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当年今日
杨泽与其说是在向朱广权请教,不如说是在试探。
他想知道这位老资格的本土教练,是否还有当年的雄心壮志。
如果有,让集团增加球队的投入是有可能的,至少要让这位老帅在退休之前,再体验一把冠军球队的荣耀。
如果没有,那就继续保持现状,以锻炼年轻人为主,保住超级联赛的资格就行,至于其他方面的安排,再另做打算。
要知道,十五年前打进世界杯的那支国足的阵容中,几乎整条中轴线上的核心球员,在他们小的时候,都曾经跟着朱广权到足球王国巴西,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海外留学。
赵哲当初因为年纪太小,没被选上,同在辽东少年队的其他队友们当中,去了仨!
这也成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当时的80名小球员从少年到青年,一直待在巴西和当地球队练习和比赛,此后回国,成为了支撑起龙国足球职业化的核心力量。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到现在仍然还在球场上比赛。
只是杨泽并不确定,如果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再组建类似一支球队到国外去训练和比赛,还会不会有效果。
毕竟现在世界足坛的主流,已经越来越职业化,大多数的中小球队都寄希望于让年轻人踢出来,然后卖个好价钱。
朱广权的视线从球场上移动到几乎坐满的四方看台,再转到替补席上的年轻球员脸上,不由得陷入沉思。
杨泽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位久经考验的老帅又如何不知?
别的不说,自从他因为成绩不佳,被解除国家队主教练职务以来,八年时间里走访了全国各地的青训营,想从中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再组建一支像当年无敌青年队般的队伍。
只是越来越急功近利的现代足球,已经容不下那种慢工出细活的人才培养方式。
没有任何投资者会把巨额资金,投入到一支五年后才能出成绩的青年队身上。
球队成才率不确定只是其中的顾虑之一,更大的顾虑是,谁也不知道五年后自己的企业是否还在。
这就是除了国企之外,大部分足球领域投资者要面临的血淋淋的现实。
朱广权沉思良久,决定从当年的事情说起: “杨总,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太阳足球队?”
杨泽其实很喜欢听老人们讲过去的事,一手撑着下巴,将视线从球场上收回,注视着老帅:“嗯,这件事我只听说过大概,您详细说说。”
朱广权对杨泽表现出来的倾听状,似乎很满意,微笑说道:“1992年,那时候我们还没有甲级联赛,那年夏天我们从全国各地召集了1977-1978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在辽东和津海两个赛区进行选拔,第一次初选从上千人挑了80人,然后到京城继续进行第二轮筛选,留下48人前往广南府进行冬训。
“最终在经历第三轮筛选后,才选出22人的精英,组建成太阳足球队。”
“国家信任我,指定由我带着太阳足球队前往南美洲,到那里去和当地的球队一起训练,一起比赛。
费用由球员所在的地方体育局出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四由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深城太阳饮料冠名赞助。”
即便在网络上已经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但是面对亲历者的讲述,杨泽依然听得很认真,充满求知欲的问:“嗯,然后?”
“队伍组建完成时,当时的大领导特地到训练基地看望我们,对我说,要培养具有高度道德水准、良好心理素质、现代技战水平、勇猛顽强敢于拼搏的足球运动员!”
朱广权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后来我们到了巴西,才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在国内想像的还是太好了,以为人家当地球队和我们一样,也很重视这次合作交流。”
“可是实际上,对方给我们准备的是一排…”
朱广权想了想,比喻道:“知道以前地方上国营厂的居住区吧?一排低矮的平房,前面全是泥地的住宿和训练条件。”
“嗯,知道。”杨泽点点头:“我小时候住过一段时间类似的地方。”
“住宿条件不好倒还好说,咱们国家的人向来是能吃苦的。”
朱广权摇头苦笑:“可是最大的问题马上就出现了,后勤跟不上,那些孩子们每天都吃不饱饭,晚上根本饿得睡不着。因为条件太差,我们带去的厨师也跑了。”
杨泽抿着唇,哑然无语。
这事要不是听当事人朱广权亲口说的,他肯定不相信。
我们千挑万选送过去的未来的希望,在别人的国家,竟然是这种待遇。
晚清送到西方学习的童生,待遇都比这帮踢足球的要好得多。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朱广权叹气说道:“后来我没办法,只好借了钓具,到附近的河里钓鱼,给他们熬汤喝。”
“孩子们也争气,并没有辜负我们的苦心。”
老帅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也仍然想着学成以后要回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朱广权苦涩说道:“然而欲速则不达,22个孩子里,有一半因为训练强度过大而导致受伤,因此严重影响到他们后来的职业生涯。”
“杨总,太阳足球队的经历给我提了个醒,”朱广权语带愧疚:“在青少年阶段不能拔苗助长,训练和比赛的安排,不能违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当年那些被国人寄予厚望的希望之星们,在国外竟是这么熬过来的。
杨泽默默的点点头,又问:“后来呢?”
“后来?可以说我们成功了,但是也失败了。”
朱广权摇头笑笑:“后来我们每年都回国参加比赛,和其他职业队相比也是胜多败少,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杨泽愣了愣,微微眯起眼睛,想了想就知道个大概。
当初亲爹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们,眼看着能成为摇钱树,一下子就变成香饽饽。
果子熟了,自然就会冒出来许多摘桃子的人。
古往今来,从未变过。
(https://www.shubada.com/44431/1111106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