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离家出走
翌日清晨,陶陶起床见岑凤羽的屋门大开,以为进了贼,急忙冲进去一看,只见屋子里到处都寻不到岑凤羽的身影,只有一封书信和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放在桌子上。
信封上写着父亲母亲亲启。
陶陶赶紧拿着书信和玉到和静阳的院子里敲门。
岑增文从里面打开门,因为行动匆忙,腰带有些歪斜。
“是陶陶,你不在二小姐的院子里照顾二小姐,怎么跑这儿来了?”他平和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幽怨的不满。
陶陶红着脸低下头,将信和玉举到他面前回答道:“奴婢晨起发现二小姐不见了!”
岑增文拆开信,只见信上写着:父亲母亲,温兰瘟疫肆掠,羽儿身为医者不能袖手旁观,此去,勿念!
他将信递给走上前来的和静阳,恍然道:“我昨天就觉得不对劲,没想到这孩子竟用了缓兵计,先假装同意稳住我,后伺机逃跑。”
和静阳笑道:“羽儿从小在柏翠峰长大,过得是自由自在单纯的日子,她肯定不会喜欢接受相令,过着拘束的生活。更何况她要替代的人还是她一向敬重的兄长。”
岑增文点了点头,惋惜的说道:“羽儿聪慧坚韧又心怀天下,当是接受相令的不二人选,但是她既然不喜欢,做父亲的自然不会强迫她。”
“只是从目前来看,安儿心性柔和,不适合承接相令,就算我在丞相的位置上再待几年,我担心安儿还没有准备好。”
和静阳伸手握住他的手,温柔的看着他说道:“老爷怎么忘记了,我们还有心儿啊!”
“心儿虽然年纪还小,但正因此,老爷可以专心的培养他。”
“是呀,还有心儿。”岑增文双眼一亮,回握住和静阳的手,舒展了眉头,“夫人真是我的贤内助!”
岑定心在岑府的子女中排行老四,是二姨娘的孩子,如今十二岁。
他和同是庶出的岑定兰不同,岑定兰出生时便没了娘,由嫡母和静阳接过来养在膝下,而他则是由二姨娘独自抚养。
二姨娘是个沉默寡言喜欢清净的女子,偏居一隅,若不是和静阳记挂着,她时常因为存在感太低被府里的人遗忘,所以岑定心从小耳濡目染,也随了他娘的性子,胆怯,沉默寡言。
后来虽然因娘亲离世也被接到和静阳的膝下抚养性格有所改善,但在人多的时候依旧会习惯性的露出露怯。
和静阳见她同意了,便对陶陶说道:“二小姐既然要离开一阵子,你一个人在听雨院待着也无趣,你就暂时帮忙照顾着二少爷。”
陶陶温顺的答应了,抬头看见岑增文又皱起了眉头。
“老爷怎么还愁?”
岑增文看着她问道:“二小姐走的时候带走了什么东西?”
陶陶笑答道:“奴婢早就检查过了,二小姐带的衣物足够了!”
“仅仅是衣物足够怎么够?”岑增文更发愁了,后悔道,“这都怪我,如果我不逼她,她也不会走了。”
和静阳见他这个样子觉得好笑,安慰他道:“你不用着急,她不是一个人去的。”
“谁陪她一起去?”岑增文问道。
和静阳没有回答,转身从房间里拿出来一封信,递给他道:“你自己看看。”
岑增文拆开信,面色忽然涨红,是憋笑憋的。
只见信纸上一个字都没有,只画着一女一男两个小人,两人一前一后站在水边。
“想要最快到达温兰必走水路。”和静阳用手指着画上的水道,“昨日冼公子托人将这封信送过来我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今天看见羽儿的信我便明白了。”
岑增文拿着画,心情大好,夸赞道:“冼公子虽然学识不高,但是看得透彻,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不世之才!”
……
天蒙蒙亮,天际泛起一层鱼肚白,安静的渡口漂泊着三两只小船。开阔的水面经风而过,吹干了船蓬里俏丽女子被晨露染湿的裙摆。那女子轻轻闭起双眼,细细感受着这醉人的春风,举手投足带着江湖侠客的洒脱气息。
“呼!”船夫摘下挂在船头上的灯笼凑近吹灭了蜡烛,又将灯笼挂回原处。
“船夫,你怎么还不走?”她睁开眼看向船夫,那干净明亮的眸子比刚刚吹过的风还要清凉,比此刻河里的水还要清澈,让人惊艳。
“姑娘,请您再等一等,我还要再等一个人。”船夫乐呵呵的说道。
“我不是出钱租下这条船了吗?”岑凤羽奇怪的问道。
船夫回答道:“姑娘,他说他和您顺路……”
“您瞧,他来了!”
岑凤羽顺着船夫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沿着小道走过来的熟悉身影不是冼逐风还会是谁?
“你怎么知道我要走?”岑凤羽猫着腰走出船蓬,站在船头上惊讶的看着他。
冼逐风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说道:“你不是告诉我了吗?”
岑凤羽笑道:“你昨天说你要出去,我就将信放在你的住处了,原以为在我走之前你不会看到的。”
冼逐风跳上船,握着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上,温柔的看着她说道:“羽儿不必苦恼这些事,你去哪儿我就会在哪儿。”
“你也要去温兰?”岑凤羽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欣喜。
他点了点头,看向身后的路:“这次我带了一个伙伴。”
岑凤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沿着冼逐风刚刚来的方向,脚步轻快的走过来一名身形微微佝偻的人。
那人走近摘掉头上的斗笠,露出花白的头发和慈祥又稍显局促的笑:“凤姑娘!”
“怎么是李叟!”岑凤羽看着他惊讶的笑道,又看着冼逐风小声道,“村子里那么多人,你为什么让李叟去?此去路途遥远,李叟年纪大了身体难免吃不消。”
冼逐风安慰她道:“温兰是李叟的家乡,他此行是回乡探亲。”
“原来如此。”
冼逐风扶着李叟跳上船,船夫握住长杆往水里那么用力一撑,船便晃晃悠悠的离开了渡口。
过了此河,三人换了条大船,不出三日,他们便到达了温兰。
温兰不是个富裕的地方,这里的百姓靠种粮食维生。此时正是春光大好的忙种时节,因为瘟疫的爆发,大片大片的农田荒芜着,只残留着去年秋天割下的稻杆。
(https://www.shubada.com/4252/461014657.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