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 第220章 朱棣:将削藩进行到底!

第220章 朱棣:将削藩进行到底!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双方又战于白沟河,  李景隆再次战败,  燕师乘胜围攻济南。

  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以逸待劳,燕师久攻不下,败还。

  九月,朝廷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改命盛庸代李景隆。

  十二月,盛庸率师与燕军会战于东昌,燕师大败,主将张玉战死。

  建文三年(1401年),建文帝恢复齐、黄官职。

  二月,燕师再度南下。

  三月,在滹沱河打败盛庸,再在藁城打败吴杰等。

  朱允炆以放逐齐、黄为名,使他们外出募师勤王。

  当时,朱棣虽多胜,但损失颇重,而朝廷军源颇广,燕军于河北、山东一带所攻下的城邑,兵回后又为朝廷兵所据。

  建文三年(1401年)底,有内臣自京师告密,朱棣得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率师南下。

  四月,连破何福、平安大军。

  五月克泗州、盱眙,  兵指扬州。

  建文帝遣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

  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拜谒孝陵,然后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

  七月初一日,祭告天地,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

  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

  朱棣即位后的首要任务是宣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和处置政治反对派。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开列“奸臣榜”,诛杀了一部分建文朝臣。

  例如方孝孺十族被杀者八百七十三人,其门生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皆殉难  ,开创株连十族的先河!

  黄子澄、齐泰等被诛杀灭族  ,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家族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

  朱棣对待朱标、朱允炆一系和其他藩王的态度也有所改变。

  改封吴王朱允熥为广泽王,衡王朱允熞怀恩王,徐王朱允??敷惠王,随母妃吕氏居懿文太子陵园。

  朱允炆追尊的兴宗孝康皇帝,仍称懿文太子。

  在对众亲王的态度上,凡在建文年间被废黜幽系的诸王一律恢复了王位。

  他们纷纷到京师朝见新天子,朱棣动辄给予大量赏赐。

  这在表面上看来是遵从祖制以笃亲亲之谊,但实际上却寓有驾驭之意。

  在胁迫宁王结盟时,朱棣曾许宁王以“事成当中分天下”,但朱棣做了皇帝却不认旧账,不要说中分天下,就是宁王乞求苏州、钱塘也不获准,终于改封南昌。

  朱棣还暗中削夺诸王的实际权力及军权。

  代王、岷王、齐王的护卫先后被削,连同母弟周王的护卫也被迫交出。

  必使其力不足与一镇相抗。

  与此同时,朱棣诏告天下:建文时期更改的成法,全部恢复旧制。

  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

  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并大赦天下,除了犯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余罪无大小,通通赦免。

  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文二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至此又变重。

  朱棣即位后,大规模对靖难功臣进行封赏。

  永乐元年(1403年)四月,再论靖难的功劳,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三人为侯,陈亨子陈懋等六人为伯。

  并广求贤才,对山林隐逸的怀才抱德之士,令官府寻访,量材擢用。

  靖难之役后,“淮以北鞠为茂草”,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大批农民流离失所。

  明成祖着手恢复民生、蠲免赋税,下令山东、北平、河南遭受战祸的州县,有无法耕种的人民,免去三年的差税  。

  不曾被兵祸乱的地方蠲免秋夏税粮,其余府州各蠲免一半,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初一日以前拖欠的一应钱粮、盐课等一并免除。

  河南、山东、北平、淮南北流移的人民,令他们各还原籍复业,需要的种子牛具,令官府给付,建文年间废除的北方学校依旧开设,不令其废弛。

  明成祖一再劝民于田亩,千方百计地招抚流民复业。

  明成祖一即位就遣人四出,招流民复业,要他们尽力田亩。

  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明成祖对户部臣说,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已经复业的,地方官要厚加抚恤,“未复业者,悉心招抚。新垦田地,停征其税”。

  明成祖还特地颁布诏令,各地都不得对逃徙的老百姓治罪。

  流民复业后,有的地方官向他们追征累年拖欠的粮刍。

  这种做法应该说是很开明的,它使大批流民很快回到田间,使残破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

  由于连年战争的影响,不少地方的土地大量荒芜,无人耕种。

  那些战争较少波及的地方,例如江南和山西的某些地方,则又显得人多地少有的人甚至无地可耕。

  为了使农民和土地相结合,使大量的荒地得以开发,明成祖也像朱元璋一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移民。

  明成祖对各地方官吏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随时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

  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命令入朝觐见的地方官吏五百余人各自陈述当地的民情,还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

  之后,明成祖宣布“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观察员,如果看到民间疾苦而不实报的,要逮捕法办。

  对民间发生了灾情,地方上要及时赈济,做到“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塞”。

  明成祖在位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

  同时,提出“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的原则。

  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士人,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过事佛、道教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

  同时营建北平,五征漠北、南征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修撰《永乐大典》等典籍,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永乐四年(1406)七月,明成祖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督师南征。

  进入安南,传檄数胡季犁、胡汉苍父子二十大罪,并告谕国人将辅立陈氏子孙。

  明军连战告捷。胡氏烧掉宫室,驾舟入海,后为明军所获。

  成祖下诏,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辖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由布政司直隶五州,分辖二十九县,凡要害处,均设立卫所,加以控制。

