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隐秘事务府的动向
刘林,副军将军刘封之子。
按理说,他应尊称刘禅一声叔父。
然而,刘林与刘禅年龄相仿。
当年刘封仍名为寇封,已不算年轻,诸葛亮入川之际,刘封也是入蜀大军的将领之一,年逾二十,因勇猛过人,担任副军中郎将。
那时,他已有子,即年纪与刘禅相差无几的刘林。
只是世事如梦,刘封英勇,在汉中大战中声名大噪,上庸战役中亦立下赫赫战功。
只是盛名难负,或许是诸葛亮洞悉了他的野心,或是刘封日益骄纵,所以在刘封与孟达结怨,失去上庸之后,诸葛亮借机让刘备亲自下令,处决了刘封。
对此,或许是刘备冲动所致,或许是为平息荆州一系的愤怒。
总而言之,刘封之死,既是意外,也是必然。
自刘封逝去,作为刘封之子,刘林的地位变得颇为微妙,尤其是在这种状况下。
刘封至死仍是刘家之子,其名字铭刻于宗庙族谱之中。
然而他的身份特殊,又是先帝战死者之子,这使得刘林一直尽力让自己变得默默无闻。
然而,不幸的是,他的沉默并未带来安宁,今日的宴席,再次将他拉回了现实的漩涡。
不仅如此,今日的宴席更让他内心忐忑,原因在于刘禅出征之际,成都空虚,一些不应出现之人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
苍穹之下,星辰见证,刘林发誓,他渴望将那些异端用星辰之链捆绑,呈献给他的堂兄刘禅,就算刘禅身在遥远的秘境,交付于严颜、庞羲两位贤者亦可。
他唯恐引来无端的纷扰。然而,那人却以神秘的话语动摇了他的决心。
将他献祭以博取荣宠固然明智,但日后的校事府在西川大地施展力量时,刘禅岂会忘记这个不应存在的侄子?刘林费尽心机遁离世人的视线,难道要为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再让自己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那些质问虽朴素,却字字锥心,令刘林手中紧握的星辰链索最终无力地坠落在地,正如那人所言,他似乎别无选择。
刘林明白这些人的意图,他并非拥有奇异天赋的奇才,但他绝不愚笨。无权、无兵、无职的他,只是个徒具其表的傀儡,连登上舞台的资格都不具备。然而,他拥有最宝贵的财富——他独特血脉引发的瞩目。他的身世、身份象征着成都有无数双眼睛日夜窥视着他。
然而,那人的话犹如警钟,将他交出,就能满足一切吗?若他沉默如初,无所作为,或许还能保全生命。但这正中对方下怀,因为他们找上他,是为了利用他的存在吸引那些人的注意力,以此掩护他们寻找那些隐秘的目标。
至于他们要寻找何人,刘林无从知晓,也无意探究。他只盼这个可恶之人尽快离去,让生活重归宁静。然而,这个愿望犹如梦幻泡影。
他已尽力保持平静,一切看似未变,但在那人出现的第四日,刘禅的宴请函翩然而至。甫一复国的刘禅,在犒赏群臣之后,举办了一场家族宴会,而他这个“局外人”竟也被邀请在列。
此刻,刘林心中翻江倒海,仿佛天穹即将倾覆。家宴按部就班,不见预想中的刀光剑影。
刘禅已登基六年,若加上先帝刘备在世执政的岁月,将近十年矣。他的弟弟刘永已至适婚之龄,朝臣们正为他挑选王妃,吴太后也为此忙碌。而年仅八岁的刘理已启蒙完毕,引导他启蒙的孟光尚未离府。
对待这位年幼的弟弟,刘禅并不苛刻,至少他不相信这位弟弟有颠覆乾坤的能力。至于刘永,刘禅心中矛盾重重,那些过往之事,无论刘永是否知情,那些人都是打着他的旗号行事的... ...
