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180章 酒客

第180章 酒客


思维决定了方向,它如同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人们前行的道路。

  在医疗领域,同样如此。众多医家各抒己见,但最终都能够治好病症,其根源就在于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

  西方有一句名言:“条条大道通罗马”,意味着达成目标的途径并非唯一;而东方则有“殊途同归”之说,表示虽然方法各异,但最终都会走向相同的终点。

  以今日所见的出汗病为例,对于那些刚刚学完方剂学的新手来说,他们可能会直接开出滋阴敛汗方,如牡蛎散、生脉散或桑螵蛸散等。这些方子或许有效,亦或无效。若无效,则需更换其他方剂……

  这种做法正是宋代部分依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大夫所为,也是后来朱丹溪所批评的。

  并不是方子不行,方子都是好方,但是化神奇为腐朽了。

  然而,真正高明的医者并不会拘泥于固有之法。

  他们会深入探究病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有时,看似不同的治疗方法,实则蕴含着相通的医道原理。正如武林高手过招,招式虽异,但内核相同,皆为制敌取胜之道。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医或者中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病症时,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如果学完中内,可能就会找,这该是气血津液系病里面的汗证,然后是什么证型,然后选什么方......

  或许会有用,也或许会没用,这种思维不好评价,但是基本上还算合格,效果不好的原因就在于,灵活度不高,针对性不足。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假如中医是要靠经验积累,那么西医大家都是按指南看病的,抱着同一本书看病,难道西医的水平就都是一个水平吗?

  去年十月份,一阵儿童支原体流行(到底算不算支原体不确定,因为还掺杂着甲流乙流新冠),各个医院儿科都爆满,很多儿童高烧不退,这流感一直到十一月份还没结束,硬生生过了年。

  其他的不做评价,捡重点说,某省儿童医院,一个主任直接头孢阿奇一起联合应用......有医师质疑这样治疗不符合指南要求。

  该主任直接霸气回应,这都不知道算不算是支原体肺炎,就这样治,你看吧,回头指南都要改。

  而实际上,联合用药的儿童确实普遍比单用阿奇的退烧更快。

  如果是搞经方的,可能用上桂枝汤了。

  因为桂枝汤治疗荣卫不和的汗证。

  但是老窦却不能用,他是个大老板,应酬很多,酒场多,饮酒也多。

  伤寒论第17条,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这条很有意思,张仲景在桂枝汤的禁忌中专门提到了喝酒。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说明张仲景曾经给长期酗酒的患者用过桂枝汤,然后发现喝了汤药后会呕吐。

  用桂枝汤干嘛?治感冒?

  有可能,更有可能是,出汗。

  伤寒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如果不是经常喝酒的,不了解,酒桌上那种一喝酒就出汗的人,酒量都不差,为什么呢?循环的快,他代谢的比别人快。

  好事儿,但是挡不住天天喝,安全帽是给工人预防风险的,没人戴个安全帽就非要撞墙试试这帽子结实不结实。

  酒,性甘、苦、辛,温。

  入心、肝、肺、胃经。

  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

  《医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

  所以上面两条伤寒论条文结合着看,大概意思就是,病人经常出汗,可以喝桂枝汤,调和一下营卫,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个常喝酒的,他出汗就不能喝桂枝汤了,喝了会呕吐,因为酒是辛甘温的,常喝胃中有湿热,不喜甘温之物。

  那小伙伴就该问了,我给它清湿热行不行?

  可以呀,但是有一点,清湿热跟止汗没有必然联系,有可能用了清中汤,他舌苔也好了,但是汗还是继续出。

  有意思吧,为什么经方见效快,效果还好?

  因为经方是对症下药,解决的就是症状本身。唐宋之前,中医重视术,怎么见效怎么来。

  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一本指南书,啥症状,用啥方。

  里面理论的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宋以后后人添加上去的,有很多都要分辨一下是不是张仲景的本意。(这也是为什么要研究伤寒论版本的意义。)

  唐宋之后,到我们现在学习中医,都是理论在前,这个病人是什么什么证,我给他用什么什么方……然后呢?病人喝了药,效果改善不是很明显。

  所以后来就有人乱说,什么中医治本,慢上劲儿,啧啧啧啧,外行人有这种想法没啥,毕竟他们又不懂中医。但要是专业人士说这个,是会被同行嘲笑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观点,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嘲笑的事情。重要的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地医治好疾病,实际行动永远比空谈更有价值。

  李介宾拿来了纸和笔,问道:“窦哥,你可以服用中药吗?”

  “可以,可以,我就是想喝点中药调理一下身体。我之前去过西医医院,但他们说我没病......”

  这其实就是标准不同而已,毕竟各项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只是有些出汗过多的症状罢了。而对于西医来说,他们并不将此视为一种病症,因为西药中也没有专门用于止汗的药物。那么不妨尝试一下中药吧,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呢。

  李介宾写下第一味,葛根。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有葛花的解酒功效,谓:“(葛花)消酒。同小豆花干末酒服,饮酒不醉也。”

  砂仁、蔻仁、青皮、陈皮、木香、神曲、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干姜、人参、五味子、牡蛎.......

  如果是路天正在,会一眼认出来这个方子。

  葛花解酲汤!


  (https://www.shubada.com/36505/1111117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