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雍闿想做南中土皇帝
益州郡最大的豪强便是雍闿,不仅益州郡,他在整个益州南方一带威望名声很高。
整个南国谁不知道,在益州,他雍闿是老大。
他想做这个益州太守,名正言顺的当个土皇帝。
随后雍闿便派人四处活动,还远往孙权那里抛去橄榄枝,他通过吴交趾太守士燮与步骘向吴国请求归附。
或许是因为路途太远,孙权似乎没理他,只是象征性的给了点支援。
不料刘备却让张裔担任益州太守,张裔也是愣头青,径直赴郡所上任。
雍闿当然不服气,他知道张裔出身蜀郡张氏,是个学《公羊春秋》的,公羊儒都是臭脾气的硬骨头,很刚。
既然不能请客、斩首、收下当狗,那便提前下手。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张裔连反抗能力都没有就被麻匪给绑了。
张裔毕竟是刘备任命的益州太守,真要是杀了他,其他人还是很担心遭到刘备报复的。
于是,雍闿就玩了一会鬼神上身,跳了一段神神叨叨的奇怪舞蹈后,装作鬼神的语调说:
“张府君~像只葫芦~,外面光亮~,内面粗糙~,不值得杀他~,命令你们把他缚绑送往吴国去。”
蜀中百姓比中原封建迷信的多,而南部的百姓比蜀中更封建迷信。
因此雍闿装鬼的行为很有效,民众信服,于是张裔便被押送给孙权。
这件事很快就在成都的高层中传开,便是刘禅也已知晓。
刘禅:“五公里啊!”
士兵:“我爱你啊!”
“一天不跑!”
“想死你啊!”
“好你个老表你偷吃我的猪脚……”
……
半个时辰之后,刘禅与一众军士终于结束一天的拉练。
张裔被扭送东吴的消息,刘备并没有捂着,刘禅自然也知道此事。
按照老爹的脾气推测,这事肯定是不能善了的。
因而,刘禅便在射山军营时时操练带回来的三千兵卒。
他们全部被吸纳进了乾天卫军。
虽然刘禅估计此次自己大概率是不能跟着去南中,但这支部队还是能够上前线去争个亮眼的表现的。
气喘吁吁的缓过一段时间后,刘禅便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
让黄皓将捆绑卷在自己双腿上的长布解下来。
没错,这就是绑腿。
有人说绑腿是一战前法兰西发明的,也有说是近代国人发明的。
无论是谁发明的,最亮眼的肯定是某人民子弟兵的代言。
绑腿这东西在后世可谓人尽皆知,看上去就是那么威风凛凛。
绑腿好啊,别看这东西没什么科技含量。
其实对于步兵来说,它被发明出来的意义就像马蹄铁对骑兵的意义一样重要。
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特别是在冷兵器时期,全靠士兵两条腿实现大规模运动作战。
绑腿对于提高士兵行走能力功不可没。
进行长途奔跑、翻山越岭,绑腿能防止崴脚,走上很远也不会觉得酸、麻、重,能够有防止血脉下积而引起的涨疼。
在山岳丛林地区作战效果尤显,可使防止被山虫蚂蝗的叮咬、荆棘毒草的划伤,使军人在行军过程中减少腿部受伤可能性。
而且绑腿由于是布带,还可以用于包扎伤口,相当于随身携带急救绷带。
还能大大提升部队山地作战能力,在遇到山岩陡坡需要攀爬降落时,就能将几根绑腿布连接绞成绳索。
若是有幸抓到对方的倒霉蛋,顺手就能用绑腿将其捆个结结实实,保管他解脱不了。
这么好的东西,唯一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布匹。
虽然男耕女织的时代,有着大量会织布的妇女劳动者,但当下的织布效率太低,产量并不高。
众所周知一人有两腿,那么两个人就是四条腿。
再加上一副备用的,两个人至少需要三匹布。
要装备五万大军,便需要七万五千匹。
在算上使用起来的损耗的话,完全列装五万大军便需要十万匹布。
古代纺织的布料按照等级,从高到低有锦、绫、绸、缎、麻布、粗布六个等级。
而若是想让绑腿发挥作用,最起码也得是麻布。
若想有更好的效果,则需用缎。
而诸葛亮垄断的蜀锦纺织业便是其中最高等级,每年的产量在五千匹左右。
蜀锦在诸葛亮的经营下,已经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奢侈品,销往曹魏、江东富庶地区的话,一匹能换来上百石粮食,甚至更多。
而锦、绫两个等级的布,原材料是蚕丝,需要种植桑树以养蚕抽丝获取原材料。
绸、缎两个等级的布料,则是丝麻混纺。
改稻为桑……刘禅可不敢搞。
若是不追求穿戴舒适度的话,缎布也可以是纯细麻丝纺织。
他所计划的便是纯细麻丝纺织的缎布。
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产业,刘禅一个人做不来。
因此他打算叫上诸葛亮、糜竺一起搞。
从射山回到成都之后,本想去寻诸葛亮,却听说其被老爹叫去了。
据说是为了那个张裔的事情。
张裔可怜啊,原本历史上,需要等到刘备去世那一年,他才能回到蜀汉的怀抱中。
那时已是丞相的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吴国,教邓芝在言谈之间可向孙权提出请求放还张裔。
而张裔自从到了吴国,几年来一直流放隐居,孙权都忘了有他这个人,故此准许了邓芝的请求放还张裔。
这几年的生活里,除了没有一群公羊陪伴外,也算是致敬苏武这个老前辈了。
如今,先后两任郡太守,一个被杀,一个被献俘……
毫无疑问,南中豪强雍闿的行为就是叛乱无疑。
只不过雍闿叛乱后,并没有向北攻打蜀汉的核心地区,却发兵往西边攻打永昌郡。
其实,后世人们认为南中贫穷的观点是错误的。
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受到诸葛亮那句‘深入不毛’的影响,可能是说这里不适合种地。
实际上,南中非常富有,尤其是最西边的永昌郡。
此地在东汉时期是我国与西方交流的一个贸易中心,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
西边就是天竺、南边就是洪沙瓦底(就是缅D),而且其本身已经深入洪沙瓦底的腹部。
向西南通过一段陆路,便是印度洋,能跟数量繁多的西洋国家做生意。
在东汉时期,有这样一个说法,在永昌做一代官可以“富及十世”。
(https://www.shubada.com/35799/1111111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