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貂蝉:我觉得他是个骗子
杏儿怀揣着那张纸,脸上带着些许笑意,脚步轻快向房间走去。
他回忆起刚才的情形,觉得小郎君人不错。
只是不知道学问怎么样?
就算小郎君学识不行,我也要在小姐面前说些他的好话。
杏儿拿定主意,笑容更浓。
刚到貂蝉房中,正要开口说话,却听貂蝉问道:“杏儿,你可算来了,父亲刚才派人传话,此时正要有闲暇,我们快过去吧。”
杏儿到了嘴边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貂蝉带着向王允书房走去。
两人穿廊过院,一会功夫,就来到了书房之中。
两人刚行完礼,就听到王允笑道:“貂蝉,为父这两日遇到一位奇才。你快来看看,他作的这首诗文,真可谓千古奇文。”
貂蝉正好奇到底是何种诗文,竟然让父亲如此推崇,应了一声,走到案前,只见平整的纸张纸上,几行熟悉的字迹。
貂蝉轻启朱唇,低声念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她对诗文颇有研究,刚念两句,就呆呆的怔在原地。
这世上竟然有如此雄文,刚读了短短两句,就让她心中汹涌澎湃,不能自已。
怪不得父亲对这诗文如此推崇,单这两句,就足以传世。
好不容易平复心情,貂蝉继续向下念去。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貂蝉读到此处,目光流露出几分抑制不住的狂热。
平复这种狂热,读完这首诗。貂蝉心中再也不能平静。
到底是何种境界的人,何种经历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精彩绝艳的诗文。
她细细品读其中的意味,只觉得如饮琼露,沉醉其中。
过了片刻,她才缓过神来。
这时,王允笑道:“貂蝉,你觉得此诗文如何?”
貂蝉应道:“这诗文女儿读了一遍,只觉得气势磅礴,犹如那长江之水,东流入海,往事千年,是非成败,都荡漾在这江水之中,真是好诗。”
王允笑道:“不错,不错,你从小就酷爱此道,府上也只有你才能品出诗中滋味。”
“你那几位大兄,整日忙于俗世,就没有这份雅兴了。”
貂蝉应道:“大兄们忙于政务,不像女儿这般无所事事。”
王允笑道:“他们都是俗人,不提了,这首诗,你若喜欢,抄录一份,回去细细研读。”
貂蝉点头,思绪却并没有停止,她越看此诗气象万千,不同凡响。越觉得这首诗不是刘隅所作。
这样的诗文,必然是一位历经红尘,初心不改的高雅之士所作,怎么可能出自一个恶名昭着的少年之手。
他小小年纪,能读几本书,历几件事,就敢说自己看破红尘,说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话语。
貂蝉看父亲依旧沉醉诗文的喜悦中,佯装不知,故意问道:“不知这首诗文,是何人所作?年纪几何?”
王允笑道:“是为父昔故友之子,刘隅刘云起所作。”
“他今年不过十八,却才智不凡,聪慧敏捷。真是让老夫都不得不倾心拜服。”
“如此少年才俊,就算媲美古人当不为过。”
“她比你年长不了几岁,你喜欢此诗,为父一会就让他过来,让他给你细细讲解。”
细细讲解。貂蝉一怔,知道刘隅已经深得父亲信任。
这也难怪,父亲一向爱惜贤才,骤然见到此诗,已被深深折服。
能做出如此诗文者,才华之高,不可想象。
可是父亲忘了一点,这样的有深度的一首诗,怎么会是一位年轻小郎君所作?
“父亲,请恕女儿多言,这首诗恐怕并非那位刘君所作。”
貂蝉直言不讳,说出心中答案。
王允疑问道:“貂蝉何以见得?”
貂蝉也不迟疑,直接道:“这首诗,除气势磅礴外,还有对于兴衰过往的深思,若非亲身经历,怎么能有如此感悟。”
“刘君,小小年纪,又能经过多少世事,怎么可能有如此深的感悟。”
“女儿以为,这首诗,当是一位历经宦海沉浮,历经沧桑的长者所作,这才合适。”
王允听貂蝉这样说,那日的疑问又涌入心头。
首诗的意境境界,饱含沧桑。
这份感悟,这份学识,若说是一位少年所作,确实有些牵强。
他本以为是古之大贤所作,被刘隅拿来使用。
在刘隅昏迷时,就曾连夜翻遍古籍,查找此诗。
结果显而易见,不但没有找到只字片语,就连这种形式的诗文也没有见到。
他怀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和刘隅攀谈。
一番考究后,才知道刘隅学识不凡,对于诸子百家的理解远超常人。
更难得的是,此子不但学识见识不凡,善恶之心更是昭昭明月。明镜不染。
他想起三年前的那些传言,重新找来家中老仆询问当时的情景。
老仆看出王允对刘隅的喜欢。回答的似是而非。
当时并没有与刘隅交谈,不知其学识深浅。只是打听街坊四邻得出此论。
以讹传讹,难免有些夸大。
王允听到这些话,才慢慢打消了这首诗的心中疑惑。
此时听到貂蝉也这样说,沉思片刻后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为父之前也有此疑问。”
“与云起说起当年之事,才知道他曾受到水镜先生教导,学问精进。”
“又有感于自己年少轻狂,心中懊悔,一日见江水东流,偶有所感,才得此诗。”
“水境先生是何人?”
“水镜先生是当世大贤,只不过他当年隐于山林之中,不愿出仕,所以他的名声才在世间不显,为父也是早年间在外游历时,曾听说他的名字,可惜无缘相见。”
看破红尘的隐士,又是大贤,这就对了,想必这首诗,是水镜先生所作,知道父亲喜爱此道,刘隅为了仕途前程故意拿出来,显示自己才华,父亲爱才,果然中计。
好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貂蝉在心中暗道。
“小女认为这首诗,有可能真是那位水镜先生所作,父亲你想啊,水镜先生学识过人,隐于山林之间,自然是看破世间凡俗,如果是这首诗,是水镜先生所作,是不是就合情合理了。”
(https://www.shubada.com/42954/11111347.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