,他去朝鲜风险不大,朱媺娖考虑一下,便答应下来。
“只是这还要安排安排。”她目光柔和地看向李麓:“这段日子让他——”她指了指自家的李来亨,“带你去看看故人,只是不要把过去的事说出去,也不能见于字纸。”虽然她告知很多人未来,但她终究不想让这些事光明正大的摆在台面上,心照不宣就好。
李麓答应了,朱媺娖不知道再说些什么,看着这个苍老黝黑版本的李来亨,她只能轻叹一口气,让他们下去。
他们离开后,朱媺娖发了一会儿的呆,朝鲜的事也该提上日程。
正史版李来亨见了很多故人,除了远隔重洋的郝摇旗还有死在潼关的刘体纯,京师很繁华,这繁华甚至是在天津开埠后转移了一部分以后的。可这繁华不是他所想要的,很快他就通过李来亨上书要去朝鲜前线。
朱媺娖给他封了一个千户,就让他去了。这些日子李过也想让他娶妻生子,可他对这些事毫无兴趣,一日一日只磨刀沥血想去朝鲜报仇。李过拗不过他,只好放弃。
可平朝鲜要先解决李棩的问题,面对臣子的上书朱媺娖直接表示曾经虽有救国之劳,但现在已经断绝宗藩关系,朝鲜还和女真一起攻打宗主国,朝廷上下是没有这个义务再去救一次朝鲜的。而且顺治那里一直很想取代李家得到宗藩认证,年年上书。
李棩很惶恐,他爹已经过世,那他就是新一任的朝鲜国王,身边还是有很多朝鲜流亡臣子,面对天朝上国的追责,他还年轻不够成熟,今年不过二十余岁,什么没干只一个劲读书。
他知道如果大明不保护他,别说以郡王世子身份读书,就是连命都不一定保住 。
他急忙想办法走门路打探消息,他娶的是宗室女,跟来大明的几个姐妹也都被朱媺娖许给宗室子,尤其是他二姐朝鲜淑安公主被许给鲁王朱以海做继妃。
李棩很快就打探到消息,据说朱媺娖因为那位来自朝鲜,在昌平崇祯墓前,绝食七日而死的崔孝一,对朝鲜的态度还在犹豫中。
……夏四月,清豫亲王(应为睿亲王,记载有误)多尔衮引兵入关,三桂降,合击自成,大败之,清乘胜据北京,受朝贺于武英殿,令天下剃发。孝一独不朝贺、不剃发,诣怀宗烈皇帝陵,昼夜临不食死,实五月十九日乙巳也,三桂收而葬之。义州朴士明从世子入关,目其事,归言之甚详。
——成大中《青城集》卷七《黄一皓及七义士传》
李棩心急如焚,而朱媺娖同样示意锦衣卫可以派人暗示一把李棩。
李棩终于在顺治的使臣又一次到达京师以后上书,他在奏疏里表达自己国家数遭磨难,先有壬辰倭乱,后是东虏入侵,更是一念之差背弃宗主,说明他家上不能承天命,下不能抚庶民,今愿意举国而投,只为救朝鲜百姓于水火之中。
终于得到她想要的东西,朱媺娖长舒了一口气,可她并不想以这样的方式将朝鲜收入囊中。一是吃相不好看,二是朝鲜那穷山恶水只有地理重要,实际价值并不高,统治还很麻烦。
她连忙推辞,表示自己虽然对昔日救朝鲜于水火,但李氏竟敢断绝宗藩关系,和女真一起攻打前宗主国此事,是可忍孰不可忍,希望他们知错能改,只是举国的事就免了,李棩无朝鲜寸土,还要自己去打。
李棩差点儿被吓出一个心肌梗塞出来,尤其是身边臣子想要组织人把顺治的使臣揍死,却被反杀这事更让他惶恐。连忙上书表示自己只愿做天朝上国的臣民,不愿为那东虏治下亡国之臣。
三辞三让以后,朱媺娖才心满意足的表示因为朝鲜背弃宗藩关系,且反过来攻打宗主国本应罪无可恕,但看在崔孝一等人忠心耿耿的份上减罪一等,改外藩为内藩,改国为省,册封李棩为朝鲜郡王,同黔国公例世镇朝鲜,朝鲜例律也将同大明律施行。
同时朝鲜各地土地造册登记,清点黄册,承认顺治在朝鲜的授田情况。
这是为了减少收复朝鲜的阻力,让那些因满清入侵而获利的既得利益者减少反抗之心,而实行大明律也是为了彻底废弃两班制度。
朱以海娶李棩的姐姐不是白娶的,她决定收复朝鲜以后就让鲁王王全罗道庆尚道,朝鲜八道被割去四分之一,还是颇为富裕的两道,这是为了在朝鲜埋一个钉子,方便继续移民。
李棩不过是郡王,朱以海可是货真价实世袭罔替的亲王。
可不管怎么谋划,这朝鲜还是要通过战争才能拿回来。
李棩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期待回到汉城,南京这里什么好东西都有,回到朝鲜就只有泡菜、泡菜、泡菜,当然他期待不期待都没用,朱媺娖已经不打算让他这个成年人回到朝鲜,而是让他刚刚三岁的嫡长子李哲(朱媺娖给起的名字)回去。
1666年,在张煌言和李来亨到来的两年后,朝鲜平辽之战打响了。
果不其然,咸镜道的“北道精兵”反抗非常激烈,这些人加入了“朝鲜八旗”,一翻身成为人上人,享受到了从来没有的待遇,自然反抗激烈,让主力的李定国焦头烂额。
反倒是跨过鸭绿江出发的偏师平国公高杰一队打得不错,很快就占领平安道。
水师这里朱成功亲自指挥,击垮了那卵用没有的朝鲜水师,从全罗道登陆。
朝鲜不怎么想让李氏王朝回来,对大明天兵的态度也不热情,但当他们得知明朝改外藩为内藩、承认分田结果、援引大明律的时候,反抗烈度瞬间降低了几个指数。
李定国依然在咸镜道焦头烂额,直到1666年结束,1667年到来也没彻底攻下咸镜道。最后还是高杰和现建州卫指挥使东莪格格的女真精兵派兵救场,顶着严冬在1667年正月才彻底打垮咸镜道的“北境精兵”。
这个时候满清大势已去,虽然还有黄海道、江原道、京畿道三个道(朱成功打下了忠清道)在手,可实际上谁都知道满清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
果不其然,那三道上出现大量义军,守城长官因为都是满清的臣子,所以见势不妙干脆投降了东莪格格。
李麓心心念念想的打进汉城去、活捉小福临也因为顺治的蹈火自焚而没能成功。
朱媺娖是不信顺治有蹈火自焚的勇气,但从政治上顺治已经彻底终结,朱媺娖也不会为他“搜山检海捉福临”,他不配。
随手把缴获的元玉玺扔到孝陵供奉,通知通知鲁王该走人,李棩那里也要收拾收拾。
当然,因为顺治放火烧宫这件事让本就艰难的朝鲜王宫建筑(没有群)更雪上加霜,只是关于这点儿朱媺娖可不会出钱帮忙。
她只是欣慰,从1619年开始的萨尔浒之战,到1667年高杰带兵(又是他)打入汉城,48年的时间耗空了大明王朝,到如今终于有了一个终结。
她眼角隐有泪意,这个时候她才清楚地认识到,终于完成了自己目标,或者说所有穿越明末的目标——消灭满清。
(https://www.shubada.com/46366/1111123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