  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明成祖派使节赴鞑靼,要求“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不料,使节被杀,朱棣大怒,声称“逆命者歼除之”。

  当年七月,朱棣派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师十万征讨鞑靼。

  但由丘福先率领千余人马到达胪朐河  ,轻敌冒进、指挥失当,与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一同战死  ,其所率领的人马也在胪朐河覆没。

  朱棣震怒,决意亲征。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

  五月,在斡难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军,本雅失里仅以七骑逃遁。

  明军又击破阿鲁台军于兴安岭,阿鲁台部众溃散,阿鲁台携家属远遁,明军大获全胜。

  后来,阿鲁台降顺,成祖封其为和宁王。

  在此之前,明成祖已封瓦剌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但瓦剌势力不断强大,不仅阻遏明朝到西北的通道,而且企图控制鞑靼。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明成祖再度出塞亲征瓦剌。

  六月,忽兰忽失温之战,答里巴汗与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王,率骑兵分三路列阵距明军十余里的山头上,约三万余人,每人带从马三四匹。

  明军派兵向马哈木挑战,马哈木派蒙古骑兵冲下山坡迎战,被明军密集的“神机铳炮”射回,只好聚集在山顶。

  此后明军的东西两翼部队挺进,双方互有死伤。

  傍晚,朱棣指挥数百精骑为前锋,火铳随后齐发,骑兵乘势力战,瓦剌部大败,王子等十余人阵亡,数千人被杀,答里巴、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脱身逃亡至土剌河  。

  明军大破瓦剌后,向阿鲁台宣谕捷报,阿鲁台不久后便遣使来朝。

  第二年,瓦剌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谢罪,恢复了对明朝的朝贡关系。

  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明成祖朱棣亲征鞑靼,其主力部队至宣府东南的鸡鸣山时,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乘夜逃离兴和,避而不战。

  七月,明军到达煞胡原,俘获鞑靼的部属,得知阿鲁台已逃走,停止追击,在回师途中,朱棣又率军击败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捕斩甚众,兀良哈部的余党诣军门投降。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秋七月,明成祖再次亲征阿鲁台,九月,明军听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其部落溃散,便未出兵开战。

  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领部落投降,朱棣封其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十一月明军回到京师。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至七月,明成祖最后一次亲征鞑靼,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进犯明山西大同、开平等地。

  朱棣遂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之兵于京师和宣府待命。

  获悉阿鲁台已逃往答兰纳木儿河,朱棣令全军急速追击。

  六月十七日,明军进至答兰纳木儿河,搜索方圆三百里却不见阿鲁台部踪影,因所获甚微,明军粮尽,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北。

  这时六师在外,京师无主,明成祖左右商定绝对不泄露皇帝逝世消息。

  内臣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议,将军中的锡器收集起来熔成一椑(棺),将朱棣收殓。

  又将椑放在辇上,每天早晚照常上膳。

  大军继续朝京师进发,同时派人密报太子。

  不久太子朱高炽(即明仁宗)即位,明成祖被安葬于北京天寿山长陵,与徐皇后合葬,庙号太宗。

  明世宗嘉靖时,明廷认为其“再造之功,同于开创”  ,改为明成祖,谥号文皇帝。

  明成祖即位伊始,不仅恢复了诸王的王爵  ,还对他们大加封赏,如赐谷王朱橞钞十万锭、赐周王朱橚钞八万锭、赐齐王朱榑二万锭、赐辽王朱植钞二万锭等等,这同样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朱棣在利用藩王集团巩固皇权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藩王集团对皇权的威胁,一面在对诸藩王封赏的同时,另一面则在严密注视着藩王的动向,进一步便着手削藩,只是他的手段较建文帝更加雷厉风行。

  其中较强有力的措施有三:迁徙边疆要地的藩王于内地,削夺藩王的护卫,废黜藩王为庶人。

  永乐时期,明成祖将宁王朱权的封地由大宁迁往南昌  ,谷王朱橞由宣府重镇迁到长沙  ,辽王朱植由广宁重镇迁到内地荆州,韩王朱松封地由开原迁到平凉。

  与此同时,代王、岷王、辽王及朱棣同母弟周王的护卫均被削夺,使其军权不足与朝廷相抗。

  被废为庶人的有齐王朱榑、谷王朱橞,齐王朱榑在建文时也被废为庶人,朱棣恢复了他的旧封,但他恶性不改,“阴蓄刺客,招异人术士为诅咒,辄用护卫兵守青州城,并城筑苑墙断往来,守更不登城夜巡。”

  后被人告发,朱棣将他召回京师,朝臣有人弹劾他的罪过,齐王却当庭蛮横到:“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时耶!会尽斩此辈。”

  朱棣断然将其禁锢于南京,革去三护卫,将他及其子孙都废为庶人。

  谷王朱橞起初被迁往内地,常因有金川门迎降之功而自傲,永乐十五年(1417年),由于他阴谋打建文帝的旗号谋反,被废为庶人。

  ……


  (https://www.shubada.com/35835/11111140.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