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隆庆中兴 > 第342章 君臣奏对计议定(四)

第342章 君臣奏对计议定(四)


黄锦来到内阁,刚巧碰见徐阶下直回家,黄锦上前,笑着说道:“徐阁老,可叫咱家好找。”

  徐阶赶紧上前说道:“黄公公寻老夫,派人传个话就是了,何必劳动贵体。”

  黄锦笑笑说:“徐阁老,咱家确实有事寻阁老。可否借一步说话。”

  徐阶和黄锦到内阁旁的一个空房间内,黄锦说道:“徐阁老是聪明人,咱家就明人不说暗话了,徐阁老,不聋不哑当不得阿公阿婆,这个道理咱家想徐阁老应该是明白的吧?”

  徐阶怎么会不明白黄锦的意思,就是在提醒徐阶,不要多事,将嘉靖的意图透露了。

  徐阶说道:“此事老夫当然知晓,为人臣子的本分,还是知道的。”

  黄锦笑笑说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一样,那咱家就言尽于此。”

  黄锦走后,徐阶也下直回家,吃过饭后,徐阶一个人在书房中沉思,眼下嘉靖要清理苏松欠粮的决心已定,若是谁敢阻拦,那就要面对嘉靖的刀锋了,徐阶和嘉靖君臣多年,对于嘉靖的性格还是十分了解的,这事不可硬顶。

  但是若是完全顺从嘉靖,也不可取,现在苏松等地的士绅惟徐阶马首是瞻,他们都指望着徐阶在朝廷上为自己说话呢。徐阶要是在这件事完全顺从于嘉靖,那就意味着徐阶和徐家背叛了东南士绅集团,那对于徐阶来说也是无法承担的。

  所以徐阶的想法很简单,在朝廷和东南士绅中间充当和事佬,朝廷的目的是获取税赋,士绅们是要尽量少交税,或者将本该由士绅们缴纳的谁付转嫁到百姓头上去,徐阶觉得这事不是不可调和的。

  朝廷要的是钱粮,至于钱粮从何处而来,那无关紧要,大不了就再苦一苦百姓,骂名严阁老来担就是了,反正总不会骂他徐阁老的。

  第二天,大同镇总兵官马芳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京师,这次嘉靖召见马芳,着实令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嘉靖自从身居西苑后,除了自己的亲信大臣,其他大臣都是很难得见的,自己一介武臣,又是外官,嘉靖居然召见自己,这确实有点奇怪。

  马芳首先就来到兵部尚书杨博府上,求见杨博,杨博派自己的儿子杨俊民亲自来迎接马芳,进入书房后,马芳向着杨博行了大礼,说道:“末将马芳,见过虞坡公(杨博号)。”

  杨博笑笑,说道:“马总戎来了,此番陛下召见,马总戎可知为何?”

  马芳摇摇头,杨博笑笑说道:“马总戎,这次可是有大好事了,老夫若是猜的不错,陛下想让你护卫裕王南下。”

  这几日嘉靖的动作,不光徐阶看得出来,杨博当然也看得出来,不过和徐阶的纠结不同,杨博的心情此时就是一个字,爽,两个字,很爽。

  晋商和东南士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从开中法时就积怨已深,现在更是因为两淮盐业的问题,斗得你死我活,不过晋商往往是处于下风,谁叫人家东南文风鼎盛,东南官吏现在是朝堂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往往利用朝廷打击晋商,现在嘉靖准备催征,杨博当然是乐见其成的,收拾一下这帮东南士绅,何乐而不为呢?

  杨博说道:“此去东南,惟裕王殿下马首是瞻即可,其他事不必管,今天先在府上休息,明日老夫带你去西苑。”

  马芳行礼之后退下。第二天杨博带着马芳到西苑请求陛见,嘉靖随即召见马芳。

  马芳进入无逸殿后,向着嘉靖行了大礼,嘉靖仔细端详了一下马芳,马芳如今不过三十七岁,正是武将的当打之年,嘉靖开口问道:“听说你麾下有数千精骑,到底有多少精锐?”

  马芳说道:“臣麾下有三千精骑,皆是从逃归之人选拔的。”

  马芳麾下的三千家兵健儿,确实大明现在在九边的精骑,以马芳麾下的最为精锐,嘉靖问道:“朕想调你的三千骑去办件事情,要数月才能回来,没有这些精骑,大同可能守住?”

  马芳说道:“守不足虞也。”

  嘉靖说道:“好,朕立刻令杨博将你的三千骑调至通州待命。”

  嘉靖同时下令,加马芳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太子太保、挂镇朔将军印充援剿总兵官,于通州待命。

  同时令通州准备官船,运载大军。嘉靖问道:“裕王还有什么要求?”

  黄锦说道:“殿下想调原翰林编修张居正来。”

  嘉靖问道:“张居正现在何处?”

  黄锦说道:“张居正请假在乡。”

  嘉靖当了下令以翰林编修张居正充裕王府讲官,往南京听用。

  眼下还有最后一件大事,就是景王之国,嘉靖照例不出席,由朱载坖代行一切礼仪之事,一切准备停当后,嘉靖三十四年七月初一日,景王之国。

  朱载坖亲自送自己这个弟弟就藩,朱载坖和朱载圳祭告天地祖宗之后,在文武百官和勋臣们的送别下,景王朱载圳踏上了自己的就藩之路,兄弟两人没有说一句话,朱载坖一个人顶着烈日目送了景王一段,才回到王府。

  现在既然景王之国,朱载坖就要把自己的事情提上日程了,首先是去南京的严世蕃上疏称。孝陵虽然未受袭扰,但是当日的混乱还是波及到了的,严世蕃要求修葺孝陵。

  事关太祖陵寝,可不是小事,嘉靖当即把严世蕃的奏疏下内阁召集六部七卿及阁臣们商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当遣重臣亲往南京,祭告太祖并修葺陵寝。

  这种事情并不稀奇,毕竟大明的皇帝都是朱重八的子孙,修葺孝陵也算正常,一般都是派遣国公或者驸马都尉前往南京。没想到朱载坖突然上疏,请求亲往南京,祭祀孝陵。

  朱载坖的奏疏可谓石破天惊,不少官吏纷纷上疏反对,理由无非是裕王乃是国本,不可轻动。

  当然不少臣子也认为朱载坖应该去祭祀孝陵,孝陵刚刚遭到袭扰,嘉靖本应该亲自去南京祭祀的,但是嘉靖是皇帝,不宜妄动,朱载坖作为皇子,代替嘉靖去祭祀也是人之常情。


  (https://www.shubada.com/40731/1111101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