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杨绣枝要雄起
只是这个时候咱们的国家实在是很穷,偏远地区的农村就更加穷了,村里越穷就更加没有条件搞集体经济了。
再加上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又处在计划经济时期。
全国的交通也不发达,因此山上的好多山货都无法销售出去,好多好东西只能让它烂在山上当肥料了。
这个时候的农作物产量又低,所以就算是二大爷他们几个村干部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村里目前的现状。
二大爷一坐下就说了自己过来的原因。
原来他是特意上门来请杨绣枝当粉条作坊的小组长的。
知道是二大爷的一番好意,但是杨绣枝还是直接拒绝了!
二大爷十分不理解,于是就开口问道:“为什么不愿意去粉条作坊?到作坊当个小组长总比你下地挣工分强多了吧?
大丫头,我可听你爹说,你跟你婆家已经分家了,县城里的工作也给了你小姑子了。
你不在家老老实实的上工,拿什么养三个孩子?
再说你不是打算把你跟三个孩子的户口都迁回咱们村吗?每年村里分的那点子人头粮够干什么?你努力不挣工分到时候你跟孩子吃什么?”
杨绣枝当然是不愿意留在村里挣那几个可怜的工分了,虽说她现在力气大,每天都能拿满工分。
但是要让她靠挣工分来养活自己和三个孩子,估计很难有顿饱饭吃。
将来三个孩子还要上学,还有其他的花销。
不光是自己和三个孩子,还有这一世对自己和小满掏心掏肺好的原主娘家人,杨绣枝也想要他们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这个愿望光靠在村里修地球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杨绣枝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如何跟二大爷解释。
看杨绣枝不说话,二大爷继续说道:“大丫头,虽说你是外嫁女,进粉条作坊担心会被人说嘴,但是做粉条的方子是你拿出来的,我相信村里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大丫头,你听二大爷一句劝,你爹娘兄弟能帮你一时,不能帮你一世。
况且你爹娘已经老了!他们还能帮衬你多久?
你的两个兄弟都是好的,这没错,但是你想过没有?他们两个将来也要娶妻生子,各人会有各人的家,你总不能让你兄弟他们帮你一辈子吧?
难道你想成为他们兄弟两个人的负担?”
杨绣枝知道二大爷是误会自己了!
于是急忙解释道:“二大爷,你误会我了!我不去粉条作坊的原因是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二大爷有些不相信,于是问道:“你说说看,有什么事情比挣工分、吃饱饭更重要?”
杨绣枝见都说到这份上了,决定干脆就跟二大爷实话实说好了!
有了当村长的二大爷支持,说不定事情真的能成。
于是就说道:“二大爷,我是想在家试着种黑木耳和银耳,如果真的种成了,我相信咱们杨家庄村民的日子肯定要好过很多。”
听杨绣枝这么说,二大爷有些混浊的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
他急忙开口问道:“种木耳和银耳这事儿我还真知道,听说在四川那边就有人种,可这东西它忒娇气了,它既怕冷又怕热。
咱东北冬天温度低天又太冷,光是保暖这一项就是个大问题,大丫头,你大概有几成把握能种成?”
杨绣枝想了想就说道:“如果能搭建暖棚过冬的话,应该有个六七成的把握。”
这时,作为村会计的杨老汉这个铁算盘开口说道:“如果建暖棚的话,加上烧的柴火和人工费,成本就有些高了,如果产量不高的话,就不划算。”
二大爷也点头说道:“大丫头,你爹说的没错,咱们村本来就穷,可经不起折腾。”
杨绣枝眼看事情就要黄了,那怎么能行?
于是忙解释道:“这个也不一定,爹,二大爷,还是那句话,今年我先在家搭个棚子种着试试再说。
如果真的试种成功了,就在村里试着小面积种植,我是不会让村里人跟着我一起承担分险的。”
见杨绣枝这样说,想到老伴儿回家跟自己说的村里的那些流言蜚语。
二大爷叹了一口气说道:“大丫头,你也别怪村里人,要试着理解他们,大伙儿这都是穷怕了,也都饿怕了。”
杨绣枝知道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她,还真没有怪谁。
于是说道:“二大爷,我真没怪谁,毕竟我要带着三个孩子回村里落户,就是给村里人添麻烦的事儿。
所以我就想着能为咱杨家庄做点什么,才会不成为村里人的负担,才能让村里人心甘情愿的接纳我们母子四个人。”
二大爷听杨绣枝这样说,提着的一颗心也算是放下了。
他笑的一脸慈祥的说道:“大丫头,二大爷没看错你,虽说你是个女娃娃,心气儿一点都不比男娃差。
今天你二大爷就把话撂这,我看咱们杨家庄将来肯定会得了你的济,肯定都能过上好日子的!”
二大爷的一席话,把杨绣枝的雄心壮志给激发出来了。
既然穿越和空间这种好事情都能让自己遇到,杨绣枝决定雄起一回。
于是她拍着胸脯豪情万丈的保证道:“二大爷,您就瞧好吧!我杨绣枝在这跟您保证,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够做到的,我一定会想办法让咱杨家庄的乡亲们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这时,钱小满也奶声奶气的大声喊道:“我会帮娘的,我相信娘肯定能做到。”
大伙儿一听她奶声奶气的话,再看她小脸无比认真的表情,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温馨和谐。
不过小满的话,大伙儿也都没有当真。
二大爷一脸慈祥的笑着摸着钱小满的小脑袋说道:“那满丫头可要跟你娘一起加油哦!”
钱小满小脸鼓鼓的,还是一脸认真的点点小脑袋,萌哒哒的样子逗得大伙儿又哈哈大笑起来。
既然决定好好干,杨绣枝就立马行动起来,她让杨老汉在村里申请盖房子的树,去山上砍树搭建种植棚子。
在两个弟弟和杨老汉,还有二大爷家的两个堂哥的帮助下,两家人花了整整六天的时间,在灶房旁边搭建了一个木刻楞的小木屋。
这种木刻楞的房子冬暖夏凉,还特别的保温。
(https://www.shubada.com/43485/1111131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