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406章 张合是宗室与士族共同的选择

第406章 张合是宗室与士族共同的选择


先零羌的动作不难理解,大致就是受到了贿赂,但又不想真的流血又流汗。

  于是就在外围停着,想看看魏军能否上陇成功。

  如果魏军上陇,他们定然是打着协助曹魏的名义在薄弱的汉军控制区洗劫一番。

  不过应该是不敢跟汉军主力刚正面,在安定、武威,甚至去南安打秋风都有可能。

  真去略阳给魏军开路大概率是不可能的,除非汉军露出大破绽。

  安定郡本有郡兵四千人,但是分散到各个县城就很稀薄了。

  各地守城的主力都是那些豪强家兵。

  原本,刘禅心中有个良心很痛的计划。

  就是派人去散布魏军上陇的谣言,然后让先零羌去把安定郡打成白地。

  然后自己螳螂捕蝉,去消灭先零羌,获得一个豪强被清理干净的安定郡,甚至踏足北地郡。

  只是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强行去做有可能失控脱离自己的计划导致灾难性后果。

  比如匈奴人也介入,以至于胡人势力忽然暴增,与魏军结成牢不可破的同盟一起向自己发难。

  那样的话,真有可能让他们突破安定、略阳的防线,让魏军上陇成功。

  最后,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凉州还真有可能失守。

  当时机来到的时候,顺势而为自然没什么问题。

  风平浪静的时候主动搅风弄雨,就太过激进了。

  所以,暂时不仅不能动歪心思,反而需要尽力保护安定。

  所以,一方面刘禅派遣姜维领三千背嵬军进驻安定郡。

  先前又从武威征募了一批良家子,同时还吸纳了一些汉化程度很高的胡人参军。

  如今的背嵬军已经有了三千人,虽然没打过太硬的战斗,但也是在战场上走过一遭的,比一般的新兵强多了。

  有这三千人的支援,安定郡治临泾县定然是没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派出使者去责问先零羌到底是想干什么。

  态度可以强硬些,胡人就吃这一套,越强硬他们越吃不准。

  现在还不能跟北地胡人开片,同时对付两个不算太弱的敌人是不明智的。

  最少要等到魏军撤退,然后将防线向东推到陇山一带,之后腾出手来再收拾这伙先零羌。

  如今的陇山道的路况跟一百八十多年前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

  顶多就是气候冷了些,温度大概低了一两度左右。

  只要魏军撤退,汉军把防线向东推进百余里,占据陇山。

  就有可能复刻当年隗嚣数千人,硬抗刘秀数万大军进攻的防守奇迹。

  要知道,当年刘秀前后两次退兵,功亏一篑,整整打了四年才平定陇右。

  而且最后胜利的基础是刘秀注意分化隗嚣势力,抓住来歙奇袭略阳的战机,乘隙进兵,会师高平,一举消灭隗嚣主力,才奠定全局胜利的基础。

  如果当初不是隗嚣势力内部出现分裂,刘秀要打到猴年马月也未可知。

  如果占据了那样的地利,别说区区先零羌,便是两个先零羌刘禅也能给他收拾喽。

  这也是张合不得不在街亭那里跟陈式耗着的原因。

  他承受不起让朝廷失去地利这么大一个黑锅。

  曹丕不是刘秀,而刘禅也不是隗嚣,张合知道,自己一旦退军,生前恐怕再难看到魏军攻入陇右了。

  这一重大的军事战略之失,必然是要有人背锅的。

  这正是曹真、郭淮两个老狐狸会给他东拼西凑三万大军,并推举他为主将来这里的原因。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宗室曹真、士族郭淮进行政治斗争。

  结果张合这位降将、外姓将领,成为了牺牲品。

  年初的时候,曹丕下令宦官和后宫不得干政。

  这是封建王朝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一观念。

  秦朝时间太短,汉朝也是摸索前进,宦官、后宫干政简直就是王朝特色。

  或许是在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曹丕以皇权将宦官、后宫干政打成反面教材了。

  这么做有利有弊,宦官毕竟是依附皇帝的存在,他们是皇权的延伸。

  成年皇帝还好,失去了宦官这一力量,幼年皇帝则非常容易被权臣架空,因为他缺少夺回权力的帮手。

  另外,外戚不能依靠后宫,那他们注定会去寻找新的盟友,然后形成更难对付的庞然大物。

  曹丕到底是被称为庙堂龙犬的人物,他还是有着相当制衡手段的。

  曹魏朝堂上,如今有两大阵营互相制衡。

  一个是宗室,另一个就是士族。

  曹丕的设置是宗室掌握兵权,主要为武官,士族掌握政权,主要为文官。

  其实在这两个之外,还有另一股势力,那就是外姓将领。

  然而,外姓将领并不团结,根本没有形成阵营。

  一般来说,两方争斗,往往是拉拢第三方。

  然而,曹魏的外姓将领们似乎是人见人烦的存在,两个阵营默契的都对其采取打压的态度。

  大概是因为这些人出身既不是士族,又不是宗室,还占据高位,手里掌握兵权的缘故。

  士族想要获得兵权,宗室也希望全面掌握全国兵权。

  自然都盯上了这些外姓将领占据的位置。

  这也是关中这么多将领,却是张合来打街亭的原因,并且只能是他,因为这是宗室和士族共同的决定。

  曹真和郭淮早就看出来了,除非曹丕无视襄阳的关羽,将南阳的数万大军拉来西线,否则朝廷大概是要失去陇右了。

  曹丕注定不会那样做,除非他疯了。

  所以,救援陇右的行动从一开始就失败了,而这行动又不得不做,这事关朝廷的体面。

  谁做主将,就注定谁的威望要遭受打击,甚至要为注定失败的军事行动背锅。

  那个人注定就是没什么话语权的张合了。

  哪怕明知注定失败,哪怕明知是陷阱,他也不得不去。

  张合觉得,自己早晚有可能死在宗室或者士族手里。

  因此,他有时候很羡慕徐晃。

  不得不说,徐晃一直称病的行为真是明智之举。

  但实际上,这也不排除人家是真病的可能。

  毕竟先是在汉中把自己麾下老兵打光,然后在襄樊地区又把自己的亲兵给打光了。

  将领的亲兵可都是他们的心头肉,这种打击比破产还要严重的多。

  因此,不能装病的张合就需要装出拼尽全力为国尽忠的样子。

  他要在这里耗下去,只要后勤还能撑住,他就一直耗下去。

  等后勤哪天撑不住,后方要求他撤兵的时候他再撤军。

  到时候便能将很大一部分责任推给后勤补给不足。

  这是张合在可怜的政治地位上最能拿的出手的自保手段了。


  (https://www.shubada.com/35799/11110953.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