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过桥米线的传说
等到冗长的颁奖仪式终于结束,天色已经如同被浓墨染过,黑得深沉。
王晓宇和沈佳怡与老刘、小李站在夜色中,虽然四人肚子里都响起了空城计,但对主办方提供的盒饭还是摆了摆手,表示婉拒。
“哎,这盒饭,看着就没胃口。”王晓宇摇了摇头,一脸嫌弃地说。
沈佳怡笑着接话:“是啊,之前吃盒饭,是因为周围荒凉得连只苍蝇都找不到,现在比赛都结束了,咱们也得犒劳犒劳自己。”
“没错!”老刘一拍大腿,“这次咱们去县城好好吃一顿,我请客!”
小李也兴奋地附和:“我们还去来的时候去过的那家烧烤店吧,一直想着再去吃一次呢。”
一路上,四人聊得不亦乐乎。
王晓宇和沈佳怡分享了他们接下来的旅行计划,而老刘和小李则畅谈了他们钓鱼的种种趣事。
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之前的疲惫都被一扫而空。
终于抵达了县城的烧烤店,啤酒和烧烤的香味扑鼻而来。
四人围坐在桌旁,举杯畅饮,享受着这难得的轻松时光。
“来来来,大家干杯!”老刘端起酒杯,提议道。
“干杯!”四人齐声响应,啤酒的泡沫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烧烤架上,食物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四溢。
王晓宇和沈佳怡吃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声。
“这烧烤真是太好吃了!”沈佳怡感叹道。
“是啊,下次有机会还得来这里。”王晓宇附和道。
饭后,四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老刘和小李选择去酒店歇息,而王晓宇和沈佳怡则懒得折腾,直接在拖挂房车里凑合一晚。
“今晚咱们就在这儿将就一晚吧。”王晓宇打了个哈欠,说道。
沈佳怡点了点头:“好啊,反正也懒得去找酒店了。”
夜深了,周围的世界早已沉浸在宁静的黑暗之中,然而王晓宇和沈佳怡的拖挂房车里却还亮着温暖的灯光。
两人靠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新旅程。
“晓宇,你说我们下一站去哪儿好呢?”沈佳怡眨了眨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王晓宇。
王晓宇笑了笑,神秘地说:“这个问题嘛,我早就想好了。
下一站,我们要去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感受那里的温暖和美丽。”
“四季如春?”沈佳怡好奇地瞪大了眼睛,“难道是……云南?”
“没错!”王晓宇一拍大腿,兴奋地站了起来,“就是云南!而且我们要去云南的省会——昆明!”
谈到昆明,两人的眼中都闪烁起了光芒。
王晓宇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座城市来:“昆明啊,真的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
那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无论什么时候去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是啊,我也听说过昆明的美名。”沈佳怡接口道,“那里的花儿常年盛开,风景如画。
而且昆明还有很多美食和特色小吃,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王晓宇点了点头,补充道:“没错没错!昆明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
过桥米线、云南小锅米线、鲜花饼……哎呀,说得我都饿了!”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昆明的憧憬和期待。
“终于要去昆明了!”王晓宇伸了个懒腰,感叹道,“想想都让人激动不已啊!”
“是啊,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感受那座城市的美丽和温暖了。”沈佳怡也兴奋地附和道。
……
第二天,微弱的阳光透过天窗,斑驳地洒在王晓宇和沈佳怡的脸上,仿佛是自然的闹钟,轻轻唤醒了他们。
两人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相视一笑,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佳怡,你看这阳光多好,预示着我们今天会有个好心情。”王晓宇伸了个懒腰,惬意地说道。
沈佳怡点点头,一边整理着凌乱的发丝,一边回应:“是啊,一想到今天要去昆明,我就兴奋得睡不着了。
快,我们赶紧弄点早餐吃,然后出发吧!”
两人麻利地在拖挂房车上用微波炉热了些简单的食物,草草吃完后,便踏上了前往昆明的旅程。
一路上,风景如画。
从百色市出发,沿途的山峦起伏,绿意盎然。
随着车辆的前行,周围的景色也在不断变化。
时而是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时而是一簇簇盛开的野花。
王晓宇和沈佳怡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闲聊着。
“晓宇,你看那边的山,像不像一幅水墨画?”沈佳怡指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惊喜地说道。
王晓宇扭头看了看,笑着点头:“确实很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我们得抓紧赶路,争取早点到昆明吃大餐!”
说到吃,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经过一次服务区的短暂休息和交换驾驶后,他们终于在午饭时间抵达了昆明。
还没有进入城区,两人就被这座城市的美丽与宁静深深吸引。
高楼大厦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
“哇,昆明真的好美啊!”沈佳怡忍不住赞叹道。
王晓宇也点头附和:“是啊,四季如春的气候果然名不虚传。
快看,那边有家过桥米线店,我们中午就吃这个吧!”
两人兴致勃勃地来到店门口,只见店内人头攒动,生意兴隆。
过桥米线作为云南的特色美食之一,自然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在门口取了个号,两人就在店员的引导下找了空闲的位置坐下,开始期待即将到来的美食盛宴。
等待的过程里,闲着没事,王晓宇拿着手机,开始考起沈佳怡:“佳怡,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吃的过桥米线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沈佳怡好奇地摇了摇头:“不太清楚,你给我讲讲呗。”
王晓宇笑了笑,开始讲述起来:“过桥米线起源于清朝的蒙自地区,传说是一位秀才的妻子为了保持米线送到岛上时的温度,发明了用鸡油封面的方法。
因为米线要经过一座桥送到秀才手中,所以得名‘过桥米线’。
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沈佳怡听得津津有味:“哇,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真是长见识了。”
(https://www.shubada.com/42207/1111072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