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 第130章 杏坛

第130章 杏坛


要知道古代书籍稀少的主要原因,除了世家大族私藏外,便是抄写困难。

  抄完一整部书,至少也得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且几千字便是一车的竹简。

  之前司马徽收徒讲学之时,很多学子根本就没有书籍,只能苦哈哈的干听。

  而有了这印刷术,便可实现每个学子都手捧圣贤典籍的盛况。

  “这些也是用于印刷的工具吗?”韩玄的父亲韩亮,走到一旁装着一个个小拇指大小的泥印,其上也有反刻的字,数量繁多,分别放置于不同的木格之内。

  “是的父亲,这是属于活字印刷,相比于雕版印刷更为灵活。”韩玄点了点头,看着几乎占据整面墙壁的泥活字,眼中闪过几分苦涩。

  要知道这些泥活字,可是害苦了他。

  当初他研制印刷术时,自然而然率先想到的就是鼎鼎大名的活字印刷术。

  他命令工具烧制泥印,并雕刻文字时发现,这个工程量远超他的预计。

  毕竟人们寻常使用的汉字,常用字就有三四千个,再加上一些不常用的字就已经破万,数量繁杂,宛若漫天繁星。

  更何况,很多书籍内,一页之中会出现很多的重复字。

  这就代表着,有些常用字需要大量的制作。如果说常用字每个制作十个,不常用字每个制作两三个。

  经过韩玄的初步计算,这足足需要将近十万个泥活字,这还是韩玄往少了计算。

  但活字印刷术使用起来,极其灵活,远超雕版印刷术。

  在印刷时若是发现有错字,活字印刷只需要重新更换泥活字即可,而雕版印刷则是需要重新雕刻整个版面,少说也得浪费个两三天的时间。

  而且,渐渐的韩玄也逐步发现,活字印刷术的缺点。

  简单的来说,光是选字就极为困难,面对着一整面墙的泥活字,你就找吧!定然是找的晕头转向。

  而且找字,你就得认字,这就代表寻常工匠无法担任这项工作。

  而雕版印刷则不同,哪怕工匠不识字,只需要将需要篆刻的字写在薄纸上,再反贴在木板上。

  即便是大字不识的工匠,也能根据笔划,照猫画虎的,一刀一刀雕成便即可。

  而且当世流传的古籍并不多,也就是四书五经这几种。雕版刻出来之后,至少能够持续使用几年的时间,不用定期更换。

  反倒是活字印刷,每拼出一页文章,印刷后便需要将将泥活字重新放回原本的木格中,否则下次再用的时候就更加找不到了。

  总体来说,以韩玄的眼光来看,雕版印刷更适合用于印刷大量的书籍。

  至于活字印刷,待日后某个学子或者士子,觉得自己能够着书立传,在自行酌情使用吧!

  反正这两套印刷设备他都已准备好,日后也会不断的进行完善。

  带着众人离开印刷室后,韩玄带着众人继续参观书院。

  穿过藏书阁后,便是一片片杏树,清幽安静,只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石径小路,蜿蜒曲折深入杏林之中。

  “这里清净,优雅倒是个不错的隐世之所。”韩玄的祖父韩嵩四处打量着周围,对于这里他显然是很满意。

  “祖父若是喜欢,不如便久居于此,孙儿日后探望也方便些许。”韩玄当即说道。

  韩嵩只是微微颔首,心中颇有意动,但并没有立即应允。

  韩玄见此,也没再继续追问。

  藏书阁之后,便是属于私人领地,韩玄并没有让那群学子参观,而是让他们独自在前院四处观看,熟悉环境。

  此刻跟在韩玄身旁的只有司马徽、庞德公、韩亮、韩嵩四人。

  在这片杏林的中央,有一座三尺高的石台,在石台的中央有一座重檐方亭。

  “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司马徽走上石台,显然也是对于这里极为喜爱。

  当年,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韩玄便依此建立这座杏坛,用于日后司马徽与弟子、友人来此讲学,畅谈之所。

  再往深处去,便是一座陡峭的山峰,一条狭窄的阶梯,蜿蜒而上,直通山顶。

  山峰不算高仅有几百米,算是方圆数十里最高的位置。

  韩玄于山顶上修建了一座亭子,名为春华亭,取自春华秋实之意。

  寓意着像是树木一般,只有春天开花,秋天才会结果。

  只要辛勤地心血苦练,孜孜不倦,虚心学习,不停地努力,终究可以学业有成,做出一番成就来。

  站在春华亭处,一眼望去,正好可以将整个书院风光尽收眼底。

  除了他们一路走来的主路,书院的左侧一大片房屋鳞次栉比。那是学子们的住所,都是由一栋栋数量众多的标准厢房组成。

  而书院的右侧是一大片空地,摆放着一众设施,可以让学子们自由骑马与射箭。

  韩玄建造这个书院的目的,是为了收拢贤才,培养一批实干有为的年轻士子。而不是那些知道的读书的腐儒。

  他特意立下规矩,学子们必须掌握君子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是韩玄心底的才子。

  目前水镜书院虽然已经很完善了,但却不是韩玄心底的最终成果。

  根据他的设想,整个书院的占地面积还会在大个五六倍,只是碍于资金和工匠的稀缺,暂时只能这样了。

  不过,随着日后不断的发展,他会继续不断完善扩大这个水镜书院。

  次日,韩玄乘坐着大船离去。

  太阳被厚厚的乌云遮蔽,整个天空一片昏暗,一片雪花悠扬的从天空飘下,落在他的脸上。

  “下雪了。”抬起头望了过去,天空中飘下一片片洁白的雪花,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老师司马徽和那些学子们便留在水镜书院,庞德公离去回到了南郡襄阳。

  韩玄的父亲有官职在身,也回到了南阳宛城。

  而韩玄的祖父韩嵩,也决定留在这里,与司马徽一起,研究古籍,授业解惑。


  (https://www.shubada.com/40734/1111122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