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铁铉!
感谢“爱离11”“客客气气的凯莉.达克 ”“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予你同行2015 ”“银明君”“熊山道的冷厉”“两只老虎maple ”的打赏。
祝各位身体健康、父母安康、财源广进。
——————
【而朱棣本人和他率领的主力很可能是在河间,也就是沧州和真定中间的位置,威慑两边大军,保护运河。】
【随后人员粮食运送完毕,济南北岸负责监控的小股部队开始退回,德州的陈旭也开始撤退。】
【而铁铉这时候在做什么?】
【他在唱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咳咳,玩笑话。】
【他在目送燕军撤离。】
————
大明 建文二年 济南城
下官眼见气氛尴尬,不由的开口说道:“铁公,这首曲子还蛮好听的。”
emm……这种下官在职场剧里第一集十分钟之内就会被辞退。
铁铉也有这种想法,可无奈权力不够,不然非得把这官员丢到护城河喂鱼,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这曲子好听吗?
你听不出来嘲讽的意味?
我能叫目送燕军离开吗?
朱棣派人挖河围困,正常人都会以为他想要突袭济南,我守好城不出去不给他机会有问题吗?
没问题!
你说燕军撤退,那万一他们是假撤退,引我打开城门,攻城怎么办?
又或者他们在外面早就埋伏了天罗地网就等着我领军出城怎么办?
你这后辈不懂就不要瞎说,我哪里目送了?我这是在思考!
这么多年,朱棣搞埋伏搞偷袭的事情还少吗?不要睁着眼睛瞎说,我们文人领兵也很难的,有时候找找自身原因,你有没有认真思考?
————
PS:防杠,往下看,先别急着骂我。
————
【而后在确认燕军是真的撤退之后,河水退去,才带着收拢的溃兵顺势接受了德州。】
【而给朱允炆的汇报到底是照实说?还是夸大一下?】
【懂得都懂,我怀疑朱允炆是真的信了他们鬼话,以为是大战一场杀的昏天暗地、血流成河,很不容易才取得胜利。】
【毕竟自开战以来,对朱棣鲜有大胜。】
【所以给铁铉升官,又给盛庸封侯,并且盛庸还接替数次战败的李景隆成了新一任平燕将军。】
【毕竟伪造战功从古至今都没断过,也许铁铉盛庸不想,可架不住手下人想。】
【你不拿,我不拿,耿专员怎么拿?】
【二人只是顺应大势,也可能二人想给朱允炆一点信心吧。】
【突然想起某位故人,他歼敌一亿, 胜利转进,痛失南京, 虎踞台湾。】
—————
大明 建文二年
刚接到盛庸、铁铉奏报的朱允炆实在是不想打开,万一打开真像天幕后辈说的一样,我是奖是罚?
我这还打什么仗?前线是胜是败我都不知道真相,明明是燕逆搜刮干净之后的一场完美撤退,传到我这里就是我军歼敌数万的一场大胜。
武将我压不住,文官还糊弄我……朕快没有信心了。
不过,后辈说燕逆不是靠天时,那他就不是天命所归,既然是靠人力,靠排兵布阵打仗的本事才赢的,那朕就还有胜利的机会。
李景隆是废了点,算了,安排去前线给朕做个眼线吧,起码朕要知道真实情况,总不能燕军都要攻入南京了,朕还被文官糊弄着以为天下太平,万事皆安吧。
收到内侍口谕的李景隆有些尴尬,陛下,您到底为啥这么信任我啊?
我都准备偷玉玺伪造圣旨,当个卧底了,结果您居然如此信任我?
我争取这次不投降,以报皇恩!
————
【而朱棣应该是在河间等着陈旭部队到达,一同撤回北平。】
【具体经过肯定和历史不是一模一样,但大概情况是差不了多少的。】
【起码比文人的记载靠谱。】
【毕竟在他们记载单家桥都会穿越了,而且他们顺便把元史也改了,元史里也有单家桥突兀的记载。】
【当然也有可能是摘抄错误,懂的都懂。】
————
大明 北京
三兄弟看着老爹居然不自觉的缓缓点了点头,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上次后辈说懂的都懂时候,茶杯都摔了好几个。
哦,原来只要不是说您就行是吧。
朱棣眼神瞥来,三兄弟抬头望天……额,望屋顶。
“老大,你看这天真蓝!”
“是啊,老二、老三,你们瞧,那还有只鸟在飞。”
————
大明 应天府
“呵,tui,伪造战功,丢人,都丢到前人后世去了。”李文忠边说着边往文臣吐口水。
文臣忍无可忍,准备还口开骂。
“哎,别急,你们不就想说我儿没打赢过吗?”
