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66章 工具10 安史之乱(完)

第66章 工具10 安史之乱(完)


【一场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三朝皇帝四任叛军统帅,致使唐朝人口锐减一半以上。

  从天宝年间的的5300多万户,减到了1700多万户,八年战乱,人口竟然锐减了60%,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

  为了平定内乱,朝廷抽调了大量边军,以致边防空虚,这使得唐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吐蕃得以趁虚而入。

  从此大唐一蹶不振,陷入了藩镇割据和宦官弄权的怪圈。

  而从唐玄宗这里起的头,区区国都,丢了就丢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自从唐玄宗禅让皇位后,宫中太监就时不时发起“废立天子”的极端行动,后十位皇帝近乎全都是宦官所立。

  到了晚唐,大唐已经犹如破败的老屋,再加上宦官,藩镇和党争的荼毒,皇帝已经成为摆设。】

  唐朝,唐肃宗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太上皇时期。太极宫。

  老年李隆基流出悔恨的泪水,神迹从盛世大唐讲到盛唐的衰落,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

  神迹第第一次提及他时所说“唐玄宗年高,……喜欢听的是阿谀之辞……只顾自己的舒心和享受。”

  早在自己的儿子称帝之后,他便对李亨说过,“天意、人心都已在你,如今朕只要能安度晚年就是你的一片孝心了。”

  当时距今不过几年?自己便被逼迁甘露殿,一言一行皆在当今天子的监视之下。

  自己的心腹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大将军也不在自己身边,而自己喜欢妃子早在叛乱刚起便被缢死……

  如今说他,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宫中无人敢和他说话。

  而造成这一切的无非是最开始的那一年…自己觉得自己的功绩已经无人可比拟…”

  大唐盛世又何愁?

  是自己…一步一步葬送了大唐。

  李隆基心中大哀,终于,他感觉自己越来越累,慢慢的垂下眼皮。

  最后一道浑浊的泪落下,这个曾经创造了盛唐的帝王,也随着盛唐的尾声闭上了眼睛。

  “太上皇驾崩了!”

  唐初。

  李世民本来还在忧虑唐朝的未来。

  结果神迹下一句就是,“区区国都,丢了就丢了”。“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李世民听的一阵气血上涌,手臂颤抖忍无可忍,他抬手把手边的杂物挥下桌子,然后冷声道:“好,很好,这些后人都很好。”

  台下大臣赶紧劝说:“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随身的小太监赶紧掏出十全大补丸递给当今圣上,而长孙皇后也在一旁轻声安慰。

  李世民吃完药后忍无可忍道:“难道守天下比打天下还难吗!?”

  台下诸臣无一人敢妄议皇家事。

  长孙皇后说:“二哥,你刚刚已经下旨了,我们后代必然不会再有神迹所说之事发生。”

  “是..吗……?”

  唐朝,唐玄宗时期。

  “三朝皇帝,四任叛军统帅。”而台下的忠王李亨无意间居然被神迹预言了自己的寿命…

  自己岂非堪堪活到五十岁!?便去世了?

  但是,这一次自己恐怕,难以染指王位了…

  高台上当今天子唐玄宗探究的目光从台下的皇子身上扫过…

  自己父皇,果真,越老越多疑。

  唐玄宗看着台下人面色各异的表情,不过大多数都是震惊和小心翼翼,唐玄宗开口敲打:“如今太子仍是太子李瑛,各位大臣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吧?”

  大臣们皆是惊出一头冷汗,齐声道:“臣等绝无不臣之心!”

  唐玄宗绝不允许神迹言明之事发生,更何况还是“自立为帝”的儿子。

  而唐玄宗的后宫中,武惠妃面色难看的看完了整场神迹,前朝的唐玄宗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杨玉环是何许人也。

  可是她却明明白白的记得,这就是自己儿子的王妃,如今的寿王妃,怎么会变成杨贵妃!?

  甚至最后登上帝位的也不是她的儿子,反而是忠王李亨。

  那她的儿子呢?她这些日子谋划这一切算什么!?

  武惠妃身边的陪嫁丫鬟把闲杂人等都遣散出去,然后担忧的给她递过来一杯茶水:“惠妃娘娘,喝口茶,消消气。”

  武惠妃依言颤抖着手接过茶水喝了一口,才声音缓慢的问道:“为何后世……为何……?”

  虽然武惠妃并没有说明白,但是她身边的小丫鬟赶紧安慰道:“娘娘,神迹所说之事都未发生,娘娘应该早做打算啊!”

  【安史之乱大概就讲到这里了。

  唐玄宗是典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前期登上帝位也不轻松,后期好大喜功,耽于享乐。

  前期“开元盛世”唐朝文化经济达到了巅峰,却也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也很快从巅峰跌落,后世对这位帝王的评价也大都是褒贬不一。

  现在有人评价李隆基:“是带领大唐走向盛世的明君,亦是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自然可以随意的评价这位帝王,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安史之乱的爆发带有必然性。

  府兵崩则募兵起,只是若是这位皇帝一如既往的圣明,是否就不会发生叛乱?是否大唐也不会走向衰落?

  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

  直播间的弹幕。

  “好皇帝,早死二十年就行。”

  “武惠妃死了到杨贵妃…父纳子妻就够离谱了。”

  “结果“从此君王不早朝”,后期太安逸了。”

  ”人老了,就容易老眼昏花识人不清了。”

  唐玄宗时期。

  唐玄宗李隆基面色不愉,但是他并不知道这怒火该向何处发?

  对明天的自己?还是十年后的自己?还是未来的自己!?

  如今神迹提到的一干人等,都已被处理,或流放,或死。

  日后若是再发生叛乱,那必定不会再是安史之乱!

  唐玄宗突然开口问道:“诸位大臣可是觉得,安史之乱,罪由在朕!?”

  而台下众位大臣,即使是当今天子的老师,宰相张九龄也不敢继续进言。

  “导致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这个名头,太大了,而且屡次提及当今圣上的昏庸。

  实在是太大胆了,但是天上神女无论是后世之人还是天上之人,都非唐朝人士。

  是以,才能畅所欲言。

  而他们只能说:“臣等不敢,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从而避免神迹预下之祸事!”

  唐玄宗斩钉截铁的开口:“朕绝不愿神迹所语之祸事发生!”

  宰相张九龄进言道:“神迹之前已赐下良种,必然是为了保障我朝民生,请陛下现在赐天下良种!百姓才会感念您的圣明!”

  前面的神迹赐下良种之时,唐朝自然是买了很多,不计其数,但是唐玄宗本是打算安排一些人先种,而后良种更多一点,再赐给天下。

  如今神迹所语,不利于唐,不利于当今圣上,所以张九龄才会进言,赐天下于良种。

  李隆基也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准!”

  ———

  安史之乱完了,以后可能多写知名历史人物,少写这种史实叛乱了。

  近2w字的安史之乱可能是我写的最慢的一个节点了。

  我对人物的选择一定是“大众且知名的”。

  比如安史之乱这里的郭子仪,张巡,在叛乱中唐朝那就是大将军,但是我就是没着墨,没写,就是因为知名度不高。

  你能说人家没知名度吗,有知名度,但是知名度确实没有那么高。


  (https://www.shubada.com/41499/11111293.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