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 第53章 震惊的耶律大石

第53章 震惊的耶律大石


其实,耶律大石心中一直在犹豫不决。

  他很想向金国复仇,重建大辽。但是他也深知自己此刻势单力薄,仅有的两万骑兵在金国数十万大军面前什么都不是。

  如果他硬要复国,无疑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能够联合的盟友只有西夏和宋国,西夏已经投入了金国的怀抱,成为金国走狗。宋国懦弱无能,不堪一击,而且背信弃义。

  两者都靠不住!

  所以他心中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向西发展!

  他知道西方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他想在西方立足,发展自己的势力。等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再杀回东方,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复国。

  但是,西方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未知。

  是选择靠不住还是选择未知,这让他彻夜未眠,愁白了头。

  但是现在,一封来自大宋国师的密信震碎了他三观的同时,也帮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这封信看起来有些怪,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段记载。

  里面竟然记载了他出征西方之后的一系列事件!

  1130年,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祖宗,整顿队伍向西进发!

  1132年,正式在叶密立称帝,号称菊儿汉!

  1134年,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动乱,在虎思斡耳朵建都。

  随即,率军七万东征。然而,因大漠阻隔,战线过长,西辽军牛马多死,最终无功而返!

  ……

  1143年,在虎思斡耳朵逝世!

  信的最后一句话是:终其一生,未能回归故土!

  这竟是一封来自未来的信,耶律大石焉能不震惊?

  震惊过后,耶律大石便是泪流满面。

  这就是自己往后余生啊!

  终其一生,未能回归故土,何其残酷也!

  当然,他有一万个理由怀疑这封密信的可靠性。

  这个世上真的有人可以未卜先知吗?

  可万一是真的呢?自己岂不是一去无回?

  此刻,耶律大石心中的天平已经倾向了留下。毕竟,支撑着他西征的就是回来复国。

  见耶律大石动摇,李虎趁机道:“国师大人说了,正面由我们大宋来对抗金国,大王只需要从背后袭击西京(大同),断敌粮道即可!”

  耶律大石冷笑:“正面对抗金国?宋国有这个能力吗?别被金国打得丢盔弃甲,本王反而被回兵的金军瓮中捉鳖才好!”

  李虎不服气道:“以前自然是没有这个能力,但是现在有了国师,一切都将不同!”

  “哦,有何不同?”

  “大王还不知道吧?在国师的谋划下,我大宋多次打退了金兵的进攻!太原之战中,更是大败完颜银术可,斩杀金兵五万!”

  “现在,金兵两路大军都已经被我大宋死死牵制住。大王只需要出兵金兵后方,必有所获!”

  耶律大石震惊万分:“你所言当真?”

  李虎昂首挺胸,与之对视:“小人句句属实,但凡有半句谎言,天打雷劈!”

  耶律大石死死盯着李虎,打量着他干枯开裂的嘴唇,龟裂的皮肤,冻坏的耳朵……

  “你虽是宋人,却是条汉子,本王相信你不会说谎!罢了,本王赌了!”

  李虎大喜:“大王,可敦城距离遥远,还请立刻出兵!”

  “来人!立刻召集所有契丹勇士,咱们要去打金狗!”

  “李虎是吧?反正你也要回去,就暂时跟在本王身边当个谋克如何?”

  “敢不从命!”

  ……

  太原城,城头。

  望着城外连绵不绝的金军大营,李纲眉头紧皱。

  过去这个冬天,双方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但是小的战斗时有发生。

  金兵依靠自己骑兵的优势,已经切断了宋军太原防线各个城池之间的联系。

  李纲多次派出斥候,都是有去无回。如此一来,他完全不知道太远之外是什么情况。

  不仅如此,金兵还数次袭击宋军的粮道,使宋军损失了一批重要的粮草。

  太远守备王禀凝重道:“李大人,金兵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再一次困死我们!”

  “我们的粮草需要从江南运输过来,距离遥远。而金兵可以从大同就近得到补给,比我们方便得多。”

  李纲苦笑道:“王将军,本官何尝不知。只是,我们就算知道也没有办法啊!”

  王禀叹息不已。

  他为将多年,打过西夏,也打过契丹,现在轮到了女真。面对这些在马上飞来飞去的异族,严重缺少战马的大宋常常有心无力,被动之极。

  这也是偌大一个大宋,却始终拿小小一个西夏没有办法的主要原因。

  小将岳飞在旁边听得气愤不已,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自己一定要组建一支骑兵,杀尽这些蛮夷。

  “报!”一个士卒匆匆跑了上城:“禀告大人,南城之外正有一队大内侍卫向太原城奔来,身后有上千金兵追杀!”

  李纲毫不犹豫道:“岳飞,命你带领二百骑兵出城接应!”

  “诺!”

  岳飞镇定自若,大步流星而去。

  王禀看着岳飞的背影,抚须道:“李大人慧眼识英才啊!此子有大将之风!”

  之前的离间反击战中,岳飞连挑十几名金国将领,已经在军中小有名气。这个冬天他带领着二百骑兵四处出击,维护了宋军仅有的一点尊严。

  在一次和其他士卒一起搓澡的时候,他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更是传得满城皆知,成为年轻士卒的偶像。

  李纲谦虚道:“王将军过奖。璞玉还需雕琢才能成器,王将军战功累累,行伍经验丰富,还望多多提点一下他。”

  “李大人客气,为国育才,本将分内之事也。”

  南城之外,岳飞带着两百骑兵直接越过逃命的大内侍卫,毫不畏惧地冲向上千金军骑兵。

  还在二百步之外,他就举起了手中的三石强弓。

  “咻!”箭如流星,为首的金兵猛安(相当于千夫长)应声而倒。

  惊骇不已的金军骑兵顿时大乱,被岳飞带着二百骑兵杀得大败而逃。

  岳飞带着惊魂未定的大内侍卫回到太原城,李纲亲自迎接。被大内侍卫团团保护的是一名内侍,受了赵桓的吩咐而来。

  “让小公公受惊了!”

  “李大人不必客气,官家让奴婢带来了国师的一封密信。官家说了,请李大人依计行事。”

  李纲和王禀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喜色。

  他们都已经知道,官家背后的那名高人就是国师赵素。

  国师来信,金兵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纲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密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说罢,他大笑起来:“各位,反击要开始了!”


  (https://www.shubada.com/41223/11111306.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