“我儿那是技不如人,再说了燕王可是陛下的儿子,我儿子打不过陛下儿子不是正常?”
“陛下神略内明,英武外发,可谓无敌于天下耳。”
“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不仅顾全大局,还体恤吾等下属,堪称一代贤后。”
“我不过一德薄才疏之人,幸得陛下娘娘恩赐,才有如今。”
李文忠说着泪花都要落下来,还不忘向朱元璋、马皇后先行一礼。
“吾儿打不过不是很正常吗?犬子焉能打过龙子?”
“倒是你们,打了败仗就算了,还伪造战功、伪造史书。”
“你们是不是想说你们文人之后辈能打过龙子?”
“是不是想说你们这群文人能缚住陛下这条真龙?”
“狼子野心,你们居然如此大逆不道,形同谋反。”
“陛下,臣请斩朝堂文官!”
徐达心里喝彩一声,强,保儿是越来越不要脸了,比文官还不要脸。
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媚上欺下,这一套连招用的比文官还熟练。
朱元璋也有点被架着,大外甥啊,我是想收拾文官,可你不能一来就让我全杀了呀,农户杀鸡尚且还知道留个种,你要杀文官慢慢杀呗,一下全杀了,哪里找那么多合适的官吏来?
礼部尚书大骂一声:“有辱斯文。”之后便吐血昏倒。
朱元璋低声喝彩,晕的好!
“来人,快传太医看看。”
又冷声喝道:“保儿,咱罚你闭门思过三天!”
一群文官只想学礼部尚书吐血晕倒算了,陛下,这能叫处罚吗?
算了,这个结果总比听李文忠的把咱们都斩了好多了。
李文忠,你最好别落单,不然我们打残你!
————
《午门血案考据——第二版》摘录:
根据最新出土的明朝第二任礼部尚书墓中书简记载,得出了和徐达墓完全相反的记载。
该次血案是由武人集团率先挑起矛盾,曹国公李文忠试图掀起一场谋逆大案把朝堂文官一扫而空而起。
据出土书简记载:此案是因为在午门处,李文忠率先对文官集团进行攻击,文官反抗将李文忠打倒在地,李文忠跪地磕头求饶,求饶声引来已经退出宫门的武将,手持火枪、刀剑对文官大肆屠杀。
但编者有理由怀疑:很可能是文官集团准备埋伏李文忠,却恰好遭遇了武官集团的反埋伏,被打的落荒而逃。
关于所谓对文官大肆屠杀应该也是子虚乌有,因为并未在任何史料记载明初文官死于此次斗殴事件,朱元璋也并未处罚任何武官。
编者注:皇宫门口动用武器,视为谋逆,按律应该灭族,但编者未曾查到任何一位明朝开国勋贵因此事被杀。
————
【而在随后朱棣对沧州的攻取过程中,德州真定两大兵团更是屁都没放一个,更显得文人所谓大捷可笑至极。】
【有的时候你把这些人的名字蒙住不看,感觉梦回光头时代。】
【巧的是,他的御用文人也是江南的。】
【大家想想这个剧情,有个朝廷称呼的割据势力起兵,朝廷多次进攻却被以少胜多,而在朝廷的宣传里今天歼敌数万,明天俘虏匪首。】
【像,太像了,怪不得朱棣怎么找也找不到朱允炆。】
【原来朱允炆既没死在大火里,也没去当和尚。】
【其实他穿越了。】
【狗头保命。】
————
浙江
打扫卫生的佣人永远也忘不掉这天,从上午到晚上,她都在不停地收拾满地的碎茶杯,也忘不了某人那张臭臭的脸。
————
【文人对铁铉的造神在本人看来,是对铁铉本人极度的抹黑。】
【铁铉在南京城破,朱棣大军进城,建文帝已经被宣布死亡之后,仍然不肯投降朱棣,你可以说他愚忠,但你得承认他身上比某些文人更具文人风骨。】
【南明和满清都先后对他的事迹追认加封。】
【看,连满清都知道人家是忠臣。】
【说个很出名的冷笑话:明朝投降满清帮助满清一统天下的臣子被列入《贰臣传》,而为大明殉国以及对满清作战而死的臣子反而被满清认定为忠臣,加以祭祀。】
【乐,太可乐了。】
————
清 康熙年间
少年康熙现在有些头大,这谁做的啊?
这样做确实没问题,我大清总不能让臣子给叛徒学,当然要和忠臣学了。
可谁能想到后辈做的事坑了我这个老祖宗啊,现在吴三桂刚造反,这消息不知道能给他送多少人去……
投我大清入贰臣传,和投吴三桂可能也没多大区别了……
混蛋,坑祖宗啊!
