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大秦:召唤鬼神吕布,打造仙秦! > 第104章 世族的权利被剥夺了吗?

第104章 世族的权利被剥夺了吗?


廉政风暴并非赢曜返京后突然兴起,早在他离京之时,这场风暴已悄然酝酿。

  只因他们误以为赢曜失宠,才选择离开。

  “冯大人,身为御史令,未能洞察此情状,你有失职之处……”

  冯去疾立刻跪下行礼,诚恳认罪:“臣疏忽,此乃老臣之过,愿陛下严惩。”

  作为御史令,未能及时预警,他的职责显然有所缺失。

  秦政感慨道:“冯大人为国辛劳多年,确实值得颐养天年。”

  说完,他又道:“鉴于当前状况,帝国势必要成立新的监察机构。”

  尽管秦政并未处罚冯去疾,但这比处罚更具威慑力。

  新设立的监察机构将脱离世家和百家的掌控。

  赢曜赞同道:“确实,帝国的监督机制缺失已久,改革刻不容缓。”

  随后,他提议:“父皇,儿臣认为设立监察院更为适宜,海瑞,一个新晋人才,将担纲院长,墨侠则担任副院长。”

  墨侠万没想到,赢曜真的兑现了他的承诺,让墨家的墨侠成为大秦的监督力量。

  “陛下,海瑞初出茅庐,名声未显……”

  “然而,朕、李斯和王绾都对他进行了严格审查,且暗流堂和幽影卫也证实了他的清白。”

  “当然,为消除诸卿疑虑,朕特任命盖聂为监察院的巡天使者,随时考察他们的能力。”

  “墨侠的卓绝剑客荆轲,以及纵横天下的盖聂,诸位卿相难道质疑他们的能力和抱负吗。”

  “他们无疑是历经风雨的精英,如今他们自愿担纲监察重任,这不仅是墨门的宿愿,亦是大秦的必然需求。”

  冯去疾心中明了,世家与诸子百家的势力已渐式微。

  这是秦王嬴政为嬴耀铺设储君之路的巧妙布局。

  他们彼此争夺,却不知已成为嬴耀登基的基石。

  面对大秦的剧变,冯去疾等贵族大臣陷入困境。

  在高耀面前,他们所谓的策略如同尘土般无足轻重。

  高耀并未给予警告,而是直接行动,对反对者毫不留情。

  他们预料中的反抗,只会引来无情的镇压,这在嬴耀手中并非罕见。

  修罗卫和铁鹰锐士联手执行,实质上,修罗卫主导全局。

  而铁座锐士的调动,似乎自嬴耀归来后并未交付予嬴政权力。

  父子俩的默契表演背后,早已策划妥当。

  李斯明白,王绾洞悉,王翦、尉缭和蒙恬这三位军事巨头同样心知肚明。

  他们返回朝廷,并非为了压制世族和百家,而是另有目的。

  所谓的支持,不过是嬴政早就确定了嬴耀储君身份的托词。

  作为秦朝的核心,一切立场已明确,阵营划分清晰。

  嬴政已经开始放手,连帝国至高令牌也交给了嬴耀。

  可以说,此刻的嬴耀已是军方最高统帅。

  他推动的廉洁风暴,或许是嬴政期盼已久的改革举措。

  只需向嬴政报告结果,那些看似审议的决策,实则是李斯等人暗中操作,将嬴耀的革新合法化。

  以往秦朝的重大决定,需经文武百官讨论后方能定夺。

  如今,他们只是执行者的角色,不再是决策者。

  李斯和王绾已着手建设学府,所需物资皆来自嬴耀的封地供给。

  粮食源源不断地自封地输送,嬴政甚至绕过御史台,直接设立新的监督机构。

  显然,他对御史台的信任已荡然无存,廷尉内部人员在蒙毅调动后,核心力量已被带走。

  他们曾为此欣喜,以为蒙毅对嬴耀有所不满。

  原来,蒙毅此举是为了为嬴耀清除世家弟子和世族的障碍。

  任何世家子弟投身军伍,除非军令,否则不得擅自调动兵力,违者立斩。

  荀子退朝后,回到府邸,默默不语,甚至命令儒家弟子齐聚府中,不得外出干预任何事。

  若有人违令,将被逐出师门,扶苏紧张地站在荀子身旁,小心翼翼地询问:“先生,这……”

  秦子微笑道:“公子,放手吧,让我们专注于职责的履行。”

  他对赢耀父子的策略感到惊讶,墨家如今确实掌控了新设立的监察署,其权力不容小觑,与御史并肩且有所超越。

  随后,他们迎接了使者李斯的到来。

  李斯望着荀子和嬴政,苦笑地说:“长公子,陛下有旨意。”

  “父皇是要处置我吗。”

  “非也。”

  “听完旨意,公子自会明白。”

  李斯宣读完毕,众人皆因圣旨的内容而震惊。

  原来,嬴政并未将皇子们安置在御史或少府,而是巧妙地分散了他们的权力,看似荣耀,实则无实权。

  唯有将闾和公子武,依旧坚守着城防军的指挥和少府的职务。

  幸运的是,扶苏虽多职在身,但尚能维持平衡,既是少府的一员,又是监察署的代表。

  李斯暗自庆幸自己站在公子高的阵营,否则他作为中车府令的职位可能难保,仅保留了执行符玺令的权限。

  符玺令的地位,如同后世的宫廷总管,如今的削减无疑削弱了赵高的影响力。

  在赢耀眼中,失去掌印的赵高,篡位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历史上,赵高能伪造圣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符玺令权。

  如今,这一权力的剥夺,使他的一切企图显得荒谬。

  荀子赞叹道:“陛下深思熟虑……”实际上,嬴政此举是为了保护皇子,而非置他们于死地。

  少府负责皇室内部事务,而监察署则更多是口舌之争,权力分散,对赢耀的威胁相对较小。

  李斯心中担忧,胡亥可能会因此不满而反击。

  作为已知的天命修行者,胡亥的反应让李斯感到不安,他已经察觉到胡亥对他的疏远。

  帝国的核心部门如今牢牢掌握在嬴政亲信手中,世家和诸子百家已被边缘化。

  淳于越苦笑,质问:“难道我淳于一族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吗。”

  尽管外界求助声不断,但荀子的存在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若无儒家的庇护,淳于家的存亡危在旦夕。

  荀子一直在观察赵高的行动,此人阴险狡猾,擅长算计,善于利用他人之力。

  在人心揣测上,他是当世罕见的高手。

  赵高简洁地交谈几句后,匆匆离去,继续前往其他公子府邸传达旨意。

  荀子低声感叹:“陛下果决,高明至极。”

  这是在切断世家和百家的根基,让他们在官场上无立足之地。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立刻领悟了这句话的深意。


  (https://www.shubada.com/41444/1111125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