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中国历史故事 > 司马迁着《史记》

司马迁着《史记》


司马迁,生于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一职。自幼年起,司马迁便随父亲至长安接受教育,勤奋研读各类典籍,对于书中不解之处,他总是悉心钻研,或向长辈请教,务求明辨无疑。年至弱冠,司马迁意识到仅凭案头阅读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于是毅然踏上旅程,遍访全国各地,亲临历史现场,考察名胜古迹,积累了丰富的实地见闻。他曾在浙江会稽瞻仰过大禹当年召集部族首领会盟之地,于长沙汨罗江畔追思忧国忧民的诗人屈原,还在山东曲阜目睹孔子讲学的遗迹,并在沛县聆听了关于汉高祖刘邦起兵的历史故事。这些亲身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深化了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为其日后着书立说奠定了深厚基础。

  结束游历后,司马迁返回长安,获汉武帝任命为郎中官,并陪同武帝多次出巡,以及奉命前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调查民情,收集一手资料。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病逝,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得以接触更多珍贵文献。他在积累和整理多年史料后,决意撰写一部涵盖黄帝时代至汉武帝时期的宏大史书。在此之前,他还需协助完成“太初历”的修订工作。至公元前104年,司马迁与天文学家邓平等合作,终将“太初历”编制完成。

  接下来,司马迁全力投入到史书的编纂工作中。公元前99年,汉武帝遣李广利率军抗击匈奴,却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唯有李广利幸免于难。与此同时,李陵带领五千步兵与匈奴苦战,虽以少胜多,但因部下的背叛和孤立无援,最终寡不敌众,李陵本人被匈奴所擒并被迫投降。

  消息传至长安,朝野震动,汉武帝及群臣无不愤慨。在询问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时,司马迁深思熟虑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李陵以五千之师对抗匈奴大军,展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虽然战败被俘,但其战绩不容抹杀,且投降可能是权宜之计,伺机再反击匈奴。然而,武帝误以为司马迁此举是在影射和袒护李广利,加之司马迁言论触及了武帝宠爱妃子的兄长李广利,武帝盛怒之下将司马迁投入大牢,并交由酷吏杜周审讯。杜周对司马迁施以各种酷刑,但司马迁始终未曾屈服,坚持自己的见解并无过错。

  不久后,传言李陵带领匈奴军队攻打汉军,汉武帝勃然大怒,不仅下令诛杀了李陵全家,还对司马迁处以极其残酷的腐刑。面对身心的巨大摧残,司马迁内心几近崩溃,他一度想要以死解脱,但考虑到尚未完成的着作理想,他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之中。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人在逆境中创造出卓越成就的例子。周文王在困厄中创作出《周易》,孔子在周游列国受困陈蔡之际写下《春秋》,屈原在流放过程挥洒笔墨铸就《离骚》,左丘明在失明状态下完成了《国语》,孙膑遭受膑刑仍毅力奋笔,撰写了《兵法》。这些事迹深刻表明,个体在承受苦难之时,往往会激发出超乎常人的潜能,实现非凡的创新与贡献。司马迁正是深受这些先贤事迹的鼓舞,虽然身处困境,却更加坚定地要完成自己的史书巨着,纵使面临重重困难,也矢志不渝。

  公元前96年,正值汉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此时司马迁已步入五十岁。出狱后的他再度被任命为中书令,尽管许多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他倚老卖老,但司马迁并未受此影响,他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史书的编纂工作中。

  直至公元前91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鸿篇巨制——《史记》的撰写和修订。

  这部《史记》共计一百三十篇,内容架构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四十列传,总计约五十二万字,成为了后人研究从史前至汉武帝时期历史不可或缺的权威文献,被誉为“实录、信史”。该书更是得到了现代文化巨匠鲁迅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并与后世的《资治通鉴》共同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双璧”。

  《史记》详尽记载了一系列着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重要历史事件,司马迁在记述时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深刻见解,比如他在叙述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事迹时,充分认可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对广大底层民众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史记》的文字描绘栩栩如生,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正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杰出成就,他被后人尊称为“史迁”、“史圣”,并与司马相如并称为“西汉文章两司马”。


  (https://www.shubada.com/41107/11111240.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