————
清 乾隆年间
“阿嚏”,朕不能惹上风寒了吧?
贰臣传怎么了?他们本来就是贰臣,朕有说错吗?
再说了,他们能对朕怎么样?朕让他们入贰臣传,他们还得磕头谢恩。
————
大明 应天府
不管文臣武将都是停下争斗,心中开始默念。
“投降的千万不要有我家后代!”
“如果有,那就求求后辈你千万不要说出来啊,我还想多活几年!”
朱元璋看他们这副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就对你们后人这么没信心?
你们怎么教育家人的?忠君爱国不知道教吗?为国死战不知道教吗?拔刀自刎殉国不知道教吗?
瞧你们这副样子,恶心!
————
【民间常常借他来寄托忠义报国,也被反清势力用来反清复明。】
【南明弘光帝谥之曰“忠襄”,清乾隆帝追谥曰“忠定”。】
【并且乾隆还重修铁公祠!】
【而铁铉的事迹虚构其中最多就是出自清朝乾隆时期。】
【为什么?】
【因为那时候清朝已经基本稳定了下来,需要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
【你就看看乾隆让人编修的贰臣传,再到他亲自下令祭祀的人。】
【无不突出一点:臣子要忠于皇帝,忠臣不事二主!】
【时至今日,铁铉已经成了忠义不屈、不畏强敌、忠君报国这一精神的代表人物。】
【并且在某些记载里,铁铉还是济南城隍爷之一。】
【铁公祠也是一处很美丽的景点,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大明 建文二年
铁铉似哭似笑,惹的旁人多有猜测。
却不知铁铉笑是因为虽有文人伪造事迹,但听起来好像与自己大概是无关的,更欣喜几百年过去,还有后辈记着我。
哭则是因为一死忠君报国不难,可家里人若是都一同赴死倒还罢了。
可父母尚在,如此高龄或许还要受流放之苦。
两个儿子只怕不是为奴便是充军。
女眷只怕是被发配为发往教坊为娼。
可有两全之法?既全了我报国之心,又能使家人免受此苦。
难矣!
我做的真的是对的吗?
燕王既非外族入侵,又非贪虐害民之人。
陛下虽谈不上圣主,却也是一代守成之君。
为何朱家人争天下,苦的是我们?苦的是这天下安定好不容易能有一口饭的百姓又要再次遭受战乱之苦?
诸人只见的铁铉双手撑在城墙之上缓缓念出一句古词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隐约还能听见哭啼之声,数息过去,声音停下,铁铉向着城外怒吼。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像是在质问苍天大地,又像是在质问山川鬼神,更像是在质问自己。
又或者其实他在质问远在河间的朱棣和南京城坐在龙椅之上的建文帝?
————
大明 建文四年 洪武三十五年
本时空或许是出了些什么差错,原本该还在济南的铁铉被建文帝在一月前召回南京,恰好现在被燕军抓了,本该是直接送到朱棣面前,却阴差阳错送到李景隆这里来了。
“呦,这不是城隍爷吗?”李景隆调侃的声音响起。“你只要跪下给咱磕个头,我可以去陛下面前帮你求个情。”
铁铉嘲讽道:“哪位陛下?”
“是对你信任有加,你却屡战屡败乃至卖主求荣的建文陛下?”
“还是你马上要投降的新主子?”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投降文官期待的李景隆大打出手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曹国公坐在凳子之上缓缓开口:“咱佩服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家有老父老母,儿女一双,还望曹国公照顾,至于妻子我已写休书一封。”
“请给我一把剑吧。”
李景隆缓缓点头:“汝父汝母即我父我母,汝儿女即是吾儿女,汝妻吾自当以长嫂之礼待之。”
站起身缓缓走向铁铉,将身上佩剑拔出递给他。
铁铉抚摸着剑身,大笑一声:“曹国公,其实你打仗的技术挺强的!”
随后自刎。
投降文官搞不懂为何如此?
其实不过是一个想以身殉国的人却又舍不得这一身荣华富贵、自身性命的人,对另一个敢于殉国的人尊重罢了。
后来,听说曹国公在宫门外面前跪了三天三夜,愿以曹国公的爵位换铁铉一家老小平安。
再后来,听说有人造谣李景隆和铁铉妻子苟合之事,李景隆提着刀把他们都剁成了肉片,惹的永乐帝大怒,将他们迁往北京囚禁。
不过据传,说是囚禁,其实过的好着呢,永乐帝还为铁铉子女赐婚。
(https://www.shubada.com/42915/11111278.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