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大秦:召唤鬼神吕布,打造仙秦! > 第32章 这个难题嘛,倒也有解决之道。

第32章 这个难题嘛,倒也有解决之道。


然而,嬴烁并不在意儒家学派成员的态度,毕竟他对那些自诩的学术权威毫无兴趣。

  他们都是伪善的伪装者,自以为小圣贤庄的地位崇高?若有机会,他会毫不迟疑地摧毁那个地方。

  目前,他只是给儒家一个警示,没有波及宫廷内的儒家弟子。

  他只想看他们如何抉择,作出何种反应。

  王绾内心不禁感叹:“九公子的手段果决,各学派最好别给他留下可乘之机。”

  在他的立场上,他真心不愿见到大秦与学派间的冲突扩大。

  同时,他也担忧世家与朝廷的疏离,因为大秦当前仍需世家的支持。

  首先的改革——废除徭役,还需嬴烁独自完成驰道工程后才能稳固根基。

  至于第三十六章,嬴烁对世族和百家的敌意,丝毫没有掩饰。

  他的态度昭示了他对这两方的深切怨怼。

  王绾凝视着李斯,苦涩的笑容浮现在脸庞,今日的一切已彻底明朗。

  嬴烁与百家、世家的恩怨,如同无法调和的矛盾,如果他成为未来的大秦君主,

  那么大秦与学派、世家的冲突将不可避免。

  尽管退朝,李斯和王绾并未急于离去,他们在宫中的主道上闲逛,边走边深入交谈。

  李斯感慨道:“王大人,面对百家和六国残余势力的联手攻击,任何人的友善都显得无力。”

  李斯内心坚决,不愿法家弟子卷入纷争,幸亏法家始终支持大秦。

  否则,他现在的处境恐怕不会如此轻松,他如今正是法家的代表。

  他反复告诫法家,务必与嬴烁保持一致,哪怕嬴烁的行动无法得到法家认同,但对大秦有益。

  王绾明白李斯的立场,只要嬴烁不撼动法家在秦国的地位,李斯就会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这一边。

  而且,各学派间的关系同样紧张,法家与儒家、墨家之间的对立尤为激烈,尤其是与儒家。

  李斯曾是儒家的一员,如今却转投法家,这怎能不引起儒家的痛恨?

  韩非之死,若非儒家暗中插手,王绾绝不相信这样的结果。

  对于韩非和李斯这样的儒家叛逆,儒家的恨意可想而知。

  “帝国承受不起动荡,必须确保九公子完成驰道建设,这是国家的战略,不容轻忽。”

  王绾心中明白,但关于如何处理学派与大秦的关系,他尚未定下策略。

  “王大人,对儒、墨、农家的期待或许只是幻想,大秦体制决定了他们的立场。”

  王绾回应道,眼中闪烁着一丝狡黠,“这可不一定。”

  就在这时,嬴烁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赞赏道:“王大人的眼光独到。”

  王维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着嬴烁,询问道:“公子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吗。”

  李斯一脸惊讶地凝视着嬴烁,他已经意识到这位九公子绝非等闲之辈。

  “设想在国都创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学术殿堂——万流馆!邀请天下各家学者在此传道授业,广纳贤才。”

  “高见……”

  王维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个建议犹如晨曦中的曙光,无比诱人。

  对于那些不欲颠覆秦国的学者来说,这样的场所无疑是个理想的避风港。

  百家之所以对秦国心存芥蒂,是因为法家独大,使他们难以施展抱负。

  百家的存在意义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非单纯的研究。

  如果无人继承,他们的学术就面临危机。

  设立万流馆,国家可以从其中挑选人才,从而削弱百家间的联合力量,甚至可能分化各学派,使之相互竞争。

  “我大秦,乃开放包容之地。”

  “我们不仅建万流馆,还将建立军事学院、工艺研究院和文理学院,三大官方主导的学术圣地。”

  说完,嬴烁接着道:“各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对国家有益,皆可接纳并培养。”

  “对国家不利的学说,可在万流馆内保留传承,作为研究对象。”

  嬴烁深藏不露,直到最后才揭晓他的计划,意在让李斯和王维提出建议,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项目。

  他已经与父皇讨论过,这是分化百家最有效的策略。

  百家支持叛逆势力,无非是渴望话语权。

  何不让他们在万流馆内部竞争,以此检验他们的理念是否可行。

  适合国家发展的,便可任用;不适合的,就让他们在学术的海洋里继续探索。

  纵然他们是暂时的‘废物’,百年后,万流馆将成为他们对帝国忠诚的见证。

  李斯低声问道:“九公子,此事陛下……”

  嬴烁微笑道:“陛下早已知情,他希望两位大人能主导此事。”

  王维苦笑,开口道:“公子,财政问题……”

  嬴烁心中暗骂,这两个家伙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想要他们行动,必须给出实质性的承诺。

  “这个难题嘛,倒也有解决之道。”

  “但需等我完成驰道的建设,那时,我自当提供充足的资助。”

  “你们俩,还真是狡猾的狐狸……”

  王维和李斯心知肚明,这是嬴烁给他们设下的诱饵,希望他们在自己专心修建驰道期间,能保持稳定。

  只有当他完成了这项工程,他才会慷慨解囊,支持他们的计划。

  李斯的表情显得有些微妙,这并非源自胆怯,而是在于百家尚未陷入真正的困境。

  此刻,嬴烁无疑是世族、六国余党以及百家共同的眼中钉。

  他们尚未尝试过联手,李斯自然不会轻易许诺。

  然而,嬴烁的这一透露,无疑昭示了他的意图——要让百家内部的敌人自行消亡,尤其是那些尚存怜悯之心的百家成员。

  李斯和王绾对此心照不宣,他们深知嬴烁并非畏惧百家,眼前的这位九皇子,实则是一股难以估量的强大力量。

  他设立学宫、学院与研究院,即使未完成驰道建设,也绝不吝啬财力,只因他看重的是真心为民的百家贤士,而非那些表面上的所谓贤者。

  嬴烁显然并不想与百家彻底对立,这次的反击,是他被逼无奈的回应,而非主动挑衅。

  说完,他便潇洒离去,留下王绾和李斯面面相觑,眼中闪过深思。

  他们二人皆是帝国智囊团中的翘楚,怎能不懂嬴烁所期待的行动?

  他们内心明白,此事关系到帝国的荣誉和他们的名声,怎能拱手让人?然而,他们知道时机还未成熟,需等待驰道工程完成后,始皇的默许才会成为行动的信号,这是对他们能力和决断的考验。


  (https://www.shubada.com/41444/11111327.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