在混沌纪元的一章武初期,刘备登基创建梦幻国度,刘禅被立为首位龙裔太子,虽地位未被天命所显,却早已在群臣心中预定了位子。
紧接着,在翠玉之月,刘永被父皇册封为鲁地之王。
连尊贵的司徒许靖也为他宣读封号,这项荣耀就连刘禅也未曾拥有,诏书上的每一个字皆由刘备亲手挥毫。
“吾儿永,领青壤之域。吾秉承天意,承袭伟业,追溯古训,建汝王国,居东方之地,统御龟蒙,世世为帝国屏障。哎,敬听朕命!鲁邦之地,教化深远,美德流传。汝应秉持仁心,遵礼待民,福祉共享,慎戒勿忘!”
每次刘禅瞥见这份封地文书,总会啧啧称奇,看似粗犷的父皇,实则师从卢植先贤,文采斐然。
词藻之美,令人赞叹。
而他自己呢?
“吾儿刘禅,封为储君,师从某大师学习此术,又随某大师修习彼艺。”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刘禅提及此事时颇感尴尬。
尽管刘备明确告诉刘永,鲁国仅是帝国附庸,但王朝更迭,最亲近中枢的总是关键。
这些言辞背后的意义深重,加上刘永身为嫡子的身份,自幼聪慧,品德兼优。
坦白讲,若非年幼,加上西川世家与现世间的纠葛,有时刘禅也会认为,刘永更适合成为一位明智的帝王。
然而,这些设想已无从谈起。
今日的皇家宴会,表面上和乐融融。
吴太后尽力与每一位宾客交谈,关心刘林是否缺少所需,生活是否安好。
她询问刘永是否有心仪的女孩,又关切刘理的学识进度,同时也会向张皇后打听后宫的状况。
最后,她还会逗弄小太子刘璿,竭力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尽管她竭尽全力想让大家放松,但这样的和谐显然不是单凭一介妇人所能营造的。
即便她是大汉的皇太后,也无法逆转这个事实。
沉默寡言的刘林,始终微笑的刘永,懵懂的刘理,以及洞察一切却保持沉默、让人捉摸不透的刘禅。
这场宴会,让人吃得如坐针毡。
历时一个多时辰,这尴尬的氛围终于在宴会尾声消散。
吴太后带着刘理,张皇后携小太子刘璿先行退场,刘理年幼,虽已被封为梁王,但仍居住宫中。
刘禅不会做出拆散亲人的事,无论今昔,这一点无人能指责。
刘永则如同刘林,早早离开了皇宫,一个不愿停留,一个不能停留...
他们本以为刘禅会在告别之际留下神秘的暗示,然而等待片刻后,见刘禅并无特别示意,只好恭敬地退去。
然而,就在刘林即将踏入府邸之际,一位陌生人拦住了他的去路,手中亮出一枚奇异的徽章。
那是刘禅身边的秘卫,刘林一眼便认出,随即无奈地叹了口气,明白逃避不了即将到来的命运。
他并不责怪刘禅的安排,至少他曾在家中宴席上受到礼遇,保全了尊严。至于刘禅的意图,他已经不愿深思。
“陛下有召,请公子勿让下属为难。”
秘卫简洁地行礼,邀请他去见刘禅。
刘林自然无法拒绝,轻轻点头回应。
如同来时无声无息,此刻他又重返皇宫,但这次无人察觉,直接被引领至刘禅的书房。
面对专注研读、品茗的刘禅,刘林只能俯首跪地,静待裁决。
一声“叔父”之后,他不再多言,因为他深知此刻言语已无济于事。
“近来,黄皓禀报,府上似有尊贵访客莅临!”
刘禅直截了当,刘林内心一沉,明白逃避不过了。
“确是曹氏校事府之人!”刘林没有掩饰,直言不讳,“但他们并未透露详情,侄儿未采取行动,也无法行动!”
“嗯,那你认为他们找你何事?”
“侄儿不明其意!”刘林这次选择了沉默,“侄儿只知应行之事,不应行之事!”
(https://www.shubada.com/44208/11111123.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